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1923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十一年邮政事务总论》记载,原在上一年总论中所期望的1922年邮政扩张而带来的营业收入增加并未实现,而开支反有增加。因此不得不将各种开支尽量紧缩,又在同年11月1日起将自1910年8月5日(宣统二年七月初一)以来基本不变的国内外邮资进行调高,如国内起点平信邮资由3分调为4分,国际起点  相似文献   

2.
云晓 《上海集邮》2004,1(6):20-21
《中国邮票史》第1卷198页表24“大龙邮票邮戳记录简表”中记载了大龙3分银票在上海使用的最早邮戳记录是“1879.5.5”,此说不确。同书彩图上就有一件大龙实寄封,为美国寄上海,贴美国5分邮票1枚,盖宾州沃伦(Warren,Pa.)1878年12月20日戳,至上海,加贴薄纸大龙3分银1枚、1分银2枚,合计5分银,销上海海关1879年2月6日戳。此封虽为进口封,非上海寄出,但至上海后加贴大龙票,并盖销上海日戳,同样也反映了大龙票在上海的使用。无独有偶,笔者也藏有一枚大龙薄纸3分银旧票,上销1879年2月11日上海海关戳,同样也证明了大龙3分银票在上海的使用日期早于1879年5月5日。《邮票史》称上述简表资料来源于黄建斌编著的《大龙邮票集锦》(1878-1885),相信《邮票史》编者仅从黄著中抄  相似文献   

3.
朱培基 《中国集邮》2001,20(7):40-41
“慕田峪”80分票属普29《万里长城(明)》第四组,目前见到的有两种印刷方式,均为北京邮票厂影写版印刷。其邮局全张均为(10&;#215;5)50枚。1.一种是采用通常油墨印制的邮票(本文简称无荧光票),1999年3月1日发行。此种邮票是由引进的第一台法国商邦(CHAMBON)公司生产的6色机及瑞士乔利7色机印制的。首发当日,笔者在北京只购到6色机印制的邮票,1个月后才购到7色机印制的邮票。据说外地有些邮局在首发日同时出售了两种机器印制的邮票。  相似文献   

4.
张丁 《上海集邮》2014,(7):46-46
1955年,新中国邮票改用人民币新币值后,曾发行了普8、普9两套邮票,但在邮政业务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还缺少当时寄发本埠印刷品的1.5分票、寄发国内印刷品的3分票、寄发国内航空印刷品使用的5分票。故于1958年9月25日,由邮电部发行普10《花卉图》邮票。全套三枚,1.牡丹图案,颜色玫瑰红,面值1.5分;2.荷花图案,颜色为蓝绿色,面值3分;3.菊花图案,颜色桔红色,面值5分。  相似文献   

5.
题示邮票于1981年9月1日发行,直至1986年6月15日才发行普23的同面值邮票,因使用时间较长,需多次制版印刷,从而出现多种版式。  相似文献   

6.
杨波 《集邮博览》2013,(8):65-65
1974年4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普16《革命纪念地图案普通邮票》,全套共有14枚。我对"普16邮票的使用"这一选题的邮品有将近10年的收集经历,我发现,"普16"5分邮票单贴使用的实物比较少见,我只收集到3件。当时,5分邮资适用于国内航空印刷品。图1是一枚国内航空印刷品,单贴  相似文献   

7.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3,(4):37-37,F003
封三图为一八八二年发行的大龙阔边壹分银邮票全张新票。此件首先发现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美国邮商休士拍卖的檀香山美国华人李忠厚医师的华邮遗集目录中,为美国华邮专家高达医师拍获。高达医师去世后,其华邮部分由英国劳逊·罗  相似文献   

8.
现时邮票目录上,普16之4分及20分的发行日期均标为1975年11月12日。实际上,此前的实寄封片屡见不鲜,且寄发地散布全国各地,但绝大部分是1975年的。 笔者近日收集到一个1974年的普16之4分、20分实寄封,系中国邮票出口公司的公函封,寄西德,贴普16之4分、20分各1枚,销戳有叠盖,但可清楚辨出“北京(18)支1974.8.16.22”字样。  相似文献   

9.
1998年5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国邮票目录》(修订版)记载上海大业加盖孙中山像烈士像“金圆”改值邮票的发行日期是1948年10月7日。《近代邮刊》第3卷第10期、12期则记载金圆加盖票中的黑字1/2分票发行于1948年10月9日。一直未见有早于10月9日的使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4,(5):40-40,F003
“民国四珍”中除本刊前已介绍的“宫门倒”、“暂作2分”倒盖和“暂作3分”倒盖外,尚有一种北京一版帆船1元加盖歪头“限新省贴用”误排为“限省新贴用”变体,兹继续介绍如下。 按此变体票的原票为北京一版帆船邮票,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元数票全张为10×5的50枚。1915  相似文献   

11.
潘家沣 《上海集邮》2003,(11):21-21
我收集蟠龙及其加盖邮票,特别喜欢收集带有清晰邮戳的旧票,因为它记载的邮政史耐人寻味,而其品种又远较集齐一套新票来得丰富。 在我的蟠龙及其加盖邮票集中,最少见的旧票是一枚盖有西藏察木多癸丑年邮戳的1分改半分加盖西藏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首次直接飞越大西洋的航空邮运,纽芬兰于1919年两次发行加盖航空邮票,现在都已成为珍贵的早期航空邮品。 图1是纽芬兰首府圣约翰斯机盖戳销票的第一次加盖票首日封(1919.4.12),原票是同年1月2日发行的北美驯鹿图3分票,黑  相似文献   

13.
“普29”《万里长城(明)》80分“慕田峪”邮票,红、橙、黑三色电子雕刻版印制,全张50(10×5)枚。自1999年3月1日发行以来,笔者已发现4个不同版次,其特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2年2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普3D《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第一组)10分、60分邮票,以及普31《中国鸟》(第一组)80分、1元、2元邮票,都是电子雕刻影写板。两组邮票各具防伪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明 《集邮博览》2011,(9):22-25
三.对“4作1”的原票——单圈孙中山像4分票之研究 在迄今为止的所有民国《邮票目录》中,包括2009年12月由马佑璋修订的《中国邮票图鉴(1878—1949)》,均将单圈4分票分为A、B二型。例如,在该《图鉴》中,对“单圈4分票的版型”有如下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邮票的面值是由国家邮票发行部门依据邮政资费标准确定的。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内印刷品函件首重100克资费由60分上调为70分;同年11月15日起,国内基本资费的  相似文献   

17.
篮球三分远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邓飞 《体育学刊》2003,10(2):128-131
在回顾3分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国际国内重大篮球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后发现,强队3分远投的比例明显小于弱队,但远投的效益高于弱队,对比世界强队,国内比赛3分远投的比例过大,效益太低,应立即改变这种状况,在减少3分远投次数的前提下提高命中率。  相似文献   

18.
1958年,为了迎接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邮电部于1958年8月21日发出通知,决定于1958年9月1日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志号为“纪54”,票名“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全套2枚,面值分别为8分和22分,由刘硕仁设计,采用雕刻版,齿孔14度,邮局全张120(12&;#215;10),由北京人民印刷厂承印。邮票设计者刘硕仁根据邮电部通知精神,将“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文字设计在邮票图稿中。  相似文献   

19.
文文 《集邮博览》2001,(9):33-33
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1年8月22日至9月1日在北京举行。国家邮政局特发行《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邮票一套3枚。  相似文献   

20.
李明 《集邮博览》2011,(10):25-27
五.单圈“4作1”改值邮票之分版分型的学习与研究: 目前的《民国邮票目录》中,例如,2009年修订的马氏《中国邮票图鉴(1878—1949)》中仍维持“伦敦版单圈孙中山像4分邮票”仅分为在上面第三节中所述的:“4分单圈票可分:(一)A型窄版,(二)B型窄版和(三)B型阔版这样三种邮票。”(其修订版也没有更正原有的笔误,笔者在此给予订正)所以,在这些《邮票目录》中所列出的“4作1”票也都只能分为:“(一)A型窄版,(二)B型窄版和(三)B型阔版这样三种”“4作1”改值邮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