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酷评是当下十分流行的一种以吸引眼球和商业炒作为主要目的的文化艺术批评方式。以新世纪“酷评”代表作《十美女作家批判书》为例,阐释“美女写作”的社会背景与文学特征,从语言特点,叙事策略,出版目的等方面系统分析“酷评”这种批评方式,并对当前文学的严肃批评之路提出了质疑与期许。  相似文献   

2.
李建军是新世纪涌现出来的颇有锐气青年文学批评家,他的批判精神的资源来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原则及其鲁迅的批判精神。他的批评风格是真诚的,也是深刻尖锐的,他有着强烈的人文意识。他对于当下中国文坛的贡献在于不留情面地批评了被商品经济所扭曲了的所谓名家作品。指出了这些大名鼎鼎作家和批评家的“消极写作”和“流氓批评学”的消极性和腐朽性,揭露了我国当前文学的真相和精神病象。  相似文献   

3.
李建军是新世纪涌现出来的颇有锐气青年文学批评家,他的批判精神的资源来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原则及其鲁迅的批判精神。他的批评风格是真诚的,也是深刻尖锐的,他有着强烈的人文意识。他对于当下中国文坛的贡献在于不留情面地批评了被商品经济所扭曲了的所谓名家作品。指出了这些大名鼎鼎作家和批评家的“消极写作”和“流氓批评学”的消极性和腐朽性,揭露了我国当前文学的真相和精神病象。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文学的基本走向是媒介化。媒介化不仅推动着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型,也推动着新世纪文学消费方式的转型。新世纪文学消费方式的转型有四种形态:一是从“直接消费”向“间接消费”的变更;二是从“阅读消费”向“观看消费”的变迁;三是从“个性消费”向“类型消费”的变换;四是从“作品消费”向“符号消费”的变调。  相似文献   

5.
自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新世纪文学的研究渐已成为我国当前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新世纪文学在时间向度上的“生长性”、在空间拓展上的盛大性和自主性两个方面切入,从理论维度与实践层面予以研究,认为新世纪文学仍然是一种发展态势中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中的文学与过去时期的文学,在发展形态上的最大不同,是在创作与批评的主线之外,又以论争纷出,事件频仍的方式,添加了诸多让入眼花缭乱的副线。如果说,80年代的文学演进是以政治浪潮为主导,90年代的文学演进是以经济浪潮为主导的话,那么,新世纪文学则是包含了政治,也包含了经济,还包含了以前所没有的媒介、网络、信息等多向主因的合力推导的文学演进。经由80年代、90年代的不断演进与剧烈变异,新世纪文学已经逐步呈现出一种“三分天下”的新的格局,即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繁盛性”、“新异性”与“外延性”。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学现状,我们都需要在导向、观念、批评与教育等几个方面,作出切实的调整与有效的增强,以便适应新的情况,应对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F0002-F0002,F0003,F0004
2010年11月27至12月2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海口燕泰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地的国内外专家学者300多人参加了会议,43人大会发言,120余人小组发言,围绕“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这一大会主题,就“新时期文学的经典化与当代性”、  相似文献   

8.
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化社会的文学呈现出与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文学十分相似的“泛文学”现象,这种“回归”的背后隐藏着实质性差异。通过当下“泛文学”与古代“大文学”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认当代汉语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士兵 《文教资料》2012,(7):23-24,26
文学与社会现实是紧密联系的,文学作品必须反映社会现实才能实现自身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当下最具活力的文学样式,新世纪中短篇乡土小说就从苦难、权力和城乡关系三个方面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强有力的书写。  相似文献   

10.
白烨在《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新世纪文坛的主要问题,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创作”问题,而是文艺创作的环境氛围发生了巨大演变,文艺领域本身出现了新异的变动:如文坛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异。置身于当下文坛,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文坛在变大,文学在变小。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报告文学开始出现“转身”与“正本”的迹象,以图在“报告”和“文学”的综合辩证运动中回到报告文学自身。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十堰籍女作家金虹以超人的勇气和耐力,走进武当,涉身仙山,潜心修行,创作出题材独特、义理深丰、表达精细的长篇报告文学《从红尘到仙山》,为当下报告文学写作别添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世纪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的转向问题是事关文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张丽军的《谔谔之声》抓住了新世纪中国社会底屡问题日益凸显的社会背景,通过文学史料梳理,指出新世纪文学应关注社会底层问题,应对当下边缘人物和被现代化进程遮蔽的世界重新进行审美想象和审美阐释,并在承接中国新文学传统、重拾新文学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美学原则建构,以此使新世纪文学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实现突围。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本专栏特约主持人夏康达(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宋炳辉教授是我的忘年交,《开放的经典教育与新世纪文学生态》是我约他写的命题作文。上期专栏施战军教授的文章提出了“新世纪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这个极具挑战色彩又富于现实意义的论题后,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非主流文学将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话题。因为,非主流文学是整个古代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主流文学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共同构成了古代文学之“全景”。但是,在20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格局中,非主流文学所占的份额太少。对它研究的疏漏,不应在新世纪继续延续。非主流文学有多层次内涵,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研究非主流文学对于全面把握古代文学之价值、解决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及弥合“话语文学史”与“文学实况史”之差距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制度问题是新世纪中国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却尚未获得戏剧学界的足够重视。经由1949年至1979年先后召开的四次“文代会”,逐渐完成了以“剧协”为中心的戏剧组织制度建构工作。选举制度、运营管理制度、批评制度分别是“剧协”组织制度的基础、关键与核心。区别于纸?上“剧协”组织制度的完善成熟,实际工作过程中制度的落实则遭遇了诸多挑战,双方经过冲突对抗,最终实现了调和整一。在强调“文化治理”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重审“剧协”组织制度由初创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能够为当下戏剧组织的发展完善提供诸多可堪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粤港澳文学中的海洋族群书写依托疍家独特的人文现象及其活动场景展开。这类作品由船出发,立足多重视角还原海上“在场”氛围,围绕独特的“船家”空间体验延伸海洋情感,聚焦“别船上岸”场景联动海洋身份追问,塑造出“族群式的”典型海洋人物形象,彰显出粤港澳海洋文化的传统魅力及丰厚底蕴,展示出立足现实的多元思考,为当下提供了区域文学书写、海洋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新红颜”的命名到《新红颜写作诗歌档案》、《新红颜集》的出版,关于“新红颜写作”的讨论一时成为了诗坛上的热门话题.可以说,“新红颜写作”的命名与推广在某种意义上为探究当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女性诗歌创作的演变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新红颜写作”这一诗学概念的提出与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当下新诗诗学命名的多样性与复杂化.不管这一诗学命名是否得当,是否具有相应的合理性与诗学价值,其对于当代女性诗歌作品的经典化以及女性诗歌在当下多元文化主导下的文学语境中的传播与传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文学”至少有六种含义,即人们至少可以在六种意义上使用它;在其中任何一种意义上,与“世界文学”相对的概念都不是“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真正含义是具有特定民族独特精神性格的文学。但在中国,“民族文学”常常被视为一种与普遍性文学相对的特殊文学(如,与汉民族文学相对的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学才是“民族文学”),这是错误的。长期以来被广泛引用和宣讲的“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也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这句格言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创作中 ,既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 ,也有主张文学服务社会关注人生的作家 ,同样 ,在文学研究领域 ,既有就文学论文学的专家 ,也有于文学批评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学者——谭邦和兄就属于后一种学人。在“漫游”逝去的古典文学星空”之际 ,他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通过文学研究 ,来更好地保护我们“精神世界”的“生态平衡”,更深刻地反思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和正在经历的当下的“人生”。这一文学研究的目的决定了他文学批评的切入角度 :“在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研究文学”。书名《在文学与文化之间》(湖北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心雕龙》虽不是一部文学史巨著,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史思想。它包括以“文原于道”为核心的文学起源论;以“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等为核心的文学发展论;以从史学到文学、从“博观”到“见异”和“唯务折衷”等构成的文学史方法论;以“六义”作为文学史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这一系列系统而独到的观点对新世纪的文学史学学科建设仍具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