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砌体墙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为背景,针对抗震试验中剪切试验装置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教学与科研试验的变空间Π型剪切试验装置。试验装置主要由转换梁、平剪梁、可调水平传力支架和可变平衡配重组成,具有试验空间可调、配重大小与位置可调、水平加载中心位置可调等突出设计特点,可满足长度达3.0 m,水平载能力达500 k N墙体类构件的平剪加载试验要求。应用实践表明,该装置安装拆卸方便,性能稳定,通过调整水平加载中心高度可一定程度降低或消除附加弯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某学校单层大空间旧房抗震性能分析为例,利用PKPM软件验算其在新抗震设计规范下的抗震性能,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墙体与梁柱连接方式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对旧房拆迁和新房设计提出一定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加筋土挡墙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利用常规的安全系数和可靠度分析方法,对加筋土挡墙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地震发生时,首先破坏的是筋材的拔出或者拉断破坏,挡墙的抗滑能力较强,抗倾能力最强。一般情况下,考虑抗震设计时,可以将非抗震设计筋材长度扩大10%~20%。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传统的抗震设计采取消极的对策,以规范规定的"设防烈度"作为设计依据,采用"硬抗"的途径,依靠结构自身性能(强度、刚度、变形能力、耗能能力)来抵御地震作用。结构振动控制通过在结构上安装控制装置来调谐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震害,从利弊两方面详细分析了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与其相关的规范。目前,关于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我国规范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化的设计方法,文章针对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因其可持续性的优点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剪力墙墙体之间的竖向接缝对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效果有直接影响,但目前的接缝施工技术没有统一标准,材料质量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据此,本研究设计了对不同的竖向接缝剪力墙试件进行试验,探究其受力性能。同时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竖向接缝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剪力墙结构竖向接缝的相对刚度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在0.85~1.05之间,两者高度吻合。由此说明,研究设计的竖向接缝剪力墙的抗震效果较好,对相关的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下管网各组成单位不同的抗震特征,才能确定地下管网抗震设计基本思路.对安阳的特定地质,功能分区内的新建、已建供水管网提出抗震技术措施,提高供水管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如今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抗震成为工程研究的重要理念。本文从当下建筑的抗震性能出发,对影响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尽量解决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减缓地震对人们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tudent China, FSC)赛车中,差速器支架作为驱动桥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其结构强度和重量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差速器支架越轻越好.本文通过对差速器支架进行受力分析,合理选材;通过拓扑分析优化差速器支架的重量,重量减轻约1 kg;通过ANSYS Workbench的静力学模块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应力在安全范围内.该设计应用于2017年FSC赛车上,整个赛程未出现异常,表明了该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一钢框架结构分别以普通砌块和泡沫混凝土为填充墙材料,据此建立有限元模型来研究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数据分析,砌块填充墙和泡沫混凝土填充墙对结构的动力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的位移反应也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介绍了ANSYS软件在工程抗震设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一个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阐述了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谱分析和瞬态动力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利用ANSYS软件可以直观地显现结构模型及动力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学生对结构动力实验结果的正确理解,进而有助于理解工程抗震设计的有关原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含有钢筋混凝土连梁、钢连梁与新型组合钢连梁的结构进行试验对比,利用ANSYS软件建立试验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分析,研究新型组合钢连梁在弹性状态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小跨高比连梁采用新型组合钢连梁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抗震性能好,适宜剪力墙结构采用。  相似文献   

13.
To implement structural hybrid simulation independent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any testing equipment in civil engineering, an external command control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Several setup technolog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PI approaches are investigated to simultaneously combine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physical testing. Hybrid program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using Visual C++ program to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control testing equipment and MATLAB program to imp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easy extension. The control program of testing equip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gram are integrated by calling MATLAB engine in Visual C++. A hybrid simulation about a full-scale six-story masonry 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The testing results manifest that the external command control approach has the versatility because of simple hardware connection and control program independent on control software of testing equipment; powerful program function of Visual C++ and flexible program of MATLAB are integrated by hybrid program technology; hybrid simulation system provides a realistic and cost-effective testing platform that enables earthquake engineer researchers to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captur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large or complex structures without having to carry out physical testing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4.
以黄桷湾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选取轴压比、梁墩刚度比、系梁布置形式及柱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设计参数,应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构造了20座三跨对称桥梁计算模型。研究E1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双肢格构墩连续梁桥主要控制截面参数地震响应,探讨各设计参数对钢管混凝土双肢格构墩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全桥进行优化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对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位移有一定影响,建议控制在0.15~0.25;梁墩刚度比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控制在4.08~10.90时结构的内力分布更加合理;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在C40~C50时取值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脱挥器封头结构不连续部位的应力情况十分复杂,设计时通常是凭借经验来确定各部位的壁厚。文章基于ANSYS Workbench有限元方法对脱挥器封头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得到了各部位厚度对不连续处当量应力的敏感度,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方法不仅满足了结构强度要求,且用钢量最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对此类设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冷弯薄壁型钢墙体相比,冷弯薄壁型钢灌浆墙体具有优越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 通过综述国内外具代表性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分别给出墙架柱、支撑、墙面板、抗拔件、砂浆、高宽比、加载方式、开洞情况、竖向荷载作用等影响因素对墙体抗震性能的规律,提出该类墙体在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现有结构的抗震鉴定采用两级鉴定法 ,设计人员往往根据粗略计算和经验进行加固 ,导致加固方案不安全或过于保守 .本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及专家经验 ,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鉴定与加固计算机软件 .该软件具有“导航”功能 ,人机界面友好 .具有一般土建知识的用户即可通过使用该软件选用加大截面法、钢构套法或粘钢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较准确、合理、快速的抗震加固设计 ,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桥梁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刚节点联结形式.刚节点内部构件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方式且施工方便,能够较理想地将上部结构弯矩传递到下部结构,剪力传递钢板承受了大部分的水平剪力.通过静荷载反复试验获得了有关这种新型结构性能方面的有效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内部应力传递路径明确,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有关结构的强度和塑性变形的计算及试验结果均表明,这种结构即使在发生很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能量吸收功能且没有出现因应力集中而发生的局部曲屈现象.由于避免使用了价格昂贵的支座,采用这种新型组合结构形式不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可以降低桥梁的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柱间支撑的震害特征、布置原则、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方面的阐述说明柱间支撑抗震设计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