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春红 《天津教育》2022,(16):59-60
<正>一、引言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就数学学科而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核心价值是国家昌盛、社会发展的精神文明核心,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不仅要教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而且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我校推出《“双核”培养视域下普通高中单元教学标准实践研究》课题,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置于“双核”视域下的育人实践中去观照,建设各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培养体系,探究适合学生发展的深度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主基调。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双减”背景下,发挥好学科育人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无疑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魏山 《天津教育》2023,(22):44-45
<正>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然而,核心素养的内容非常广泛。就物理核心素养而言,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包含多项内容。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二、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聂妤 《贵州教育》2022,(9):44-46
<正>音乐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要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要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进一步解读和具体化,是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统一整合,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素养,最终形成面向未来,伴其一生的核心的、关键的素养。  相似文献   

5.
HPS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基于HPS教育理念,借助“历史线”“活动线”“知识线”“应用线”4条途径进行教学,通过学习生物学发展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体验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并最终认识科学本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时下的高频词,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它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主题而展开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科学性、时代性为基本培养准则。在这些基本准则里,最重要的人文底蕴素养中包含审美情趣的主要表现,可以用艺术表达和创意表...  相似文献   

7.
借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已成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尽管如此,对其本质的追问依然不足。必须认识到,从整体发展和终身发展角度而言,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关于教育目标的重新理解,是把握教育目标的一种方式。建议采用分层结构来诠释"核心素养",在维护人的终身发展和完整发展方面,可以实现从教育理想到教育实践的贯通。  相似文献   

8.
彭莹 《教师》2010,(1):59-6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炙手可热的话题与课题,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环境,获得终身发展的关键性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教育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顺应社会教育改革发展与进步的需要。本文总结了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育应用中的思路,并探究在其基础上的数学课堂构建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健全人格”,从属于六大核心素养的“健康生活”板块。“健全人格”可以帮助个体完成学业,满足升学、就业、融入主流社会,以及各生活领域的自我实现和终身发展需求,并以个体的发展形成对社会的影响。现代社会科技和信息飞速发展,培养学生具有以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为基础的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健全人格,表现为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正群  盛雅娟 《教育》2024,(2):24-26
<正>近几年,“核心素养”无疑是我们基础教育届一大热门词条。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反映了当今中国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框架,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原则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那么,如何让素养真切地发生在孩子的身上,  相似文献   

12.
要问当下教育最热门的话题那当然是“核心素养”。那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华及精神面貌,也就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初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数学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中 重要素养之一,所以必须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培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小学的艺术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文化修养。当然中国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小学低段美术绘本的教学策略一定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让小学生逐步形成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美术绘画功底的同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梁亚琴 《文教资料》2020,(4):192-193,155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自身具备的核心素养观、核心素养教学和课程改革思维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在重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思维、教育视野还是在教育方式、课堂角色等方面都在变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学科教学如果着眼于长远,需要考查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从短期来看,则是基于考试尤其是高考进行评价。为更好地将考试评价、教师的教和学习者的学融合统一,我们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28题”为例,阐述高考试题对学业质量与核心素养的检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总要求,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何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基层学校而言,落实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其一在于积极快捷高效地搭建以学会学习、健全人格为核心的阅读平台,大力创设全员全程全方位阅读的浓厚氛围;其二在于积极务实有为打造适应培养学生发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涵盖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中,通过创设情境、讨论分析、比较迁移、结合实践可有效落实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关键能力而努力的。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新课标的实施为历史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培养青少年的能力与价值观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所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空间,对促进青少年的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受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做人,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做国家的够格公民。”就学生个体而言,学生成长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因此公民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而通过公民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步锻炼学生的公民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是学生终身幸福的基石。公民教育将带领学生顺利、和谐地走向社会生活,获得自身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因此,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