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狼王开店亏了本,心想,我开店不成,要另想别的办法。他眼珠子一转,双手一拍说:“有了主意,我来它一个无本万利!”第二天一大早,小狼王在树林里的一块空地上摆了一个摊,还立了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智力赌搏”四个大字。小狼王不断地大声吆喝:“快来发大财呀!谁能解答我出的问题,我赏他20元,如果解答不出来,给我10元就行了。”动物们被他这么一喊,一会儿就围了一大圈。小鹿姑娘走上前说:“我来做道题!”“好,好!”小狼王满脸堆笑说:“我出的题目非常简单,你一看就会做,可能会白得我20元钱哩!”小鹿姑娘被小狼…  相似文献   

2.
老鼠爱大米     
曹春环  刁峰 《山东教育》2005,(28):16-16
这节音乐课,我说要为六一联欢会选拔节目,孩子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当我看到宋萍把手举得很高,迫不及待地等我叫她时,我想这个机灵的小姑娘或许会有出彩的节目呢!用手一摆她,她就飞快地跑到台上了,出乎意料,她朝向我说:“老师,我想为您唱一首《老鼠爱大米》。”我一愣,“是送给我吗?”“是!”我看到她乌黑的眸子里写满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3.
听说有一位教美术的老师写了一篇题为《我不在乎他们画得像不像》的文章,我为他的境界所折服。阅读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首写春天的诗,诗很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我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是让孩子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写。诗中说:“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孩子们说:是啊,是啊,熟透了的葡萄才会掉下来,熟透了的葡萄水分才多呢!诗中写:“一颗,一颗”,我问:“一颗,一颗,落下来…  相似文献   

4.
周明霞 《早期教育》2006,(11):17-17
有一首小诗《幼儿园,当我把孩子交给你》,我一直戏说这诗是“第二眼美女”。因为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而第二次读这首诗时.我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一是,我成了新建的新城阳光幼儿园的老师。二是,我已是一位准妈妈!当我重新细细品味这首诗时,我的心情也发生了改变.不由得生发出一些感慨来。  相似文献   

5.
记忆糖果     
上课了,老师来了,“今天我们学习想象作文。”说着,老师便在黑板上写着。“哎,又是作文,烦死了。”我正觉得没劲,忽然发现同桌戴冬冬正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糖,偷偷地吃着。我小声地对他说:“戴冬冬,给我吃点吧!别小气啊!”“不给!”“好啊你,不给,不给我就告诉老师!”我威胁他说。“别别别!给你就是了!”他接着说,“你可知道这是什么糖果吗?”“不知道。”“这是记忆糖果,你看这上面写着‘记忆糖果,语文数学第九册’,只要你吃了它,书上的知识就都记住了!”我笑了一声:“你吹牛,天下哪有这种糖啊!”于是我拿着书试了…  相似文献   

6.
万能发明机     
懒蛋博士终于累了!他从实验室爬出来,像狗一样吐出舌头大喘气!“每天都是这样发明、发明、发明,没完没了!”懒蛋博士头晕脑胀,“我真的不想干了!”懒蛋博士的狗,汪汪先生说:“那可不行,人们需要你的发明啊!”“这倒是,”懒蛋博士说,“不如你替我搞发明,我替你看门?”“使不得!”汪汪先生连连摆爪,“那样的话,我搞不好发明,你也看不好门!”“唉,怎么办才好呢?”懒蛋博士敲着脑门。以往碰到难题,只要敲敲脑门就灵,今天也不例外。冬冬冬连敲三下,懒蛋博士的主意出来了:“我弄出一个万能发明机,让它代替我满足人们的…  相似文献   

7.
案例:“山鹰”起飞了灯下偶读一张泛黄的旧报纸,当我读了《教师的激励托起一轮太阳》一文后,感触万千。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它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作文,高三(6)班学生刘勇走到我面前,脸上带着不安的神色小声对我说:“杨老师,请您帮我看一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我。“呵,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他低着头,没有吱声。“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一边接过诗稿,一边唠叨着。“赵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这是什么意思?”“说我期…  相似文献   

8.
阳萍 《四川教育》2005,(12):44-44
我班的元旦联欢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这时,德育处的老师来通知,联欢会必须在5:30前结束。我一看时间已经5:20了。便及时提醒了主持人。主持人宣布了联欢会结束之后,同学们便开始清扫教室。“糟了,阳老师,林然的节目还没演。”主持人跑过来对我说,“林然一直在教室外等着,我一急就把他的节目忘了。我走出教室才看见他,给他道歉,他说没什么,但他肯定生气了。”我急忙追出去,林然已经走了,便建议主持人晚上给林然打个电活。  相似文献   

9.
(一) 离上课还有五六分钟。 “咱们进行背古诗比赛吧。”我提议。 一听有比赛,孩子们一下子振奋了,精神了。 “怎么个比法呢?咱们分成两大组,来个古诗对抗赛。” 对抗赛把气氛弄得红红火火的。我说:“听你们背古诗,老师也痒痒的,让我也来露一手如何?” “行!” “《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抑扬顿挫的诵读,使得孩子们的掌声不断。 我投影出古诗,请孩子们朗读后猜猜这首诗中的“一绝”是哪样可吃的东西。聪明的孩子们一下就说:“荔枝,荔枝!” 我趁机板书了“荔枝”…  相似文献   

10.
正当大家拿不出主意的时候,猴子从树上跳了下来,说:“小狼王出题考咱们,咱们难道不会出道题考考他。”“啊!这个主意非常好!”小熊两只熊掌用力一拍说:“猴子,出道题考考这贪婪的小狼王吧!”“我出道老山羊分桃的题目给他做!”猴子眨了眨眼睛说:“老山羊给三群猴子分桃子,如果只分给第一群,每只猴子可得12个桃;如果只分给第二群,每只猴子可得15个桃;如果只分给第三群,每只猴子可得20个桃。那么把桃同时分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猴子可得多少个桃”?“老山羊分桃,好题目!我把这道题写在纸上贴出去。”小熊忙着找纸又…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书中说,“诗无达诂,诗不可解”。意思是说,诗不能分析,诗一分析,那种内在的韵味就荡然无存了。洪春幸的这堂课,引领了一条古诗教学的路一诵读。洪老师从题目开始读,把诗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而且他自己先范读,这条主线抓得非常好。洪老师处理诵读也非常有章法:第一层次,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进入诗的意象。第二层次,读出诗情,如将“自然之酒”提升到了“精神之酒”。第三层次,读出诗境,让孩子们充分想象李白之思,这样的学习才充满诗情画意。当然,对李白这首诗,我建议教师应准确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另外,洪老师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是想建立送别组诗,加以整合,加以提升,但课堂结尾还单薄了一点。  相似文献   

12.
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昀(晓岚),人称他“于书无所不通”又是一位著名诗人,但我以为他还是一位真正的名师。《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记载,他路过古北口时,偶见旅壁一诗,剥落过半,仅有“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二句。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自己的门生朱子颖的诗句。不久他出督闽学,在严江舟中赋诗曰:“山色空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望,处处随人欲上船。”有一次他与朱子颖相遇,说:“别人说我这首诗写得好.其实这首诗是从你‘万山青到马蹄前’这一句脱胎而出的。别人说是青出于蓝,今日我这成…  相似文献   

13.
那几年,逢年过节时兴寄贺卡,我也买了若干张,寄给一些熟识的朋友。面对光洁美观的贺卡,总觉得写几句祝福一类的套话,千篇一律,收贺卡的人读着不新鲜,寄贺卡的人也会感到陈旧。于是,我决定因人而异,写些小诗寄给朋友,我称之为“贺卡诗”,这是我杜撰的一种“诗体”。下面择几首“贺卡诗”,略加说明,一则表达我与文友的情谊,一则也是对往日时光的怀念。赠圣野(1991-12-25)一个小娃娃摔了一跤,老爷爷扶他起来,连连说:“别哭啊!别哭啊!”一个老爷爷也摔了一跤,小娃娃也扶他起来,连连说:“别哭啊!别哭啊!”他…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学习》2009,(12):39-39
寝室里突然出现一些蚂蚁,而且来势凶猛。一人突喊:“好可怕!好可怕!我的吵糖都生蚂蚁了!”“那你把它封紧一点。”同寝姐妹出主意。隔天,那人又喊:“好可怕!好可怕!蚂蚁好厉害!昨天把我吵糖放到柜子上了。那么高,蚂蚁是怎么看到的?”  相似文献   

15.
听、说、读、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它们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听”是“说”的前提,是“说”的基础:“说”又是“读”的必要准备阶段:“写”则是听说读能力的语言概括,是听说读综合能力的再现。但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尤为突出的是忽略“说”与“写”的训练。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有意识的将“说”与“写”结合起来,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学完《口技》这一课,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口技节目,每组推荐2—3人,上台表演口技,这样就有模仿火车进站的、有模仿孩子撒娇的,还有国…  相似文献   

16.
重点点击】“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解决方案】母亲兴奋地嚷着“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父亲的评价是这首诗糟糕透了”,我听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几年后,我再看这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难点提示】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是否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解决方案】母亲的赞扬…  相似文献   

17.
妈妈说:压岁钱要花得有意义! 过年时,亲朋好友走动,总会给孩子一些压岁钱,积少成多,孩子就有了一笔不少的“收入”,少说也有一丽千吧,这些钱孩子收着,不露声色。我总以为,他会像小时候那样,主动交给我,然后说:“妈妈,我要用钱的时候,你可要给我啊!”哪知,他今年主意大了,一点没有让我“保管”钱财的意思。我不免有担心,常常说孩子花惯了钱是收不住手的,也常说孩子花钱是不经大脑思考的,我就想引导他把钱花到正经的事上来。  相似文献   

18.
印象     
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儿,长圆形的脸,不胖也不瘦,人很有精神。戴着一副眼镜,经常用右手把眼镜往鼻子上边推推。穿着红滑雪服、黑裤子,好像穿着黑皮鞋,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曲老师。那是一个飘雪的早晨。我不知道她是老师。心想:这个阿姨怎么也坐学生班车呢?可能是被老师叫去的家长吧!我问了一声:“阿姨好!”她笑着说:“你好!”然后把我叫到她旁边的位子坐下,开始和我聊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位大姐姐上车了,对她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声:“曲老师好!”这时我才知道她是老师。我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声:“老师好!”就低下头不再说什…  相似文献   

19.
几何课上,老师把我从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叫醒,问:“和相交线对立的是什么线?”同桌提醒我:“平……平……”我如获珍宝地说:“苹果线!”语文课上,老师领我们读:“清晨的阳光一点也不耀眼。”我们跟着读:“清晨的阳光一点也不要脸!”英语课上,老师教了我们apple这个单词,老师说:“跟我读--苹果!”我们大声的读:“--苹--果--!!”生物课上,老师告诉我们水绵是自养植物,老师问:“还有什么是自养的?”我答:“人!”地理课上,老师提问睡梦中的我:“北在哪里?”我答:“在我头顶上啊,不是上北下南吗?”历史课上…  相似文献   

20.
明天孩子们该学第四课———《乡下孩子》。课文是一首儿童诗,不长,只有十六行,四节。字列匀称的诗行配衬着色彩鲜艳的画面,首先就爽人眼目。真是一首可爱的小诗!再一翻教参,忍不住多读了两遍这几句“本诗语言洗练而有意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真好”!如果让心灵纯洁如天使的孩子学了这篇课文,也能发自内心有这个感受,那可“真”是“好”!我认真思索起来……第二天清晨,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能让他们不失望吗?”心里隐隐的惴惴不安。“《乡下孩子》是我们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