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为善扑功 善扑功是清代善扑营所习的摔跤功法。清代,摔跤(被称为“演布库”)得到大力提倡,清廷在领侍卫府(侍卫处)专门设立御跤队,称为“相扑营”(后改为善扑营),从事训练宫廷专业摔跤(即官跤)的实战与表演工作。善扑营分东西两营,东营在北京交  相似文献   

2.
谈善业泥像     
金申 《收藏》2016,(10):110-118
善业泥即小型模压而成的泥制浮雕佛像,多见为唐代所造。善业泥之名也即因唐代有的佛砖背后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诸字而得名,故凡是这种小泥模制佛像也都可统称为善业泥像(图1)。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邮学家陈志川就提出:“要研究,先要读书”。他主张集邮研究应做到“善疑、善悟、善别择、善比较,开前人未有之法门者。质而言之,即善用参考书也”。这个忠告今天仍很有教益和启迪。 集邮经过相当时间,就会对“研究”发生浓厚兴趣。一个集邮者无论学历有多高,知识有多渊博,但他总不能“尽知天下事”。因此,他进行集邮研究时,除了向先进讨教,很大程  相似文献   

4.
所谓“材”对人来说指的是才能,就田径运动来说即田径运动的才能。其具体表现在是否善跑、善跳、善投。选拔其联系较密切的有利因素,进行控制性的训练。在当前田径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提高的今天,运动训练学把选材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内容。科学选材,直接关系到田径技术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吕耀文 《收藏》2010,(12):113-115
笔者曾在《石道之“石”》一文中探讨了石道之“石”的“真”“善”“美”,本篇来谈谈石道之“道”。 赏石主体的审美之“心”,即石道之“道”是在生活审美、自然审美以及艺术审美的基础上产生的,贯穿于整个赏石审美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在技击上,一般拳术讲“狠打善、快打慢、长打短、硬打软”。而太极拳却“反其道而行之”,讲慈制凶(善打狠)、静胜躁(慢打快)、近抑远(短打长)、柔克刚(软打硬)。因此能收到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技击效果。下面根据历代太极拳名家的言论分别简述之。 一、慈制凶(善打狠) 慈善即内有恻隐之心,外有亲善之貌,对人关怀,  相似文献   

7.
张景岳在《先后天论》中写道“唯乐可以养生。欲乐者莫如为善”。这就道明了“善”、“乐”与“健康”之间的必然联系。养德乃养生之根本,行善用以养德,养德以求快乐,快乐方能得健康。  相似文献   

8.
钓鱼人都知道“善钓者必先诱”的道理。特别是在水广稀的野钓中,是否“善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鱼获的多与少。“善诱”,我认为应该包括三个环节,即选窝、打窝和养窝,关于选窝和打窝,前人之述备焉,在此本人不再赘述。至于养窝,是指对已定的窝点进行精心的呵护,使之长时间保持并增强对鱼儿的诱惑力。据笔者观察,对选窝和打窝钓鱼人都很重视,也很讲究,而对养窝却不重视或不够重视。经常看到一些钓者费了很大的劲选定了一个很不错的窝子,却没有钓上几条鱼便无鱼问津;  相似文献   

9.
单国强 《收藏》2012,(12):118-123
此本图集是从香港松园阁主人陆海天私家收藏的古今书画作品中挑选编成的,而施万逸即香港著名鉴藏家陆海天的别署,他号“松园阁”,又号“宝爰楼”,陆海天先生以施万逸署名主编的书画集还有《诗外篱藏张大干书画》《中国近代书画精品集》《近现代名家书画集》,均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其中,“诗外籍”即香港已故著名银行家、收藏家、张大干的挚...  相似文献   

10.
俞大猷 《精武》2007,(7):39-43
俞大猷与《剑经》简介俞大猷(1503~1580年),明代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世有“继光如虎,大猷如龙”之誉。明人黄景眆曾说:“吾温陵棍棒手仆妙天下,盖俞都督集古今棍法而大成之,身与士卒相斗。余所接善棍者,皆言其父,其大父承都护所指教。”此言将福建武风归功于俞大猷,决非过溢之词。世所相传的俞家棍,正是俞大猷最精善之技,此《剑经》即为俞大猷亲自撰写。《剑经》的内容,包括“剑”、“射”、“阵”三法,其中的精要在“剑”(即棍),认为其是各种武器的基础,并巧妙地以儒家经典为喻,宣称用棍如习《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俞家棍”融合了“荆楚长剑”、“杨家枪”的优点,理论宗宋明理学,基本上将朱子“由博返约”和王阳明由约而博的精义合而为一,而强调棍法不拘一格、随时变化的道理。故主张“正”是守势,“奇”是攻势,不轻举妄动、急于求成,讲究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乘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痛击,“打他第二下”。俞大猷从个人的棍法、身法开展,推衍至五人、十人,乃至军队作战的布阵原则,使此书成为“武经”、“兵经”宝典,不仅在对倭寇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效力,而且对少林派武术“中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劫乃双刃剑,唯善舞者胜。 没有劫争的对局可以诞生名局,但奇局却总是会出自于劫争诡现的棋局。当年罗洗河对曹薰铉有名的“捉放曹”以及大破崔哲瀚三劫循环的“天下棋谱”,皆因诡异绝伦的盘中劫争而为棋迷所铭记。劫争集判断、计算、感觉于一体,聚敛着攻击、治孤、腾挪、弃取等围棋中最深奥的技巧,堪称弈技中的上乘之术。对于围棋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相传,明末清初志士王郎,反清兵败后,到崂山华严寺中出家,法号“上善下和”。他后来成为本寺院的第二代方丈,并首创螳螂拳法于华严寺中。 螳螂拳经数传,日趋完善,后来由莱阳县小赤山村人李秉霄承其宗法;此后,螳螂拳便植根于莱阳,八代繵递至今,代不泛其人,即现在之“太极螳螂拳”,亦有称其谓“梅花螳螂拳”的,皆指此而言。  相似文献   

13.
范士忠 《武当》2008,(10):51-51
所谓“天时”,就是要知道人体健康、疾病与季节的关系。季节改变了,养生也得随“季”应变。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一般是随天时气候变化而变的。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致病的性质也就有所区别。《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肋,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冬善病痹厥。”故春天气候温和应防温病,  相似文献   

14.
那天,我去找他。他很兴奋,画了四个图给我看:正三角,倒三角,棱形,最后是梯形。然后说:“棱形即鬼才。它的基础并不好。但是不迷信,善思索,敢做敢为。因而尖端属于它。梯形呢,底于虽好,就是不冒尖。”又说:“我一直想:为什么棱形人才最易突破?”  相似文献   

15.
《周易》的适时守中观与体育健身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周易》中潜藏着的养生、健身之道进行探索。《周易》以“中”表示为事物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境界,同时也指处理各种事情的最佳原则和方法。易学追求“中正”原则,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物极而必反。另外,还必须遵循“适时”的原则,因时而用中。善养生者,必须懂得如何将“时”、“中”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适时守中是体育健身、养生的最佳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拔河是广大群众善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它是怎样起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呢?本文试作初步探讨。拔河起源于襄汉拔河是我国古老的体育游戏,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拔河又名拉绳,古称“拖钩”、“牵钩”或作“强钩”等,很早即流行于湖北襄汉一带。但它源于水战的“强钩”,是一种军事技能,其发明人是春秋末年鲁国人鲁班(又名公输子),由于他发明了不少新式武器,改进  相似文献   

17.
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原籍福州,字文忠,精诗词,工书法,尤嗜于弈。 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有:“(文忠)善饮、喜弈”的记载。《林则徐年谱》说:“(文忠)夫人郑氏工诗善奔,公甚敬之”。  相似文献   

18.
《围棋天地》2010,(9):20-20
流水不争先,这是属于东方的智慧。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相似文献   

19.
第十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上集中表现出的现代足球全攻全守(全面性)的踢法使足球比赛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这种踢法要求有更多的队员参加进攻,彻底改变了以前前锋只管进攻、后卫只管防守的陈旧概念,而代之以无论踢什么位置都要求善攻善守、能左能右,即要求队员的“全面型”。  相似文献   

20.
漫话武气     
引子 孟子曰:“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谓:“天地有正气。”兵家讲“气势”。道家重“炼气”。武术家称“内练一口气”。硬气功师谓“运气”。古今说气者多不可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