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赋予了保育员明确的角色定位,“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员应结合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教育,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尽管有些幼儿园开始取消保育员岗位,通过两教一助、三教轮换等方式让教师承担起保育工作,聘请保洁员完成环境卫生工作,但对于大多数仍在使用保育员的幼儿园来说,如何提高保育员的素质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这组文章反映了目前研究人员和幼儿园业务管理者在保育员培养上的定位和思路。研究人员对于保育员的角色期待更多,关于培养途径的论述有部分理想化的成分,但也有助于一线教师和管理者看清问题。事实上,一线的做法也能给予研究者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保育员专业发展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及保育员自身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育员专业发展的实然状态为:工作定位出现偏差,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发展缺乏应有的支持。影响保育员专业成长的外部因素为:社会对保育员专业认同度不高,幼儿园对保育工作重视的力度不够。影响保育员专业成长的内部因素为:保育员缺乏成就动机,保育员的性格特征和传统的保育观念影响其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幸代萍 《贵州教育》2009,(19):18-19
一、问题与现状 当今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大多实行的是“两教一保”的管理模式,即一个班级由两个教师、一个保育员进行管理。教师主要负责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的教育、家长工作、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保育员则主要负责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工作。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重心在“教”,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教育爱” ,我们立刻会联想到教师对幼儿“像妈妈一样的关怀” ,和蔼可亲地对待幼儿。其实 ,教育意义上的爱不等同于一般的情感呵护 ,教育爱在本质上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理解”。一、教育爱的内涵1 .教育爱的发生 :日常生活马丁·布伯 (MartinBuber)说过 ,教师与全班同学见了面 ,“他的眼神 ,教育者的眼神 ,拥抱了他们所有的人 ,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在这个眼神里 ,包含了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 ,而这是教育发生的先决条件。这点在幼儿园教师身上更加明显。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里相遇 ,与幼儿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随着幼教师资培养数量的不断增加,幼师毕业生分配已趋饱和状态。但是,当前大部分幼儿园的保育员队伍素质偏低。针对这种情况,为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我园自1998年9月开始实施“一主两副”制度,即在幼儿园一个班中配备三位教师,不配保育员。其中一位教师担任班主任(主),其他两位教师配班(副)。三位教师共同承担本班的教育和保育工作。也就是说,三位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保育员,全面负责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在人员安排上,我们的原则是每班配备一位有三年以上教龄的有良好管理素质和教育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我园现有的8名保育员层次不一。学历与身份的差异无形中影响了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她们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也就停留在“让干啥就干啥,干好活儿就行”。工作对象以物为主、人为辅;在教学活动中多数充当“警察”角色。负责管理那些影响教学活动的、不遵守纪律的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充当物质的准备者。改变保育员的现状不可能一步到位,于是,我们提出“做中学,学中反思,反思中成长。确立阶段性发展目标”这一保育员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7.
保育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切实提高保育员队伍的专业素养.是幼儿园进一步做好保育工作、真正践行“保教合一”的办园原则、实现优质化教育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各幼儿园针对提高保育员专业素养而开展的活动并不多见,即便是有,很多都缺乏系统性,甚至流于形式。究其原因,首先,保育员主要负责班级卫生和幼儿生活管理,其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不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这使得很多幼儿园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其重要性并予以重视。其次,多数保育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普遍缺乏提升专业技能的主观意愿。  相似文献   

8.
提高幼儿的素质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而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幼儿素质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保育员素质也是幼儿园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据调查,除了发达地区的少数幼儿园以外,大部分幼儿园的保育员素质普遍较低。从以下两方面可以看出,幼儿园保育员的素质与时代发展要求差距较大。 一、从保育员自身素质来分析: 1.身体素质:大多数保育员的身体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他们一般很少因为疾病而影响工作,但是在他们中间也很少有人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他们的锻炼意识不强,时间长了,身体素质就会下…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幼儿园工作要做到保教结合。然而在幼儿园中却存在保教分离、教师对幼儿干预过多、忽视保育工作等现象。为了促进幼儿园的保教合一,教师和保育员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两个方面入手,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完成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幼儿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提高保教质量的最终目的。一、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充满爱的环境幼儿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教师对幼儿必须充满爱,并为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创设宽松和谐、充满爱的环境,使他们在幼儿园感到安全与满足,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我班幼儿赵杨,刚进园时就对幼儿园怀有恐惧,父母送他上幼儿园,总是抓着父…  相似文献   

11.
江兰芬 《早期教育》2001,(17):36-37
幼儿园“保教合一”工作行动范式的研究是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在管理工作过程中,以培养具有“保教合一”一专多能研究型的教师人才和保育人才为根本,进行宏观和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估、调控,以促进幼儿园“保教合一”工作更好运行的一种实践操作型研究。行动范式的实践研究有助于教师和保育员“保教合一”工作更具操作性,并将“保教合一”工作能从理论研究真正落实到教育实际中。  相似文献   

12.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保教并重"是幼儿园办园的基本原则。保育员作为幼儿园中履行保教职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人员,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至关重要。幼儿园是保育员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3.
笔者发现有的幼儿园在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那么正常的现象:譬如,个别小朋友饭吃得慢,老师和保育员便给幼儿一调羹一调羹地喂饭,一口还未咽下,一调羹又送进幼儿嘴里一边还大声叫:“快!快!往下咽,吃得慢的就别想睡午觉。”再譬如午睡时,许多教师亲自替小朋友解钮扣,脱衣服,而有些小朋友明明自己能穿脱衣服;上美术课,个别小朋友画得不是很理想,老师就一声不响地在画上添上几笔……仔细想想上述现象,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教育者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替幼儿做了许多理应由幼儿自己做的事情。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幼儿园教育中的“短期行为”。出现这种短期行为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教师自身。有的教师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得到一点好评,就在孩子的画上“加工”一下;或者认为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麻烦,不如为幼儿代劳省力,等等。幼儿教师出现这样的“短期行为”实在是不应该的。它将对幼儿产生极大  相似文献   

14.
铁路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以为,铁路幼儿园的“铁路”特色,在于它可以利用“铁路”题材,向幼儿进行多方面教育: 一、可以利用幼儿最接近的人,培养幼儿爱铁路、爱铁路工作、爱劳动、爱父母、爱劳动人民的良好道德情感。铁路职工的孩子,他们的亲人中,有的是司机,有的是乘务员,有的是车站售票员、服务员,有的是养路工、信号员……遍布铁路的各个系统、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明确指出,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据此,我们幼儿园一直把抓好保育员的工作作为幼儿园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为了提高保育员的素质,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保教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尹荣 《福建教育》2023,(51):30-33
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其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性质量提升的关键。针对当前教师开展幼儿研究与支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循证实践有助于教师将幼儿研究理论与教育支持实践进行有效链接和转化,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过程性质量。研究团队通过循证实践的四个步骤“识别实际问题—获取最佳证据—基于证据展开研训行动—评估与改进”,对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培养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探索,为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落实“幼儿为本”理念和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性质量提供了新型教研样态。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些理念既是整个《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一以贯之的具有导向性、统管性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宏观性指引,也是幼儿园教师理解并践行此专业标准、完成自身专业构建所必备的观念性基石.  相似文献   

18.
夏雁 《教育导刊》2010,(1):64-6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赋予了保育员明确的角色定位:“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员应结合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教育,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可见,保育员同教师一样,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幼儿管理的实践中。管理者往往不重视保育员的工作,加上保育员工作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  相似文献   

19.
保育员,是幼儿园或托儿所内负责照管儿童生活的工种,保育员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照顾和教育等多重作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优秀情感态度的培养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工作中,优化提升保育员的工作能力,一方面来自对保育员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保育员配班技能的不断巩固提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保育员工作能力的优势,使保育员的个人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幼儿园或托儿所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对幼儿负责的表现,有利于幼儿得到更好的照顾,更有利于幼儿自身的健康、合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明确工作性质,肯定自我价值幼儿园的教师配置是"两教一保",即一个班级配有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作为一名保育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懂得保育工作的意义,才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赢得幼儿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现在,社会和家庭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扩展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等范畴。保育员不但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生活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必须与他们建立平等、亲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