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应用型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非常重要。教师一直在探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解决《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可以解决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的教学问题,丰富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易于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在教学方式上仍为“粉笔 黑板”的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的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因此若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要求。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适宜于将其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转入多功能教室,或采用联机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增大课堂信息量。鉴于此,我们根据学校的教学设施的条件,自己编制一套计算机文化基础的CAI课件。目前这一课件已在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文化基础”功能模拟教学法吴瑞明“计算机文化基础”(又称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一门旨在培养大学新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知识普及型课程。随着计算机教学的深入展开,多数高校在大学新生阶段开设了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文化课,但就如何讲好这类课程而言,尚有许...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异军突起,并开始受到了教师的青睐,而且还逐渐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与此同时,也为整个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当前教学现状看,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并且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无法影响到微课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主要对"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运用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玮红 《教师》2014,(9):91-91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各专业都相继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更系统、更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然而,对于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计算机文化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时代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文章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中存在教学模式不足的问题,本文依托以赛促教、项目驱动的协同育人载体,对传统实践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问题导向和赛事遴选为前提,创建出一个集计算机技术、创意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情境,探索实践教学语境下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实施路径与教学范式,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应用基础”为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在今后的职业领域中自觉地应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课程便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升华而来。但是,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繁、难、旧、杂”,不利于技能培养与素质提升,微课可以根据各知识特点及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非计算机专业教育通常还是根据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和指导教学: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不仅是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对信息化社会每位公民的基本要求,开设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教学内容要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引入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常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9.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本文简要阐述了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在教学应用、社会交互、技术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课”应加大在教学应用、师生互动、内容更新等方面改革的力度,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微课"自其提出之日起就在世界教育界得到一致好评和广泛推广,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微课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中。本文通过对"微课"概念的研究,分析了高校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通过对专业教师微课制作培训、建立微课教学资源库、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三种路径为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微课教学提供了相关意见,期望可以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及移动通讯技术、网络媒体及社交网站的广泛应用,“微课程”也成为国内外信息化教学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该文基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视角,在深入了解课程现状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特点研究并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14):125-126
微课作为一种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较于其他文化课程教学而言,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在应用微课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计算机机房、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等等,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微课在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立足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程教学实践,首先简要概述了微课的相关概念及其教学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堵晓霞 《教师》2013,(23):93-93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大多采用讲解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个性。为此我采用"诱导自主学习式"教法,旨在积极探索一种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网络精品课程的推广应用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程进行教学分析和系统设计,对促进计算机的基础教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概念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其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但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掌握计算机作为现代生活、工作一种工具的使用技能。因此,一方面传统的纸张考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而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方法不符合该课程的特点。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任务驱动、分层教学、以证代考,并提出了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理念和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文化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很快的课程。多年来,在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如何把握“计算机知识体系”的问题。从该课程教学体系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出过程教育在文化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当前面临着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取消纯理论课、创新考核方法、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实验教材、引入虚拟现实实验技术的改革方案。经过教学实践验证,此改革方案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当前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丰源 《甘肃教育》2021,(4):138-139
本文从《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尝试从传统的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针对线上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