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胡建兵 《声屏世界》2014,(10):61-62
<正>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宣传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是人民,任务落实靠群众,其核心和实质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因此,新闻媒体只有准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刻内涵,带着"三问"走群众路线,才能使我们的新闻工作真正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2.
群众的眼睛和新闻真实性有什么联系?答曰:一、报纸公开出版发行,办报就是给群众看的;报上的新闻真实不真实,瞒不了群众的眼睛。二、群众的眼睛与头脑相联系,群众有自己的判断力,因为“谁也不是傻子”。三、群众中就包括新闻中所写的当事人,当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喜所悲、所见所闻,都一  相似文献   

3.
徐春晖 《声屏世界》2014,(12):54-54
<正>新闻作品记录时代、浓缩时代,谁在新闻作品中唱主角?这些年来,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情况有较大的改观,但是新闻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依然不够畅通,到偏远乡村发现新闻,在群众中倾听最感人的故事,把芸芸众生作为新闻媒体的真正主角还有差距。党的宣传工作本质就是做群众工作。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脑子里始终装着群众,始终有群众的观点、群众的视角,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用群众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五部委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那里有鲜活的实践,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走基层过去就是我们地市报的传统,这个传统我们不能丢,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把走基层变成我们的制度和自觉行动。只有经常走进基层,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职业  相似文献   

5.
有位年轻记写了篇反映某地领导为当地群众办了多少件实事的新闻,在媒介播出后,引起了当地群众的议论和不满,有的群众还找到编辑部,对记说稿子里那些“实事”都是没影的事,就是有也是夸大其辞。年轻记听后面露不悦地问:“记听谁的?是听你们当地党政领导的还是听你的?”的确记到底该听谁的?这还是一个涉及到理论和实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谈到新闻、谈到报纸时,人们免不了总要讲到党报,就那副面孔呀,读者不爱看呀,写谁谁看、谁写谁看呀凡此种种。党报如何才能真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能够紧跟时代,紧贴读者,紧盯市场,使党报更加适应改革开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加强新闻的原创性、贴近性、可读性。之所以三“性”并提,是因为原创性不等于贴近性,贴近性不等于可读性。要做到新闻原创性、贴近性、可读性的统一,就必须要从群众视角做新闻。所谓视角,就是观察事物、看待问题的角度。用群众视角做新闻,就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新闻。就是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着眼点,用群众的评价、群众的感受,作为新闻的灵魂,用发生在群众中的感人肺腑的事例作为新闻的主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新闻,真正把新闻做成有血有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新闻信誉?新闻信誉就是新闻在群众心目中产生的一种信赖和威望,是新闻在群众心理上成为信得过的舆论权威的反映。现在,作为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和舆论权威的报纸、厂播、电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和人民群众对新闻的信  相似文献   

9.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走转改"活动回答并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增进了新闻媒体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了新闻媒体服务群众的能力。结合开封电视台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要切实践行"走转改"活动,必须克服"四种倾向",把握好"七字真言"。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责在取得实效。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工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特别是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工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建立完善有...  相似文献   

12.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编辑记者们在田间地头、工厂矿井,以实际行动探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真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胡锦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工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特别是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工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建立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一个重要新闻事件发生后,谁是第一发现者,谁开了"第一腔",谁就是新闻战中的王者.传统媒体(这里主要指纸质媒体)的最大优势,是新闻源的优势(即原创新闻),如何将这一优势最大化,是摆在纸媒面前不容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主体是谁,新闻为谁来办,由谁来办,是任何社会与历史发展阶段都必须理清的时代命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办报”思想的形成与拓展,从历史发展进路看, 是对“精英办报”的一种必然颠覆,放在传播“公地”理论视景中看,它更符合当代社会公共治理的价值诉求.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群众办报”思想的发展逻辑中汲取合理内核,建构当代“群众办报”的合法生存理据与价值范式,无疑具有强烈的新闻改革实践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论将来媒体如何发展,党报群众工作的地位不变,因为: 第一,要办好报纸,就必须做好通联工作。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之一就是新闻源的竞争。以时代的瞭望哨、社会的晴雨表为特征的新闻纸,要及时、充分地向受众反映客观现实,谁反映得好,反映得快,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受众,谁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继续把报纸的通讯员队伍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才能保证报纸信息新、真、量大,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17.
宋守山 《青年记者》2012,(36):26-27
关于新闻文风"走转改"活动启示我们: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所以成为新闻的关键所在。也正是由于新闻追求真实的天然本性,人民群众才喜欢它、相信它、需要它。但这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社会上某些政治和经济实体,为了获得群众的了解和信任,简单地说就是说服群众,首先想到的工具就是新闻媒体,其文章中或明或暗的倾向性对新闻真实产生了长期、复杂、深刻的影响。职业公关公司从1994年在大陆地区出现以来,对中国的新  相似文献   

19.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0):83-84
运用新闻手段开展批评,叫新闻批评。在我国,舆论监督是和法制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督促并行的社会监督机制。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就是新闻批评。关于新闻批评总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新闻六要素是构成新闻事实的主要因素。如果把新闻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何时何地谁做了啥事出现了怎样的结果?而新闻的本质就是用来回答这些问题的。新闻媒体通过对这六个要素问题的回答,使受众迅速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一、新闻是需要不断追问的如今很多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习惯于叙述新闻表层信息,但是在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要想深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