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纳什、泽尔滕等“博弈论”专家分享1994年和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又为两位“博弈论”研究者所获。如此众多的“博弈论”专家一次又一次获奖,足以证明“博弈论”在经济学和现实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博弈论”的英语原文是Game Theory,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游戏论”。在汉语中,“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也是一种游戏,对弈双方都以战胜对方为目的;这种行为就是“博弈”。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也是一种“博弈”,只是游戏内容不同而已。排兵布阵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级举行乒乓球比赛,每班各出三名选手,进行三场单…  相似文献   

2.
当代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经常使用“游戏”来阐述自己关于语言的观点。索绪尔首先把语言当作“下棋游戏”,其后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把“语言游戏”作为其语言哲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对三者的语言游戏理论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使用这个比喻时的着眼点和表达的语言观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高考博弈学     
刘鑫 《中学理科》2009,(1):39-40
我最近在看关于博弈论的书,这种智慧的较量总能使我钦佩不已,甚至拍案或拍腿叫绝。 凡提到博弈论的地方.通常少不了经典的“囚徒困境”案例.因为它是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尔在1950年给一群心理学家讲演时,对博弈论这一当时的“热门”研究作出的形象化描述.显然这一描述是极为成功的。而发生在真实生活中的“困境”游戏.则有趣得多,因为参加这个游戏的人都是专门研究“合作”的专家。  相似文献   

4.
最近,秋秋喜欢棋类游戏。可会玩之后,却越来越怕下棋,因为怕输。“今天我还是做手工吧”、“你和爸爸下,我在边上看”……偶尔几次勉为其难开始了,她总是神情紧张地问:“这步走下去不会输吧?”这种怕输的心态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决定从下棋入手,让秋秋战胜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说:“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有些游戏我们小时候玩,上了初中还在玩,比如纸飞机、下棋、翻花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的“游戏”人生吧!争锋吴宇宸下课铃声响起,男生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弹起来。很快,小马同学的课桌就变成了“弹飞机”的战场,刀光剑影,铁马冰河。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数理化》2010,(2):32-33
.1949年.纳什在21岁那年凭借其薄薄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发展了数学家纽曼等人提出的游戏理论“博弈论”.博弈论是说,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数理化》2009,(11):42-44,57,58
纯数学是世界上最好的游戏.它比下棋更引人入胜。它比扑克更惊险刺激.它是免费的.它可以在任何地方“玩”——阿基米德在浴盆中思考数学.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你会下棋吗?下棋可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游戏哟。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把下棋叫作“手谈”。因为两个人通过棋艺的较(jiào)量(liàn),感情就能得到交流。最有趣的是,下棋还需要智(zhì)谋(móu),就像在战场上行(xín)军打仗一样,可刺激了!不信,就请看下面两位小朋友的精彩作文吧!下午放学后,我拿出象棋,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爸爸面前,“啪”的把象棋放在桌子上,大声说:“来来来,咱们杀上一盘。”爸爸满口答应。我们摆开阵势,杀了起来,我想:要打败爸爸,就得先杀他个措(cuò)手不及。于是,我架起“当头炮”,暗伏(fú)“连环马”,用其余的棋子把…  相似文献   

9.
棋类游戏在我国非常受欢迎,不同年龄层次在棋类选择中各有不同。下棋是一项开发智力、开动脑筋的游戏,是全民都能参与的游戏。与其他游戏的不同点是下棋是两个人对弈,而且材料简单,只要棋谱和骰子,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玩起来。每一种游戏都有其规则存在,下棋也不例外。幼儿在玩棋类游戏的时候,必须遵守其中规则,对幼儿树立规则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棋类活动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临淄区路山镇中心幼儿园,在幼儿保教中,以“八个一”活动(捏泥、下棋、踢沙包、拍球、剪纸、跳绳、插积木、绘画)为载体,以游戏的形式,把“八个一”活动有机地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以活动促发展,以游戏促提高,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体质,而且开拓了幼儿的智力。  相似文献   

11.
棋道与人道     
本人作为一名象棋爱好者,虽然棋艺不精,但是在十多年弈棋的过程中也体味到了一些下棋的哲理。棋虽小道,但是却可以通过下棋看山一个人的本性。象棋对弈,看似双方棋子你来我往,其实是对弈者之间思维的交锋,双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人说,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莫过于看他在游戏时的表现。一个人的本性平日里往往加以掩饰,但是在游戏之时却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这就是常言说的“棋如其人”吧。比如梁实秋,大家看他的散文,觉得他似乎是一个镇定沉稳的人,但是他的性格中却有浮躁如顽童的一面。他在《雅舍小品·下棋》一文中说,“有一种人我最不…  相似文献   

12.
<正>棋类游戏博大精深,从古到今都被列为一项高雅的体育活动,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把下棋形象地比喻为“智慧的体操”。它不仅在智力,更在情感、社会性等诸多方面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因为棋类游戏比较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直观思维特点,备受幼儿的喜爱。因此,  相似文献   

13.
细微之处多鼓励 “爱表扬,不爱批评”是人之共性,更是孩子们的特性。因此,孩子写字、画画、下棋、唱歌、做游戏等,稍有进步就应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是最关键的一步,应该常说:“我知道你能行!”给孩子信心,给孩子力量!  相似文献   

14.
发光游戏棋     
《中学科技》2010,(7):40-41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下棋,当然不一定是象棋.也可以是围棋,甚至是游戏棋。不同种类的棋,下棋的规则也不同,乐趣自然也不一样。要是在下棋的时候再增加些色彩变化,会不会更有趣呢?  相似文献   

15.
黑白子     
黄雪珊 《新读写》2021,(4):21-21
关上门,我走向房间深处,靠在一个角落里,无力地趴下。这几天,考试成绩的起伏让我烦躁、失落不已.倏地,指尖传来细腻与温凉——是少时与爷爷下棋时用的围棋棋枰。思绪顿时被牵动。“围棋不是消遣的游戏,棋局如人生,下棋者要心态平和,也要敢于争取胜利。”这是爷爷常挂在嘴边的话。少时我只认为围棋的旨趣在于无为、谈泊、自守。  相似文献   

16.
爱德华·德波诺的《思维的训练》一书中,曾就游戏于思维训练的功能,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游戏是“最理想的培训思维技能的环境”,“游戏有助于我们观察和评判自己的思维过程。游戏情景能很快地暴露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因此,游戏是观察我们思维和行为的窗口。”大观园中有不少的游戏,诸如下棋、行酒令、猜(制)灯谜,以及带有游戏性质的那种“即兴创作表演”——题咏、联句、赛诗等。这些游戏活动,都在有意无意之中对宝玉与姐妹们进行思维训练。以猜(制)灯谜为例。猜谜这玩艺儿。是游戏,实在也是一种思维的体操。谜面一出,从何处着手猜,这就是思维的方向性问题.捕捉不准思堆的方向。则会走上“岔道”,那么纵然绞尽脑汁,也将是徒劳无功;谜底猜得是否贴切。这是思堆的准确性问题,知识的贫乏或谬误。推论的违反逻辑,必然导致思维的谬误;谜底揭得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在幼儿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引入融趣味性、益智性于一体的棋类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下棋,体验下棋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不仅能培养幼儿对棋类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的性情,让幼儿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8.
说“零和”     
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零和”一词的新含义,认为该词的新含义从“零和”在博弈论和零和游戏中的基本意义引发出,并结合社会根源和该词自身特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列举阐述了“零和”的不同用法,从而论证了该词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博弈论以广义的游戏为其研究对象,游戏的参与人被假定是理想的理性人。冯·诺依曼将博弈确定成数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讲博弈是一门数学。冯·诺依曼希望通过博弈论的构建与研究,希望自己成为社会科学中的牛顿。博弈论自诞生后得到迅猛的发展。今天,博弈论被广泛并成功地运用于社会科学之中,成了社会科学的通用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涵妈 《家长》2014,(4):41-42
正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棋类游戏是非常有价值的活动。孩子在下棋中每一步都要考虑后果,因此是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好办法。最近看涵爸教涵下棋,很有体会。下棋最主要的一步先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家里大人正好喜欢下棋,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喜欢上下棋的。可惜的是我们家谁也没这兴趣,但所幸的是我们还都会下。为了让涵感兴趣,之前我和老公特意在涵面前下棋,还故意摆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结果小家伙就上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