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特网对美国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引言因特网是美国图书馆发送和查阅信息的最具影响力和最激动人心的趋势。因特网已完全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因为现在获得信息资源要比物理上得到它们快捷有效得多。因特网对信息的传递比人或物的移动便宜很多。例如,一个图书馆订阅一个在线数据库的费用要比订阅包含相同内容的书籍的费用低得多。你不能再把图书馆仅仅看作是一个“地方”。传统图书馆中书籍包含的大部分信息现在都在线于网络空间里,并且随时能到达用户所在的任何地方。当你想到一个图书馆时,你想到的是什么卡片目录一幢建筑物今天美国的图书馆,你更有可能看…  相似文献   

2.
MySpace的风光     
关注外国网站的人可能留意到一个英文词——MySpace,最近出现在媒体上的频率成几何级增长,描述它文章的标题也越来越醒目,譬如:《MySPace是增长最快的十大网络品牌》、《MYSPace突破1亿个帐号》、《ySpace:默多克的新天空》等等,它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炙手可热?它会不会真的成为新闻集团的摇钱树?MySpace究竟为互联网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角度运用广泛,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也已不少。本文所要做的,是就新闻角度由什么构成和它的基本功能,做一点理论探讨。 现在讲新闻角度,较多的说法是“侧面”。有的新闻学辞书也把新闻角度表述为“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侧面”。这种情况姑谓之侧面论。侧面论的一个突出不足,是只讲到了事物的横向联系,而忽略了纵向联系。因为这样,就不能说明仰角度、俯角度等问题。侧面论也不能说明角度的“度”即角度的大与小,因为一个侧面并不必然比另一个侧面大或小。 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是什么?《新闻学大辞典》将新闻角度表…  相似文献   

4.
新闻连线节目的理念和制作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连线节目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我们的新闻栏目中,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电视的技术优势而深受观众喜爱。那么,什么是新闻连线节目?它的制作理念是什么?在制作新闻连线节目中应该注意什么?本文通过分析几个实例来探讨这些问题。一新闻连线节目是指运用先进的视音频技术,让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相关人员连在一起,就同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展开叙述或者讨论和评述的节目。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由白岩松和分布在各比赛场的记者进行连线对话,那时候还没有连线这样明确的概念,但是它一出现就显示出很…  相似文献   

5.
本文标题的产生,在我脑子里“策划”了有些时日了。平时阅读本报和其他报纸,当加以对照比较时,脑海里不时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报纸办得好,有的就不如人意呢?为什么有的重大宣传战役打得很漂亮,有的就不能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武器”或者有什么规律可以探寻吗?毋庸置疑,“秘密武器”或者规律自然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新闻宣传的整体策划。现在,关注新闻策划的人多起来了,这是可喜的。新闻策划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理应包括着若干子概念小概念。如果把新闻策划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它还有若干分支,比…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及时地予以报道,这是新闻报道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不是所有题材的新闻报道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就告知给受众呢?这样做是不是都可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呢?换句话说,是不是抢先报道就一定比压后报道的效果好呢?在新闻采编中,如何把握抢先与压后?这里,我们首先有必要搞清有关新闻价值的几个问题。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固有的某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价值观应当是记者判断事实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事实能够成为新闻,要看它是否具有以下因素: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动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  相似文献   

7.
程前 《军事记者》2001,(11):23-23
网络媒体不仅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新的舞台,而且给新闻摄影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冲击,这不禁使人思考,怎样才算一个“E时代”的摄影记者? 1、研究网民的视觉需求,拍摄适合网络媒体播发的新闻图片。2、向“市场”型记者转变。在讲求“点击率”的“E时代”,因特网将摄影记者推向了市场,摄影记者如果不动脑筋认真研究市场需求,不下大力气提高图片质量,最终会被市场淘汰。3、熟练掌握数码设备与因特网知识。4、利用因特网发现新闻线索。因特网新闻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给摄影记者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新闻源。5、使用个人主页展示作品,…  相似文献   

8.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6,(12):18-21
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走在前面的有两个巨人,一是综合性商业门户网站,二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经营上,地方新闻网站无法与商业网站抗争;在新闻上,无法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竞争。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网站的影响力,都无法与前面这两大梯队的网站相提并论,由此也成了地方新闻网站一块抹不去的“心病”: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地方新闻网站的社会公信力、市场影响力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但如果我们问一句: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民生新闻的操作们恐怕很难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因为不少人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拿它当做一个新招牌引人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10日,全球传媒办以一场“超豪华联烟”拉开了网络世界的序幕:代表新型媒体的全球最大的网络提供商-美国在线公司以1640亿美元的天价决定“迎娶”世界上最大的媒介巨头-时代华纳公司,组成“世界上第一家面向因特网世纪的完全一体化的媒体与传播公司”。一个市值达3500亿美元的传媒的“泰坦尼克号”由此横空出世,那么,它对世界新闻传播有什么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传媒有哪些警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专业在校生约10万人以上,而大多数新闻单位表示,一般的采编人员已经饱和,需要的是一来就能胜任工作的高质量人才:需要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需要除新闻专业知识外还需掌握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等。面对近乎苛刻的市场需求,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中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2.
因特网风靡全球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因特网是什么?它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仍是人们注视而没有得到很好解答的问题。 有人说,因特网是技术。的确,因特网的传输速率、连接方式、运行环境都涉及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但电子商务和远程教育似乎都不完全属技术范围。有人说,因特网是媒体。诚然,电子邮件、聊天室。新闻组、Web网页都在完成传统媒体通常做的信息传播任务。但媒体有把关人,因特网没有。网上的信息是真正的海量,用户必须自己从海量信息中去寻找线索。网上的每一个用户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又可以是信息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伦理学的界定新闻伦理学是我国新闻理论界和伦理学界早已认可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边缘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新闻伦理学已被学术界认可,无论伦理学界还是新闻界都认为,新闻伦理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广大的新闻从业人员对此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但是,什么是新闻伦理学?人们对它的界定却不尽相同。许多人一说到新闻伦理学.马上想到的是新闻职业道德。固然,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伦理学的重要内容、核心部分,但并非是新闻伦理学的全部内涵。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学简明词典》里,称新闻伦理学是…  相似文献   

14.
地方性是驻地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基础,把握全局性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根本。报道失去地方性,就会使新闻失去特色;报道不合全局性,就会使新闻失去灵魂。做到新闻的地方性与全局性的统一,是驻地记者时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何做到报道既具有地方性,突出地方特色,又使报道具有全局性,符合时代大背景?这就需要记者在充分把握全局性的同时,唱好本地新闻戏。要唱好本地新闻戏,记者首先要了解地方特色。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市情县情,特色就是与众不同。俗话说:“十里不同川,百里不同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有的…  相似文献   

15.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行行业业也有它的职业精神。唯此事业才会辉煌,人生才会壮丽。那么.新闻人的职业精神是什么?它锻造出的一代代新闻人又是怎样完成使命的?它将对后来者有多大的启迪和影响?本期新栏目《难忘的采访》将向我们的读者展开新闻史的画卷,一位位在新闻长河中搏击的勇士,用他们的亲身经历,通过一次难忘的采访。通过一个采访中引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活动,主要由记者和通讯员的采访和写作构成。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这里,我们不妨还追问一下:就采访本身来说,它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基础和前提呢?如果需要,它的基础和前提又是什么呢?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和通讯员发现与鉴别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新闻嗅觉、新闻鼻或新闻眼。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真知还须自躬行。”回顾几年前我对大邑原始森林(即西岭雪山)的那次采访活动,不但加深了对新闻敏感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对新闻敏感的内涵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现在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谈谈以下几点:一、预见性…  相似文献   

17.
阚洪欣 《青年记者》2007,(12):30-31
什么是好新闻?如何选择新闻素材?衡量这两个问题的标准确实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就是新闻的人文价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一切新闻都是关于“人”的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意识与人文关怀,让新闻主动去注重人、贴近人、关心人,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应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名记者越多,新闻精品就越多;新闻精品多了,新闻传媒对社会的辐射力、影响力、渗透力就会越强,新闻事业就能更好地完成它所承载的任务。完全可以说,我们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名记者成长的舆论氛围。但是,有一个问题似乎论及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即:什么样的记者能称其为名记者?名记者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一)笔者愚见,对名记者,必须有一个客观标准。我们知道,所谓“名记者”,其实是社会对一个记者工作成就和…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张在“读图时代”问世的新生报纸,三峡商报如何实施“两翼齐飞、图文并茂”的谋略?选择何种图片激活版面?用什么图片开发读者注意力?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践告诉我们,要把新闻图片运用好,关键在于会不会“读图”。摄影记者会“读图”,就能抓拍到新闻含量大、冲击力强的图片;编辑、主编会“读图”,就能充分发现或挖掘新闻图片的含金量,在版面上为它安排一个最佳位置;社长、总编辑会“读图”,就能在整个报社营造一个高度重视和科学运用新闻图片的良好氛围。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在运用新闻图片上逐步深化了…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份,我应邀参加了《新闻矿工报》社召开的全局骨干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在会议正式召开之前.报社先对我们参加会议的56名通讯员进行了新闻基础知识的简单测试。试卷一发到手,大伙都有些茫然。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消息?其写作特点是什么?诸如此类的简单问题,要准确地写出它的概念来,都感到并不那么轻松。这么简单的问题,对于我们这批骨干通讯员来说,应当说并不陌生。有位老通讯员,发了400余篇稿子.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级大报上也见过稿。他竟然也无法准确地写出这些常识性的新闻概念。还有的说,新闻知识学得再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