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王鹏宇  寇凯 《科教导刊》2022,(24):150-152
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1],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保障。为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文章提出整合心理资源,凝聚全员育人合力;遵循成长规律、打造全过程育人体系;探索有效载体,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三点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2.
学科全息育人借用“全息”这一物理学概念来体现学科教学在育人空间里的作用,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科全息育人涉及学校育人的基本途径,学科育人的质量决定着学校育人的质量。学科全息育人从生情、师情、校情、国情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与当下高质量教育教学目标高度契合,要充分发挥学科全息育人在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支持学校特色发展以及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等方面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下,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育人是“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存在育人主体合力不足、网络育人连续性不够、网络育人方位碎片化等问题。高校需以“三全育人”为理论指导,充分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压实全员育人责任。加强育人主体队伍建设,实现网络育人过程连续化、方位协同化是加强网络育人工作时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一切工作都应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去展开:高校后勤是整个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育人功能高校后勤工作把整个教育时空全部贯通在一起,后勤工作人员是开展“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完全能够发挥积极而重要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需要抓住传统经典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并在主流文化引导下,达成健康文化精准供给,形成“全员文化育人、全过程文化育人、全方位文化育人”的机制,要保证学生成长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校园,有担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具体策略有培养双师型队伍、构建文化课程体系、整合并优化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工程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探寻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的进程中,“新工科”运动正蓬勃兴起,校企协同育人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例,“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模式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建立中国特色土木学科教育“新体系”,立足培养满足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躺平”心态是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内心焦虑无助的情绪反应,“躺平”现象的蔓延形成了一种青年亚文化,并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心态。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个人“彷徨”、家庭“越位”、学校“缺位”和社会“错位”等矛盾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这折射出大学生成长难以言喻之伤、成长难以跨越之沟、教育难以回避之忧和发展难以承受之重的困境。全员育人应遵循“个人明心立志、家庭和谐育人、学校高质量教育、社会有序发展”的原则,坚持协同育人的机制,树立远大人生目标,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资助育人作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于一体的“三全育人”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属于“大思政”,具有统领和指导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意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存在对象识别不精准、重资助而轻育人、育人平台质量低、队伍建设速度缓、造血式育人缺乏等现实问题,只有针对性地予以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职数学蕴涵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是涵养家国情怀、培育求实创新科学精神的有效载体。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分析高职数学课程育人的必要性及实施困境,对高职数学课程育人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以数学文化为载体,挖掘课程育人切入点;打造“线上+线下”双线教学资源,提升课程育人效果;聚焦“有趣、有用、有思”,更新课程育人理念;“双课堂”实现“筑基、强能、践行”,拓展课程育人路径;构建“增值评价”模型,凸显学生成长;“三师”联动加强“数专融通”,实现多学科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0.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广阔舞台,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现状的调研为基础,结合“三全育人”理念,围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三个维度去探索高职院校社团发展的新路径——全员参与,塑造“社团思政”理念;全过程融合,优化社团管理机制;全方位渗透,创新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也面临着来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挑战,为此,学生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拔好“服务”这根弦。当前“服务育人”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制度育人、行为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并对其进行剖析,提出具体的措施,以供学生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与使命,更是全面提升国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鉴于此,构建企业、职业院校、政府、社会“四联动”框架,以实现全员协同育人;构造城乡职业教育、产教、课证“三融合”育人理路,以实现全方位育人;搭建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标准与技能标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五对接”育人网络,以实现全过程育人。最终构建形成高职院校“四联动·三融合·五对接”育人体系,以此深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育人功效,为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廖州萍 《广西教育》2023,(14):64-66+85
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从整合资源、建设制度机制、搭建育人平台、创设公益课堂、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及丰富活动内容等方面,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述中职学校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策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大伟 《四川教育》2022,(20):14-15
课程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减”之下,教师更应善于利用课程,并在课程实践中以身立教、因势利导,从知识传授和言行示范两方面出发,积极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组织恰当的学习活动,让课程发挥更高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严杰夫 《中国德育》2005,(3):66-69,12
近年来,我校抓住教育改革契机,建立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体系,努力探索“立足学科教学,着眼学生学生和身心健康双向成长”的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学科德育新路,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要求,高校资助育人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进入了以相对贫困为主要表现的“后小康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将面临新的问题挑战,“三全育人”视角下做好高校资助育人需要工作机理创新,工作模式转型。借鉴于AGIL模型的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等四维功能,高校需要从环境资源上拓展工作平台,从培养目标上保障立德树人,从教育价值链上达到协同效应,从校园文化特色上做到持续改进,在学校资助育人实践中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7.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H学院通过多年探索,初步构建了“四项机制、三大平台、三大活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该体系以精准认定、规范管理、科学引导、系统帮扶四项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勤工助学、成长辅导、资助服务三大工作平台为基础,以“淬励”育人行动、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三大特色活动为载体,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新发展阶段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高校资助育人应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工作导向,以“精准育人”思维促进资助育人工作,以“三全育人”理念引领资助育人工作,以“劳动教育”途径提升资助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蕾  许凯 《科教导刊》2023,(20):70-72
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高职院校推动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力量。文章针对“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班主任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认同感、增强班主任的育人能力、落实班主任的需求、促进班主任与其他育人队伍的有效联结,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落实到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落实到思想与行动之中。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社会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科技文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战线的生动实践。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夯实育人基业,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需要从认识、机制、环境和成效上整体推进、精心组织、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情感激发学生,以文化熏陶学生”。情理思政课堂提倡创设真实、典型、适切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理入“境”、以“境”育人,在情理交融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涵养家国情怀,促进知行合一,实现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