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阅读就是从书面文本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阅读者根据需要对文本材料进行加工和理解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也涉及文本的阅读问题,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材料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目前,数学教师也都意识到小学生阅读和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学生阅读能力差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些学生在计算技能方面的水平很高,但当他们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精确性等特点,对其阅读,学生必须感知材料中有关的数学符号、图形符号等,理解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这就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文就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的教学和训练。”在六年前的南通会议上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同志如是说。的确,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能力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文课没有真正姓“语”。因此,语文教学要想摆脱“耗时多,效率低”的困境,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教学和训练上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一般认为,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因此离开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就不可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揣摩语言的隐含信息,就是要对字面上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但能够为读者所理解、所感受的信息进行深度的把握。所谓“隐”,即未曾明言之意;所谓“含”,即确实存在于某一语言形式之中的意思。“弦外之  相似文献   

4.
“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第三条要求中之一点要求。这一点,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涉及;特别是近年来的学术论文阅读的题目中,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好这类题目呢?下面加以论述。 一、明确意思 即明确《考试说明》中这一要求的意思。所谓抽象,是指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阐发,是指阐述并发挥。阐述,是指论述;发挥,是指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因而,所谓“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就是指能将文章中那些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内容(主要指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相对于“具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中,要把文章的抽象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必须有一种“语言转化能力”,或称“阐释能力”。也就是说,要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理解和分析,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要求“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考查的就是上面所说的这种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或对具体材料和经验作出阐释,是创造性阅读的一个方面。但在高考中,由于设题的限制以及采用选择题的原因,答题  相似文献   

6.
我们阅读任何文章,目的总在于了解它的主旨:或者是记了何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是阐述了什么观点、说明了什么事理,等等。然而,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接触的,首先是构成文章的语言材料——词和句子。离开具体丰富的语言材料,文章的主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谓读书要“咬文嚼字”,指的就是在理解词句,尤其是文章关键性的词句上所花的揣摩、体味的  相似文献   

7.
主题,就是中考作文评分表中“立意”的“意”。所谓主题是指文章使用的一个明确的主旨,并让这个主旨贯穿始终,统率所有材料。要探讨话题作文对主题的限制,就必须特别注意材料、阐述和话题。因为,对主旨的限制应该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材料上,或表现在阐述上,或表现在话题上。写这类文章,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阐述话题,弄清主题,然后再构思写作。  相似文献   

8.
建构数学模型应该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再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等进行概括。抽象是从许多数学实例或数学现象申,发现其共同的本质特点。笔者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习题为切入点,阐述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并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所谓特殊的句子,是指文段中具有特殊作用、特殊含义的句子,对它的分析直接影响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学会分析特殊句子的特殊含义有助于我们真正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分析特殊句子的特殊含义,具体地说,就是要能将较为抽象与概括的语句形象而具体的意思分析表达出来,要能将较为含蓄的语句中隐晦、曲折的意思揭示解说出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些呢? (一)理解抽象性语句的含义所谓“抽象”是与“具体”相对而言的,抽象的也就是概括的。“抽象”、“概括”的特点就是“虚”,理解的过程就是要“阐发”,就是要化虚为实,化“抽象”、“概括”为具体。这个过程主要可从三方面入手: 1.品味语言的表现力抽象性语句往往是以极为简省的笔墨去表达具体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只有语文类学科才需要阅读,才倡导阅读教学.这种认识是褊狭的.《说文解字》讲:阅,具数于门中也;读,诵书也.“阅”有“查点、计算”之意;“读”即“抽释理解书的意义”.现在人们一般把“阅读”理解为“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在这里,视觉所及的对象如文字、图片、符号、公式、图表等,都是阅读的材料;而人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本身就有信息加工的成分,因为人在阅读时还会试图理解对象的意义.学生的阅读即是学生个体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材料的感知与理解建构学科意义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思维,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阅读既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又能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对获知的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任何学科都需要阅读,都离不开阅读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每位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的范围是无界可定的,浩瀚无边,其内容纷繁芜杂,林林总总,但阅读过程却是有迹可寻的:大凡认真的阅读都有知其大略,深入理解和转悟其他三个过程。教师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教会学生“认真的阅读”,每一个阅读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也各有不同。下面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一、“知其大略”及其引导方法所谓“知其大略”是指对阅读材料所形成的初步印象,包括基本内容、语言风格以及思想感情的基本倾向。当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还必须注意字、词、作者、文体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必备的东西。首先是趣致…  相似文献   

12.
高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占40分,是试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是能否取得高考英语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综观近几年高考试卷阅读理解试题.阅读理解的题材和体裁一直以来都保持多样化的态势,语言材料新、来源广、语言地道、真实.具新颖性、教育性、可靠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精确性等特点,对其阅读,学生必须感知材料中有关的数学符号、图形符号等,理解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这就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另外,数学材料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堂中有结构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具有引导功能、能够体现探究的层次性和科学性、能够明确指向教学目标的语言,它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典型行为和典型思维过程。我们都知道,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该是“有结构”的材料,或者叫有结构的学具。所谓材料的结构性,是指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必须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 ,回答 1~ 5题。中国小说从“五四”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倾向 ,那就是对汉语言的怀疑与不信任。胡适、钱玄同等人都不自觉地把汉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对象 ,并不约而同地设计了一条由拼音文字取代文言文和白话文的道路。这就使我们看到 ,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小说在语言上都存在一种“欧化”的倾向。特别是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新潮作家、新生代作家那里 ,语言不但“欧化” ,而且还“拉美化”了。一些青年作家甚至还追求语言的“不及物性” ,所谓能指与所指的分离 ,所谓语言的自律运动 ,所谓语言的游戏性 ,等等 ,追求的都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16.
唐彦怡 《教师》2019,(9):56-57
正所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模仿,通过“阅读、积累、联想、仿写”等几个环节,把课本作为阅读和积累的重要材料,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从而实现读写结合式写作教学,促使学生“乐于说,乐于写”。为此,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以期为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概括”一词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 ,我们观察到的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 ,阅读的成千上万的文字材料 ,都需要用简要的语言把它们的特点表达出来 ,这便是概括。笔者这里着重阐述的是阅读中的概括能力。阅读中的概括能力是中学生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 ,缺乏这种能力 ,就很难积累丰富的知识 ,就很难提高语文成绩。作为一个中学生 ,他每天接触的主要是书本 ,每天阅读的是大量的语言材料 ,只有把这大量的语言材料加以消化、扼要概括 ,从而形成记忆 ,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不能准确概括 ,也就说不上掌握了阅读过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理论指出,阅读是南多种心理因索参与的心智活动。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凭借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阅读既是学生从字符号中获取信息积累知识的活动。也是学生通过接受以语言为媒介的情感教育与学熏陶。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和塑造个体品格的活动。阅读教学应是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而不是“只有教或只有学的片面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简洁、精确、抽象的特点,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因此,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阅读题的研究、分析,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一、对阅读分析题的理解: 所谓阅读分析题,是指由“阅读材料”与“阅读试题”构成的考题。它要求考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指定的材料,然后,按设置的考题完成答卷任务,阅读是前提,分析是关键。其间,考查到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迁移知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辨析比较能力等。而最重要的,难度最大的是对阅读材料中某一语言现象的微观性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