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维康  朱爽  彭茜 《青年记者》2009,(23):45-46
如果要问,谁是报道今日中国的境外资深记者,路透社记者林洗耀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作为菲律宾籍华人的他,在台湾、大陆和国外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颇懂中国的人情世故。诸多优势的叠加让这位记者在报道中国时独具慧眼,许多作品至今让同行艳羡不已。  相似文献   

2.
在2010中国网球公开赛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塞尔维亚的德约科维奇与路透社记者有过一番精彩的交锋.这位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认为"北京恶劣的天气下","会不会在早餐中加入抗毒剂"?这位塞尔维亚小伙子诚实地回答,每天的早餐都是健康的中餐,包括面条和饺子.路透社记者似乎没有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3.
于洁 《青年记者》2007,(16):138-138
政治敏感,是指见微知著,"风起于青萍之末",就能迅速而敏捷地洞察问题的本质,判明利害,把握问题的发展趋势。政治鉴别力是指政治上分辨是非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大是大非面前能  相似文献   

4.
路透社德文专线的一名记者1991年6月中旬被控向前东德情报机构递送情报,遭到德国反间谍机构的逮捕。但路透社总编辑马克·伍德6月14日在该通讯社伦敦总部发表一项声明说,路透社工作人员从来未发现这位名叫彼得·沃尔特的记者曾利用工作之便从事过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编辑部工作时间长了,经常会听到在一线采访的青年记者,回来叹苦经:报道线索难找,新闻的角度难把握,写稿有时真不知从何处落笔等等。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缺乏新闻的敏感与政治洞察力,或者说是新闻的“嗅觉”不灵。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国家,干新闻工作,当记者、做编辑,应当具有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语言敏感。政治敏感,反映着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人群关系的把握能力;新闻敏感,表现为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捕捉能力;语言敏感,体现出对人民群众鲜活语言的吸纳能力。这“三个敏感”,“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8.
新闻敏感——记者的宝贵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李梦桃 《新闻窗》2008,(4):29-30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否具有一定的震撼力,能否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反响,这首先取决于记者采访和挖掘新闻价值的功力,也就是说,记者采写稿件的质量体现了他本人的专业素质,即发现、捕捉、挖掘新闻的敏锐观察能力,也就是新闻敏感。确切地说,新闻敏感是记者对周围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是其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记者的新闻敏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增强的.  相似文献   

10.
政治敏感具体指的是能够迅速洞察问题本质、判断问题利害、把握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对于编辑记者而言,其政治敏感性的强弱会直接体现在对新闻敏感度的强弱上,从而对新闻质量造成影响。当前,许多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均是由于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性较为缺乏引起的,成为整个新闻业应该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郑理同志是北京日报政法部记者。他的一个突出长处是工作勤奋、新闻敏感性强。他从电台广播中听到赵荣琛教授从美国讲学回来,中途因故在台北机场停留的消息,就立即去采访,当天就写成了《赵荣琛教授台北机场停留记》通讯。第二天就见报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国新闻社都于次日转发。这篇稿子被评为1982年全国新闻稿的得奖作品。  相似文献   

12.
外国记者写中国一般总要带点偏见。这也难怪,本来嘛,社会制度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于是一些正常发生的事物,在他们笔下往往会现出点异样痕迹。但是,从新闻记者的新闻嗅觉考虑,若是不能从正常发生的事物中,感觉出、嗅出、预见到或估计到某一事物的可能发展趋势,那么,这条新闻也就没有太大价值了。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只要不属居心叵测、恶意造谣,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观感而表现于笔墨之中的些许偏见,还是为新闻道德所允许的。本文便是在这一前提下,客观地分析一下路透社驻京记者杰里米·克里夫特所撰两篇稿件中表现的偏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我知道,在战地采访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要比在和平环境中采访高10倍。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有一些战地记者是不会死的。他们身经百战,世界上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可他们历尽炮火硝烟和枪林弹雨,却能始终安然无恙。 所以,当突然得知路透社记者科特·肖克以身殉职的消息时,我是那样的吃惊,犹如听到晴天霹雳。 肖克死了,死在战乱的塞拉利昂,死在前去战区采访的途中,死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当战地记者是他一生的梦想,他大概是死得其所了。  相似文献   

14.
著名记者李普曼说得好:“往往一条新闻的价值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新闻工作者这种首先发现、报道新闻的能力,即指及时识别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即新闻敏感.这是记者的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就曾说:“没有新闻鼻、新闻眼,请滚蛋.”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拍摄出好新闻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一个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从培养记者洞察力、深入实际、增加判断力及加强学习等几个方面对增强新闻记者新闻敏感作出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略谈记者的新闻敏感矫阳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发现、判断的能力,它是新闻记者长期实践而养成的职业上的“条件反射”,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对于新近发生的一个事实、现象,是否有经过采写传播出去的必要,它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需要...  相似文献   

17.
敏感,是指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记者能否在采访瞬间或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完成新闻的发现、判定,主要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8.
19.
新闻敏感,又称为新闻鼻、新闻眼,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20.
编采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办报水平的高低。而在整体素质中,新闻敏感占突出地位。与记者的新闻敏感相比,编辑的新闻敏感对报纸的作用更为重要和直接。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这种敏感使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素材,它是在长期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