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文耀  吴静 《视听纵横》2005,(3):111-112
现场采访是随着电子媒体的诞生而派生出来的采访手段,它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当今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电视节目中。现场采访是指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伴随着事态的发展进程而同步进行的采访方式,它通过对现场的直观反映,对观众形成最具生动性、最具说服力的感官冲击力,较好地体现了电视的特性。这种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往往在一条新闻或整档新闻节目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光  李宏宽 《新闻传播》2006,(10):47-47
艾丰先生在讲到新闻语言时,在提出了“新闻语言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的问题时给了肯定回答,即: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应该具备“真诚”的素质。 新闻语言为什么要“真” 大家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这里讲到的“新鲜”,主要是由新闻的内容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短视频是融媒时代伴随着短视频的蓬勃发展而内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新闻分发形式。本文聚焦于一点资讯旗下的"沸点视频"新闻短视频平台,借助笔者在"沸点视频"实习的优势展开田野调查,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对"沸点视频"内容层面的剖析,从拍客体系的搭建、线性生产流程的再造、奖惩刺激与导向把关、全网矩阵的构建等方面考察其新闻短视频的内容运营策略,以期为融媒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述新闻采写中的“让步”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新闻语言的“文学味” 新闻语言的“文学味”指的是新闻语言在“准确性”基础上的生动,在“客观”前提下的形象。 新闻语言的“准确客观”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含义:即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形态、色彩等方面,即通常所讲的“五个w(什么)”方面,语言所指与客观事物高度吻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记者能够采集到更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材料,这就需要记者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技巧性,作为一门艺术,记者的采访活动通常都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不仅能够沟通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还能推动得社会进程。所以,现在的记者越来越重视现场采访技巧,重视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还应该倡导平等,注重创造和谐的交谈环境。本文就探讨了突发新闻的现场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现场报道的增多,记在广播里“发声”、在电视里“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多。记与听(观)众直接交流,这无疑进一步密切了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但与此同时,记也不可避免地连同新闻主体一起,成为受众评头论足的对象。如何摆正采访与被采访、采访与媒体、采访与受众的位置,处理好上述几方面的关系,是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记应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雷文明 《新闻窗》2010,(4):76-77
新闻作品能否具有“亲和力”.关键在于语言。如果新闻作品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大话套话空洞无物,让人读不懂甚至不愿读.自然就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所以,新闻作品的“亲和力”来自于新闻语言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9.
但敏 《出版广角》2014,(9):62-63
随着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媒介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结果,在这种背景下,在传统教学中应加强新媒体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利用网络加强教学互动,加强不同媒体新闻写作的综合教学,使新闻写作教学得到发展与创新,使学生能适应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成为真正的"全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事业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其中,突发性新闻作为新闻类型中的特殊类别,受众对突发性新闻的获取要求更高,因而需要广大记者在采访突发新闻的过程中要注重思路与方法的创新,从而才能充分发挥出新闻媒体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为此,本文就突发新闻的内涵与难点进行简要分析,并论述记者现场采访突发新闻的方法思路,以期能够为新闻事业的良好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崔宏 《青年记者》2002,(6):36-37
所谓现场采访报道,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直面采访的形式,直观地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现场报道。其主要特点是部分或全部地通过现场采访反映报道主题,听觉、视觉双渠道传输,增强了节目的可信度和感染力,成为目前电视宣传中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融媒时代的背景下,新闻进行可视化包装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新形式,成为了如今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研究融媒时代下受大数据发展的影响,产生的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新闻可视化包装。  相似文献   

13.
曾妮 《新闻战线》2022,(7):113-115
黄埔区融媒体中心搭建“融媒孵化器”,以“平台+技术+人才+数据”为基层各职能部门赋能,孵化多个融媒矩阵,构建“一中心多矩阵”立体网络,推动全区舆论引导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管网治网用网能力整体提升,探索“权不在我、治理有我”的黄埔“融媒+”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融媒时代新闻的呈现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能力也跟着相应变化,这就对高校新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高校新闻教育进行转型,新闻教育数字化后,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融媒时代的新闻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融媒时代下高校新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然后细致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具体方法主要从理念转型和课程体系重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进入融媒时代,新闻记者工作压力较以前增大不少,每天繁重的写稿任务催促着每个人在不停奔跑,尤其是年轻记者对社会新闻不太熟悉,感觉压力很大。本文从确定主题、选择体裁、完稿后修改等角度出发,帮助记者厘清思路,更好地适应融媒时代社会新闻报道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从融媒的内涵以及特点两方面入手对融媒时代进行简要的概述;接着,指出融媒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发展进步的必要性;最后,文章对融媒时代新闻编辑人员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郑焱 《新闻战线》2022,(5):84-87
无论传播介质和形态怎么变,内容永远是受众最为看重的媒体供给。一篇好的科技报道,应该是宏观时代视野、科学专业审视、大众传播视角结合的产物。强化专业思维、热点思维、全局思维,致力优质、精准的内容生产,科技报道才能呈现独特的品质、格局和舆论价值,真正打破传播“圈层”。  相似文献   

18.
融媒时代的新闻摄影,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使命,以优质图片为主要内容和报道形式的新闻作品,正在成为全媒体平台上的主力军,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党媒实际,从三方面入手,探讨新闻摄影的现状与发展,为地方党媒开展新闻摄影工作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无法预测的特点,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其自身的新闻价值,要远远高于那些可预测性的新闻。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其在面临突发性新闻事件时,要沉着冷静认真对待,通过对新闻现场的探访,以精妙的采访技巧去探寻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媒介融合的现状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作为培养新闻人才的摇篮,在融媒趋势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沿袭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亟待改变,高校新闻教育应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实现转型,以适应当代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使新闻人才的实际能力与媒介融合现状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