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高校自办产业、校地合作孵化科技成果是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三条主要途径,三种转化方式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成果—技术需求"数据库,坚持从区域经济实际出发为指导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处理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自身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1 引言(略) 2 校办科技产业的目的意义与指导方针(略) 3 创造良好的运行机制办好校办科技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略) 4 校办科技产业的主要形式和投入及管理 4.1 校办科技产业的主要形式 4.1.1 校办科技产业校办科技产业是指由高校创办并为主管理的,以科技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生产和经营技术知识产品为主要任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工厂、公  相似文献   

3.
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从科技成果到社会商品,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中间客观地存在着一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转化过程。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没布很好解决的“接口”问题。该问题直接导致了科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来高校兴办科技产业,从所谓“创收”到大规模地、有组织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直到创办大型科技企业及科技集团,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发展、教育与科技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路子.有的学校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利润过千万元的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它们成功地把学校的 科技优势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知名度较高的“拳头产品”.它们代表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方向.相比之下还有部分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科技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低,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不足,科技转化的中介环节不畅通等.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和发展产品的周期太长.我国已经形成的科技成果只有10%—30%应用于生产,大批有实用价值,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的科技成果不能进入产业化、市场化过程.而作为高科技研究发展主力军的高等学校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15%.本文将着重分析高等学校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高等学校如何将高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高等学校技术成果转化还存在一定困难高等学校研究的成果绝大多数属于高新技术,还需要物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  相似文献   

5.
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访国家教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邢纯洁□本刊记者/赵瞻如何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是全国科技界的神圣使命。在全国的科技队伍中,高校是一支重要方面军。近年来,全国众多高校在施行教书育人、搞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科技工作的方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成绩与问题同在。当前,高校必须着力抓好如下几项工作:强化观念创新,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产学合作,共建转化基地,扩大投入渠道,完善体系,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临洮县科技转化情况的调查,提出了增强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建议,体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需要,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无锡轻工大学徐文琦,吴保承,朱凝红1994年是我国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年,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规定》的英明决策,各项关键性的改革措施相继顺利地出台,税制改革已进入良好运行,市场经...  相似文献   

9.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国家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思想指导下,大力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不仅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主力,也是开发科学技术成果的基地,在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向企业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名气很大的绩优股:方正科技、清华同方、天大天财、东大阿派、同济科技等上市公司就是典型。此外数不胜数的大学科研成果、专利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入经济建设部门,对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关键是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而要做到这一点,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我国科技力量的重要方面军的高等院校,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科技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的严峻形势,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科技优势,搞出特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发展高校的科技产业则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校办科技产业长期落后的高校,就不可能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 目前,全国高校每年的科研课题是7.5万项左右,获得鉴定的科研成果达8千项。但是科研成果的最终作用,在于应用于生产过程,即渗透到实物生产的诸要素中去,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而目前高校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化的却不到10%,在工业高度发展,高校集中的上海市,1990年高校科研成果的转让在卖方技术市场中的比例也只占了10.62%。如何把大量的高校科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的能力成为决定各国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科技发展战略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14.
加快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洪雄 《高教论坛》2002,(6):116-118
分析了当前高校科技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模式、方向、制度创新、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发展思路、对策与措施等方面,对如何加快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学校整体科技研发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借助一定的模式和途径来实现,好的转化模式能有效降低科研资金投入,降低转化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效率,激发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中介组织结构、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的合作积极性。股份制作为近年来已被实践证明为较理想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股份制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股份制是解决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利益、风险、经营机制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因有: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工程化技术转移环节严重缺乏经费和与专业企业及市场的结合,高校某些产品和市场开发缺乏企业参与。外部影响因素有:融资渠道少、未建立科学的成果价值评价体系并缺乏专门人才、盗版仿冒使原创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等。解决问题的对策有:一是高校改进内部机制,其成果从需求中来并应用到市场中去,注重工程化过程的企业合作;二是外部环境的改善,完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政策上重视产学研用结合,保护鼓励原创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及我校校办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科技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科技产业平均每年以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幅度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全国高校科技产业销售额1996、1997、1998年度分别为 12 2、185、2 18亿元[1] 。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 ,涌现出了一大批备受社会关注的高科技企业 ,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复旦复华、东大阿尔派、西交大开元、上交大昂立、天大天财、浙江海纳尔、北师大师慧等。省内高校如国防科大银河、湖大和中南大学正在组建的上市公司 ,岳阳师院有一家饲料…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通过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需要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提高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水平,为企业行业提供主动的、有成效的科技服务,实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企业创造利润,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分析了高职学院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例举了校企合作带动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提出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积极兴办科技产业加快学校自身发展李云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换和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院校对发展校办产业必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发展校办产业,不仅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经济...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但构筑产学研合作平台需要深化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需要赋予产业学研合作以市场运行机制、技术经纪服务、引导供需合作及计划组织安排等制度功能。只有使产学研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科技研发与现实需求的对接,使高校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