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言明 《学语文》2003,(1):25-25,5
《简笔和繁笔》的命意,作者自己说:“如段末所示,在于‘提倡简练为文’。”但纵观全文思路,分析其内部应有逻辑,有值得商榷的必要。这篇文章的首段,它分为三个层次。开头先提出论点,而后从道理及事实两个方面概括分析。先看开头,文章写道:“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这里,前两句先肯定  相似文献   

2.
历来,论及文章作法,“简练”几乎是必谈的话题,谁也不会反对提倡“简笔”。至于“繁笔”,却可以说实在是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还存在着某种视“繁笔”为“繁冗”的误解。《简笔和繁笔》的作者独辟蹊径,以文章繁简的辩证关系为基点,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文章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而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妙处”的见解,这就使人读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对这样一篇颇有新意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自当引导学生在理解“简练”有别于“寡淡”的基础上,着重领悟不忌“繁笔”忌“繁冗”的道理。作者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这篇文章的第一段话,就写得“言简意赅”,成为全篇的灵魂。要教好《简笔和繁笔》,不妨先让学生精读此段,由学生通过研读,梳理层次,明乎繁简之理,抓住  相似文献   

3.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10):32-33
主持人龙吟:何谓繁?何谓简?优秀的古典诗章如何善用繁简之道?诗法指津所谓"繁",就是用笔多,写得细致、具体;所谓"简",就是用笔少,写得简约、概括。繁与简的辩证艺术运用到古典诗词的写作中,表现为该繁处用墨如泼,精雕细刻;该简处惜墨如金,点到即止。古典诗词的写作,当繁则繁,当简则简,  相似文献   

4.
这篇课文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文章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1——5段是详写部分,点明中心,分析论证,提出解决的办法。第一自然段首先肯定是历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反对繁冗拖杳,这是诚然不错的。接着用“然而”一转,响亮提出“文章  相似文献   

5.
最近教《简笔与繁笔》,很受启发。文章指出:“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文学大师们之所以高明,是因为他们能使“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宣,各尽其妙”。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针对讲课的多而杂,提倡“少而精”,是非常必要的。海阔天空,泛泛而谈,确是教学中的大忌;要言不烦,言简意赅,则是值得提倡的。这些,大概是没有争议的了。现在的问题是,有的人在“少”和“精”之间,“多”和“杂”之间划上了等号。你多讲几  相似文献   

6.
电子文本的繁简转换是信息时代处理文本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繁简转换的电子工具和软件系统,但繁简转换的错误率仍然很高。本文封闭了170万字的新闻语料,150万字的文学语料。选取现代汉语常用字中的117组繁简一对多的字(简=繁1、繁2……)组进行统计,运用微软Word2003繁简转换功能进行转换,从中测查简繁转换的错误,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繁简转换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写作区材料的提供: 在日常观察中我发现,幼儿较喜欢用便签纸和带格子的纸进行"写作",有的幼儿在格子纸上一个格子写一个"字",把一页纸写得满满的,有时还将他们的作品送给其他小朋友.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文字已有探究的兴趣及知道"格子"是用于写字的,他所写的就是"字",可以给大家看.所以在写作区我不仅提供了大小各种白纸,我还提供了各种便签纸、格子纸、各种电话本、日记本及一些已印过一面的纸给幼儿,幼儿在使用已印刷过一面的纸时,有时还会描写纸上的字,这对发展幼儿的书写兴趣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有一些人主张在汉字的学习和使用上要“识繁写简”(繁,即繁体字;简,指简化字),以适应“和平统一祖国”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的“需要”。有人进而提出要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附上繁简字对照表,并说“识繁写简”的主张提出后“颇得国内一般知识分子所赞同”。事实果真如此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北京、武汉的数十家单位、学校,结合调研下发了问卷。在武汉,我们还专门召开了教育系统座谈会,座谈中也就“识繁写简”主张的可行性直接听取中、小学教师的意见。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识繁写简”实属不可取、不可行之议。中小学学生没必要另学繁体字,更无必要在教材中附上繁简字对照表。出席座谈会的武汉铁路分局教委的一位教研员反映: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现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课本的基础训练部分,近来已  相似文献   

9.
文章的简与繁,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或简,或繁,都要视其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定。即人们常说的“常止于不可不止”和“常行于所当行。”若看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创作,惜墨如金的简笔与用墨如泼的繁笔是不乏其例的。先说“简”吧,鲁迅先生就曾说过:“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要力求简洁精炼,做到言简意赅,语约情深。《水浒传》中写山神庙的风雪一段,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蕴含了多少意思,真是“境界全出”。难怪鲁迅先生赞之为“神韵”之笔。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0.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引导学生披文入境,才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感情体验。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是这样作的:一、品析词语,体会感情这篇散文,文字质朴,情真味浓。繁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具体字、词的品味,领悟文章感情。  相似文献   

11.
说话、写文章讲求简炼.尽量用少量的词句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即惜墨如金,言简意赅.所谓简,并非随意减少,缩略词语.孔子说:“辞,达而已矣。”顾炎武说:“词主乎达,不论其繁简。”陈望道也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这就是说,说话,写文章,关键在于表达清楚,阐述明白,离开这一点,“简”就成了”苟简。”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主在西瓜棚外边挂起一个招牌,上边写着:“此处有好西瓜出售”.几位秀才看了嫌太罗嗦.甲说应去掉“此处”,乙说“有”字没用,丙说“好”字多余,丁说应划去”出售”,改来改去,招牌.上就剩下“西瓜”二字了、这样虽然是简了,可是“简”得连要表达的意思都失去了。  相似文献   

12.
陈健 《语文天地》2012,(4):11-12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应多讲还是少讲?对这个问题,人们往往莫衷一是。一提到"多讲",有人认为就是"满堂灌",有悖"新课标",其实不然。如同文学大师写文章有时"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一样,教师讲授有时也须使用"繁笔"。如教学《小石潭记》时,怎样理解作者触景生情,乐中隐悲?这就需要了解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而遭  相似文献   

13.
繁·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阳春三月,繁花似锦;清秋之木,去繁就简。写文章,用繁笔穷形尽相,酣畅淋漓;用简笔言简意赅,以少胜多。人际交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是为“繁”,“君子之交淡如水”则为“简”。可见,自然和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有“繁”“简”之分。请以“繁·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谈两者关系,也可以只谈一  相似文献   

14.
新出楚简中的"性"字都写作"眚",而"情"字则有时写作"青",有时写作上"青"下"心"的结构.结合传世文献进行考察,可知先秦"性"、"情"二字的特殊形体是反映了当时"性"、"情"概念的不同内涵的,而且这些内涵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先秦"性"、"情"概念内涵的演变及文字形体的选择与当时整个哲学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做人的境界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娇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这是她向往的一种生活,多么幸福惬意!但从文中的一个"半"字,便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知道生活给予我们的,不可能是"全部",所以,我只  相似文献   

16.
"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秋雨话凉"的一个场景,作者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类型一】"内化积淀,展示底蕴"文化类作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梨从树上掉下,一个人正好路过树下,梨正"砸"在此人头上,于是,这个人突发奇想:要是这梨长在地里……  相似文献   

18.
二、漫画略赏 欣赏这幅漫画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漫画造型。画家有意画了一个卷筒,卷筒上布满方框文字。画卷简意在形象地表明“某些文章”重复、雷同的面目。二是解说文字。单是卷筒形象还不足以说明雷同文章的特点,作者所加的“去年和今年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上篇和下篇一样,看与不看一样”这几句解说,有画龙点睛之妙;尤其是“看与不看一样”表明了作者对“某  相似文献   

19.
"数"和"形"是小学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对于偏重于形象思维的学生而言,数有时"不可言传",如果没有得当的方法,使数跨越到形,学生将陷入数难"言"的窘境.我以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教材为载体,结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小学生由数跨越到形做一些尝试性探索. 一、言繁画简,"代言"直观 数学问题是抽象的,有的语言还是"繁"的,因此,我们可以请"画"来"代言",用直观使其"繁"画为"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人们对《鸿门宴》一文中沛公"与樊哙……步走"的不同理解,从考证"与"字入手,探讨对这段文字的正确解读.认为:文中的"与"字,既不是连词,也不是名词或介词,而是一个含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其词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让"或"使".因此,这段文字既不能解读为沛公"和樊哙……徒步逃跑",也不能解读为沛公"党与樊哙……徒步逃跑",而应当解读为沛公"让樊哙……跑步跟随".只有这样解读,才符合文章的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