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舞蹈中所体现的美好情操和高尚人格是净化精神世界、陶冶情操的一种审美活动.但现今大多数非专业欣赏舞蹈艺术的人们均缺乏综合知识的沉淀,平时的文化积累也不够.没有相当的文化积淀,就难以做到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舞蹈艺术.因此,面对这一问题,本文则是要引导观众不断强化审美感受,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舞蹈艺术,让观众能够通过作品欣赏真正地认识、感受到舞蹈中所体现的美好情操和高尚人格.那么想要让观众从舞蹈欣赏的角度来进一步了解您舞蹈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可通过多个方面来进行,那么,最主要也是最直观的便是通过外在的肢体语言解读舞蹈内涵美.  相似文献   

2.
艺术贵在创新,舞蹈艺术也是如此,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和生命.舞蹈创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生活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与审美情趣都在不断地提高,要求舞蹈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更新、更美的舞蹈作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舞蹈编导的重任,也是舞蹈编导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3.
岳娜 《中国教师》2014,(20):42-43
<正>幼儿舞蹈教学是舞蹈教师实施教育的立足点之一,进行幼儿舞蹈审美活动,不论是欣赏美还是创造美,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标准和方法。舞蹈教师的任务不单单在于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影响幼儿,达到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幼儿舞蹈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体现他们的心理特征,即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品德,对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优秀的舞蹈作品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欣赏、亲自训练(演出)舞蹈作品,既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明辨美丑,又能培养团结勤奋、坚定勇敢等优良品质,还能促进学生形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为学生们提供和构筑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的广阔空间 舞蹈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形象美、动作美、造型美、服饰美等.演员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来感受美.在编排训练活动中,学生通过对舞蹈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把握,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手和身体以及整个形象去展现世界,述写人世间的离合悲欢,表现大自然的风雨日月,抒写人物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5.
小学美术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台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性艺术学科.美术课程有着鲜明的实践性,它强调学生在审美活动与创造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因此,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欣赏、如何参与、如何动手实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美术教学是否成功.在日常美术教学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学习理论进行了仔细研读,尝试通过学习理论这座桥梁,教会学生美术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他们通过擦亮眼睛观察、融情入境地鉴赏,以及放飞想象去创作,走进美术殿堂,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一、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在审美教育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教师是读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他不仅需要理解作品的意义,还必须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也能理解作品的意义。具体来讲,教师是美的因素的开发者、欣赏美的引导者、创造美的推动者。1.美的因素的开发者法国雕刻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而学生只注重了教材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发现美的本领,美在身边也会视而不见。这就…  相似文献   

7.
在审美教育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教师是读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他不仅需要理解作品的意义,还必须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也能理解作品的意义。具体来讲,教师是美的因素的开发者、欣赏美的引导者、创造美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8.
情感共鸣在美术欣赏中是一个核心问题,贯穿在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之中.情感共鸣是学生真正进行欣赏的标志.在欣赏中,引起学生对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推荐和赞赏的作品不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即使教师备课认真、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仍会造成欣赏的失败.欣赏课常会出现教师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讲,而学生却无动于衷、昏昏欲睡的听的现象.这是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情感共鸣的作用,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从而造成欣赏的中断、师生的隔膜,致使美不能被感知,最终达不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艺术。其内涵是说人体动作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反映的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跃动、精神世界的表露。而舞蹈欣赏(也称鉴赏)则是以人体动态造型美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人们观看舞蹈表演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舞蹈艺术的美是欣赏之中受到感染和启迪。本文针对舞蹈欣赏能培养大众审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江玲 《江苏教育》2012,(Z1):104-106
艺术鉴赏,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所谓鉴赏,无非是用观者的心灵与作品交谈的过程;无论是对同时代作品的鞭辟剖析,还是对年代久远作品的当代新解,古今中外,不外此理。而舞蹈鉴赏正是在这种心灵与舞蹈作品的交谈中,夹杂着更多的身体记忆和身体运用,建立在一种对人的行动方式的调用和感受之中。比如说,一个表现中国书画精神的舞蹈作品,在欣赏者的脑海中,自然与舞者一起浮现出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气度和品格的追念,那放浪笑傲不拘  相似文献   

11.
舞蹈美感是舞蹈创作与舞蹈欣赏的基础,它是美学与舞蹈学相结合的舞蹈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舞蹈的审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功利性、技艺性的特征,决定了舞蹈美感具有直觉性、情感性、思想性、民族性、享乐性的特征。理解了舞蹈美感,在创作、表演、欣赏舞蹈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感知美感了。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之,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既然是听觉艺术,它就离不开"听"这一重要环节.音乐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听,使其准确唱呢?下面共同来欣赏<摇篮曲>这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3.
革命文化作品教学呼唤文化意识的回归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当代性和具身性,让学生深入把握革命文化文本的审美特质,教师应以审美活动为核心设计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进而“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最终将先进文化植入心田。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美的动作、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的画面无不包容于其中。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舞蹈教学的置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语文美育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谈一谈语文美育的一般过程。一、引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课堂是师生审美活动的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因势利导,艺术性地引领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1.指导学生朗读,获得审美感受课堂中指导学生朗读是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朗读不同的课文,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应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教师要调动学  相似文献   

16.
吴斌 《中小学电教》2011,(1):129-129
艺术欣赏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笔者认为开设美术欣赏课,有利于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认识美,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下面就美术欣赏课教学的问题剖析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审美情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高级情感活动.在美的欣赏和创造过程中,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始终伴随着审美情感活动,后是审美心理结构中的决定性要素,审美情感还具有复杂性,多面性和强烈的主现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8.
幼儿文学审美活动包括文学审美欣赏和文学审美创造。文学审美创造是幼儿经过文学审美欣赏,在美感形象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审美想象、联想的外化活动,是文学审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幼儿文学接受具有游戏性的特点,基于这一特征的幼儿文学审美创造活动就要让幼儿有充分想象、表达的自由,去感受审美创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幼儿提供审美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性地表现作品。  相似文献   

19.
在各类教育及各门学科教学中,与审美能力培养联系最紧密的便是语文教学。从总体上说,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便决定了它的基本特点,审美活动几乎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全部过程。审美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看,它是一个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但它又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字词句章的教学中,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中,审美活动主要表现为文字美、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等“外在美”的分析和欣赏上。这就需要教师注重美的课堂设计,不仅要巧妙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首先,创设情境,欣赏感受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循境入文,理解鉴赏美;最后,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和表现美.本文从这三个途径来论述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和实施问题,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