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需求,成为了新闻编辑们最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新媒体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的挑战,反思总结出应该从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受众意识,满足群众的需求、提升职业素养和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掌握数字化技能这五个方面入手提升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
孔薇 《编辑学报》2019,31(6):689-692
期刊的竞争实质上是编辑素质的竞争,编辑素质是科技期刊建设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微信公众号是目前科技期刊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媒体平台,与传统科技期刊相比,新媒体编辑人员的工作范畴和思维模式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作者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编辑应具备的4大意识进行了探析,认为公众号编辑需要具备数据意识、创新意识、新技术意识、品牌意识等职业素养,从而有效推动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进程,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大量涌现,网络新闻编辑职业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要求网络新闻编辑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编辑工作。本文就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对网络新闻编辑职业素养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洪璇  韦英  欧继花 《出版科学》2021,29(2):32-41
在新媒体时代,编辑素养有其“变和不变”,为探究新媒体时代的编辑应具备何种素养来胜任编辑这一职位,本文结合文献综述法、问卷访谈法和质性研究方法进行编码研究.结果 显示新媒体时代的编辑素养保持了专业素养、职业伦理素养和人际素养的普遍性,但在契合时政方针意识、统筹规划、审美素养、坚守底线、自我提升精神、版权意识、认知能力和新媒体运营战略等微观素养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新媒体时代的编辑要以新的编辑观念重新定位角色,不断加强学习来提升编辑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新媒体编辑能力及运营能力,做到出版工作的人性化、专业化、精品化.  相似文献   

5.
刘芳 《采.写.编》2023,(5):137-139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积极学习新的媒体传播理念,通过借助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及时性、互动性以及便捷性等优势来推动学术期刊的转型与优化。因此,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其次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发展要求,最终根据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新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具体发展方向,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包括知识模式、理解模式及能力模式三个方面,这些都是新闻编辑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社会对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要求正逐渐提升。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定位、时刻保持良好应变状态、充分满足受众需求、具备良好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以及知识结构更为完善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行业出现并得到不断发展。文章立足于新媒体编辑行业发展背景,结合实际,分析新时期下行业对新媒体编辑的要求,从多个角度总结出新媒体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和技能,以期为新媒体编辑的提升提供参考,推动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为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编辑对信息传播的控制权,改变了新闻编辑传统的工作方式,影响了新闻编辑的专业主义精神,消解了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这些挑战均与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相关。媒介素养有三大重要基石:个人定位、技能和知识结构。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应重新建构:定位应从"信息把关人"转变为"信息产品经理",知识结构应从"知识复合型"转变为"行知并重型",编辑技能应从"幕后制作者"转变为"公共论坛主持人",管理理念应从"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9.
聂颖  张宜军 《出版科学》2013,21(3):29-32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和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改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又融合,媒介生存格局发生变化;传播者与受众的边界消融,单一传播转为双向互动传播。这对编辑媒介素养提出新要求:编辑要具备前瞻性媒介研究力、多媒体传播策划力和多信息整合知识力。编辑可以通过更新理念、升级技能和构架体系等途径不断提高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0.
张铨 《新闻传播》2012,(4):157-158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促进新媒体的业务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新媒体具有诸多新的特性,比如传播模式的交互性、内容与传播渠道的融合性等,都给网络编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编辑要根据新媒体的新特点,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全面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
编辑是出版的灵魂,编辑的素质过硬,审稿能力强是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条件.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报媒体融合不断发展,学报编辑除了必备的传统媒体素质,应不断强化新媒体素质,加强新的媒体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熟悉数字出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新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更好地使学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的信息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的出现对媒体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稿件的内容要求到制作过程,从文字的编排形式到发布时间,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编辑的职业素养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专业的稿件处理人员,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新媒体的工作要求,成为合格的媒体人.本文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时代下编辑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王军营 《新闻世界》2014,(12):194-195
新媒体的发展,使网络编辑职业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伴随着各大网站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网民对于网络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网络编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网络编辑应从媒介素养、个人综合素养、引导素养三方面着手,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黄蕾 《新闻世界》2013,(8):100-101
编辑在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承担选题策划、稿件组织、内容采编、编辑加工等多重职能,其编辑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期刊的内容质量。此外,新媒体时代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普期刊如何在数字化大潮中站稳脚并健康发展,编辑的素质至关重要。编辑素养包括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修养等。编辑业务能力则包括选择、甄别的能力,选题捕捉和策划能力、医学专业知识能力、数字化编辑出版技能等。这些素养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参与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尤其是工作中编辑自身的学习和感悟。  相似文献   

15.
朱海玲  张品纯 《编辑学报》2019,31(3):339-342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沟通策划能力和应用新技术新媒体的能力,才能胜任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侯夷 《出版广角》2018,(3):53-5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的传播范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模式,为新闻编辑人员媒介素养提出新要求.文章分析新媒体对新闻编辑的影响,阐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进而从提高新闻编辑对各种新闻的判断能力、提升新闻编辑政治素养、强化新闻编辑专业能力和深入了解受众的心理诉求等层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新闻编辑工作绩效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航 《新闻传播》2022,(3):78-79
进入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仍然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策划意识、创新意识、读者意识等方面决定了传统报纸是否能够有效的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这就要求报纸编辑要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用良好专业的水平和职业素养出品更多的高质量版面与内容,为报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常见形态。融媒体中心以及各类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催生了融媒体时代,这无疑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融媒体时代下所形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传统媒体编辑记者需要积极创新采编手法和思想意识,着力提升自身的技能与素养。本文将着眼于传统媒体发展不足以及融媒体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结合编辑记者的职业素养和发展需要,探究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编辑记者的技能与素质培养途径,为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向融媒体时代下的全媒体记者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论摘编     
<正>传统媒体新媒体岗位人才需求新变化通过研究部分传统媒体机构2013——2014年招聘的新媒体岗位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的职业技能素养、性格等方面的要求,总结出新的变化和趋势。研究发现,传统媒体设置的新媒体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新媒体采编、内容编辑与生产、文字报道与撰写、网站社交网页及互动社区的维护、产品制作与推广等。主要工作平台包括媒体网站、社交平台、网络社区等。在职业技术素养要求方面:第一,  相似文献   

20.
黄萍  罗彦卿  陈强  王艳  马莎 《编辑学报》2012,(Z1):82-84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发布平台,青年编辑的素质决定着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探讨了青年编辑的成长途径,提出了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编辑职业观,在此基础上通过向老编辑学习、加强平时积累、注重编辑技能培养,加深行业知识学习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编辑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