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国家化趋势产生和发展于19世纪的欧洲。随后,其影响波及世界。日本紧跟这一进步趋势,迅速实现现代化。在目前的全球性教育改革中,发达国家试图通过进一步完善教育国家化来维持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则试图通过实现教育国家化来完成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是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能。一方面,教育的权利是最具普遍意义的人权之一,每个社会公民都可以从教育权利的保障中得到惠益;另一方面,教育权利本身又是非常脆弱的,是一种高成本和外部性较强的权利。现代国家和政府应超越自身传统职能框架和模式,转换到有效保障公民教育权利的职能上来。公民教育权利,必须由现代国家和政府来保证。  相似文献   

3.
始于200年前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使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教育遭遇了严重挑战,自此受教育开始成为普遍的公民权利并受到法律的肯定和保护。由于现代教育是在家庭之外,通过某种国家化的组织形式来实施的一种以同一性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因此它必定会与沿袭了数千年的家庭的或民间的教育传统构成冲突,使受教育权利的表现形态出现复杂的情况。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强调教育对于自我的意义并提出各自不同的教育诉求,教育发展正进入一个以多样性为特征的新阶段。学习权说的出现表明受教育权利内涵的拓展开始为人们所意识并获得了一种确定的法理形式。一种以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为基本特征的弹性学习制度正在萌芽,它贯彻学习者本位的新理念,强调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体现对差异性的尊重与适应,追求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和种类以适应个人发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公有与私有、集权与分权--政治学视野中的私立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立教育是一种国际现象,无论是从传统还是现实来看,它都是大多数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私立教育的生成、演进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在这当中,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传统及其变迁、国家所有制形态、社会权力结构与分配形态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国家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国家化或私营化取向、集权化或分权化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私立教育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法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衔接相对紧密的一门学科,除了具备传统法学的一般特点之外,又兼具多学科知识背景、学科体系扩展更新迅速以及国际化、现代化程度高的特点。随着国家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就是知识产权,这样知识产权法学在法学领域的国家化趋势不断加强,它与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目标联系日益密切,这使它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因此对知识产权教育及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特性,分析了加强知识产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目前知识产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知识产权课程教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教育分权的背景下,中央政府一方面加强教育放权,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干预力度,出现了高职教育"国家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在观念上体现为将高职教育纳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突出发展高职教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强调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内容上体现为高职教育国家制度的建构;在形式上体现为中央政府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强化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高职教育的"国家化"趋势,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市场从区域分割走向统一,促进高职教育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而增强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樊改霞 《教育导刊》2006,(5):8-9,33
近现代以来,公共教育伴随着国家职能的嬗变而诞生。目前,国家控制与资本逐利是国际上公共教育面临的危机。一种新的解决危机的可能性是公共教育植根于公共领域,既脱离国家权利控制又抵制资本逐利的本性,从而使公共教育在关注私人生活和追求公共福祉中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进步,德国教育从19世纪初开始出现了重大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客观表现为三大现代化趋势,即教育的世俗国家化、大众化以及为适应工业化发展而出现的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9.
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首先应实现教育意识的现代化,“教育服务”无疑是一种适应当今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先进教育理念,它对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作为一种教育变革的过程,它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征。塑造人的现代素质,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前俄罗斯总统教育顾问、前俄罗斯教育部长З.Д.第聂伯罗夫为代表的一整套激进的“教育社会化”思潮。该思潮的核心是以“社会化”取代“国家化”。其细目包括:“国家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国家”的铲除;社会本身的“解国家化”、“非国家化”、“自治化”;教育的“解国家化”、“非国家化”、“社会化”、“自治化”、“私有化”;教育从“国家-社会”共管到“社会-国家”共管,最后到单纯“社会”独管;等等。本文的意图在于给读者提供点滴信息,并引发同行们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过或者正在进行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有人说这样的改革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对于改革的总体趋势,专家们的预测也很不一致。有的人断言,由于看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很多国家中央一级的教育机构的规模与职能都在明显扩大,教育的权利正日趋集中。也有人认为,改革的趋势是中央给地方愈来愈多的教育决策权和自主权。还有的人认为,改革正朝着均权化的方向发展,两种体制在日益靠拢。事实上,许多国家已经同时得出如下结论[1]:在中央和地方管理之间具有适当的紧张状态而不是两极化时,教育事业才显得最繁荣…  相似文献   

13.
程华 《上海教育》2006,(10B):57-58
教育均衡发展是新《义务教育法》中的一个新提法。其实质是要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相对平等,教育成功的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这里体现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理念。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它的提出既是我国现实教育问题的反映,又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化进步达到一定水准以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一种期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公立)学校实际上并没有自主的权利去选拔学生,所谓学校选拔职能实际上是国家教育权力在学校的体现,学校选拔新生不过是国家的一种职能,是国家教育权力的表现,因此,过分强调学校选拔职能导致应试教育的产生以及学校育人职能的削弱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有选拔的职能。应试教育产生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它是教育的选拔功能、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中国社会“双二元体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障女性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追求教育上的性别平等.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性平等尊严是人的现代化课题中的应有之义,这是现代文明的共识".性别平等教育是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民权利和事业不断进步的重中之重.文章将从性别不...  相似文献   

16.
蒋衡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2):58-59
本文从教育与社会、国家发展的视角评介哈尔斯(Halsey)等编纂的《教育、文化、经济与社会》一书,简要分析战后英美自由主义国家从经济民族主义时代向经济全球化时代转型期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并将这一阶段的教育变革历程镶入这一背景中进行相关梳理,就教育和国家、社会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突出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时代的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国家化的双重趋向。  相似文献   

17.
胡江霞 《培训与研究》2001,18(1):60-63,68
教师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者,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者。教育发展,教师先行。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特殊的要求出发,探讨了教师职能转变的趋势,提出了由“经师”向“人师”,由“学科教师”向“一专多能教师”、由“执行型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基本主张,为教师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提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现代化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体认,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对他们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大学生德育,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途径,面对现代大学德育重形式、轻实效的不足,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9.
蒋衡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2):58-59
本文从教育与社会、国家发展的视角评介哈尔斯(Halsey)等编纂的《教育、文化、经济与社会》一书,简要分析战后英美自由主义国家从经济民族主义时代向经济全球化时代转型期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并将这一阶段的教育变革历程镶入这一背景中进行相关梳理,就教育和国家、社会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突出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时代的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国家化的双重趋向。  相似文献   

20.
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程序法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力 《教育科学》2002,18(1):12-15
受教育权利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面对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公民(包括学生)受教育权利被侵害却难以得到应有的法律救济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在从实体法上完善对受教育权利保护障的同时,从程序法上明确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受教育权利真正从一种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实际享有的现实权利,这是21世纪法治国家维护宪法的尊严和公民权利的优先性对教育,立法和司法领域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