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能力的高低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否成功交际,避免语用失误的关键.语用失误现象在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阐述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举例展现了语用失误的表现形式,最后提出了提高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着这种现象,但二者之间不一样。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而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及学习者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并探讨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旅游英语口语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现象,指出了旅游英语教学中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教学对策,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并容易导致交际障碍和失败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障碍和失败的原因,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出如何在视听说和读写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语用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进一步理解本国语和目的语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作者针对某高校英语学习者进行了一次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者虽然学习英语已有十几年,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其语用能力相当弱,语用失误时有发生.本文分析讨论了被调查者出现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并以作者的实践做法为例提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师的重视。语用失误大体上可以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与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matic failure两种。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这就是所谓的社交语用失误。本文主要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1、引言 随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这门学科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深远影响以及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某个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运用是有很大差异的。一种文化普遍认可或认为是具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摒弃;一种文化认为是文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所以研究某种特定的言语行为也就变得极为重要。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跨文化、跨语  相似文献   

8.
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套能体现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培养并重的好教材是提高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有效保证。本文通过对语用能力培养的理据的论述,建议在英语教材中纳入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用英语得体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增长,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下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跨文化交流正在逐步成为社会交流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将在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探讨学生语用失误的具体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阐释了语用失误的概念界定,分析了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指出文化差异,包括主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亚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语用失误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结合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体育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体力活动,勤劳的定义和现实意义,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轻视体力活动、青睐娱乐性轻体育内容的现象;体育教育有利于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勤劳教育和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新老两代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维摄影解析和运动学的方法,对我国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李梅菊等在2003年石家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的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前国手李梅素、黄志红和隋新梅进行了对比,发现我国新老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推铅球最后用力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投掷技术原理来讲, 器械飞行的远度主要取决于出手初速度, 而最后用力阶段是其获得速度的主要来源。为适应现代推铅球技术的发展, 文章扼要地提出最后用力开始的时机, 分析影响最后用力效果的因素, 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最后用力效果的途径, 对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在技术和理论方面做点滴补充。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 ,测定了 2 1名高校优秀女子手球及足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 (VO2 max)、无氧阈 (AT)及无氧阈时主观感觉 (RPE- AT)。结果表明女子大学生手球与足球运动员相比 ,虽然运动项目不同 ,但是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及其时的主观感觉却无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影响大学生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及无氧阈时主观感觉 ,同时这些指标可作为评定高校优秀女子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体育系 (PED)、生物系 (BD)女生的 V O2 max、VT(% V O2 max)及亚极量恒负荷运动前后的心率(HR)、血乳酸 (Bla)、主观体力负荷评估表 (RPE)。结果认为 :1)体育系女生 V O2 max、VT(% V O2 max)较高 ,提示其体能水平即有氧工作能力明显高于一般女大学生。 2 )体育系女生静息及亚极量负荷运动时的 HR、运动后的 BL a及 RPE明显低于生物系女生。说明在相同的相对负荷应激下 ,有氧工作能力较高者生理反应较小 ,无氧供能比重较低 ,疲劳出现较迟  相似文献   

16.
不同投掷项目最后用力阶段右腿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我国部份男子铅球、标枪、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腿技术特征进行了运动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项目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腿工作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首届武术短兵表演赛的技术运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动作单一化严重、缺乏项目特色;动作技术含量不高、规范性不强;攻守体系严重失衡、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是阻碍当前武术短兵运动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官方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激励政策和项目自身缺乏吸引力,是造成短兵运动不能走向竞技舞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和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对巩立娇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技术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巩立姣左脚着地时,左腿向抵趾板方向摆动下插积极,左腿几乎伸直,左肩远离抵趾板,形成了良好的侧满弓姿势,但躯干扭转不够充分,左肩内扣控制的不太理想,左腿肌群退让性工作和由退让转为克制性工作能力比较薄弱。(2)最后用力加速准备阶段。右腿运动形式主要是以小腿发力侧蹬、踝关节蹬伸为主并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运动。该阶段巩立姣两脚站位相对较宽。肩的转动快于髋,肩髋扭转动作保持的不好。(3)最后用力加速阶段铅球速度有两次陡增,但第二次球速增加与右肩再次发力有关。(4)加速阶段,巩立姣铅球位移的距离和所用时间均短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和我国第一代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技术,采用了高速摄影机与影片分析,对车荣祥等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过程中,身体水平速度和器械(标枪)速度、身体躯干角度的变量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凤凰台》是诗人杜甫用生命写成的伟大诗篇。这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力作 ,通篇表现着杜甫一贯的仁者形象和伤时忧国期盼中兴的情结 ,具有纪行与抒情相结合的特殊意义。其诗从逻辑结构、意象运用及诗中的情感表现、自我形象几方面揭示出“凤凰台”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