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五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2005年应届毕业土为访技对象,从访谈中得出假投并设计问卷,随机选择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南京高校的128名同学作为被拭,探讨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决策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大学举业生职业选择的决策过程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过程,非理性的原因是客观服务系统的不完善、资源的约束性、主观认知的有限性以及思维的局限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遏程中,职业价值观是决策的内在价值尺度;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因素影响着个体职业选择的决策过程;个体的预测能力、参与积极性会影响决策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浅谈职业兴趣的内涵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职业选择需要考虑三个前提条件:即职业兴趣的确定、职业素质的具备和就业环境的准备.而笔者认为三个条件中职业兴趣的作用最为显著.许多研究指出,单独具备职业素质和就业环境并不能决定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任何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关键必须对自己的事业有强烈的兴趣.本文从职业兴趣的内涵入手,尝试阐述职业兴趣的定义、分类、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进而探讨职业兴趣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问题,van Esbroeck和Zaman设计了一项职业选择发展的动态模式。这种动态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六种职业选择发展的活动丰富一种职业决策。  相似文献   

4.
职校生职业选择态度与职业选择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54名职校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结果:大中专生以职业的保健因素、个人发展因素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大专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较中专生略低,但是差异不显著.从优势需要的角度分析个体择业动机,得出的结论:个体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在优势需要的基础上,成就动机产生和作用的过程;应根据个体的优势需要,引导建立有效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足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李凤珍 《职教论坛》2007,(23):50-52
1942年Super提出职业发展理论,即把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发展纳入到整个人生的发展来进行考察和研究,个体选择和执行职业的技能和态度都是在个体成熟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职业成熟度"也由此而生,Super的学生Crites对此进行了完善,并建立了职业成熟度模型,将其分为职业选择内容和职业选择过程两个版块,职业选择态度作为职业选择过程的一个因子,直接影响着职业的决策和选择过程。Crites还编制了《职业选择态度量表》,引起了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国内的研究者也曾尝试对该量表进行中国化的修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决策因素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决策因素的调查发现,单位发展潜力、行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晋升空间是影响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特点,本文提出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职匹配理论是用于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的最经典性理论之一.其基本思想要求进行职业选择时,需根据个体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方向或类型.职校生要正确地选择职业,应依据这一理论,选择正确的方法与途径,即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发挥个人素质中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卢宁 《教育与职业》2005,(27):23-24
从教育经济学的观点来看,高等教育与两个市场相连接,一个是在高等学校入口处的教育机会市场,在此通过教育选拔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个是在高等学校出口处的职业劳动市场,在这里大学生通过社会的职业选拔,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步入社会从事一定的社会职业劳动的社会现象,它是大学生个体的职业选择和社会的职业选拔两种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活动,清楚职业决策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互机制是一个有效的着力点.研究发现职业规划探索的失败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一个主成分,而相应的干预研究也证实了改善职业决策的有效性.文章通过大学生职业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互机制分析来探讨干预大学生职业困难的新途径,即提高大学生职业效能感从而降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水平,为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霍兰德提出的职业选择理论对于青年人有针对性选择适合的职业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我国现阶段青年就业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背景下研究职业的选择理论无疑能为青年人顺利就业减少阻碍。  相似文献   

12.
职业探索理论及其结构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职业理论中,职业探索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职业探索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职业的成熟和职业适应.本文综述了前人关于职业探索理论和结构的研究.为后续职业探索的测量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而言,掌握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的相关因素,也就把握了课程教学与创新的主导性.文章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以广州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性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得正确,就可以顺利地从探索阶段转向确立阶段,如果职业选择发生障碍,则可能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能否运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沿革,社会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认识逐步深入,职业生涯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建立了一系列动静结合的职业生涯理论模型,为个人和团队做出有关职业发展的正确选择提供支持。通过对职业生涯理论进行梳理,从理论演变的时间来看,分别介绍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学习与决策、后现代主义四种理论。职业生涯理论指导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并对如何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既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择业偏好、就业准备等个体的内在因素,也涉及家庭、地区、生活环境、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本文运用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通过分析家庭因素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影响状况,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途径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业成功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积极的心理上与工作相关的成果或成就[1]。职业成功观是对职业选择、发展及职业成果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受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和决定,对个人职业的选择和发展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职业的发展,传统的线性职业生  相似文献   

18.
在新高考背景下,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与规划是高中生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是高中生选择大学和专业的一块敲门砖,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工作态度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空瓶理论,引出父母教育及职业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龙立荣和彭永新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民办高校45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均低于对照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水平,且差异显著;男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方面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国外职业决策理论模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 Making)是职业心理学、职业指导和职业辅导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决策理论模式的研究又是职业决策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职业决策理论思想的出现,既受经典的统计决策理论,也受经济决策理论和心理决策理论的影响,虽然这三种理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