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更多地应该是活动体验,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聆听生命的召唤,让心灵充盈生命的温情。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更多地应该是活动体验,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聆听生命的召唤,让心灵充盈生命的温情。  相似文献   

3.
唐健 《辅导员》2014,(4):47-48
学生是教育的基点,归零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所谓“归零教育”,即摒弃对学生分数、奖状等的过分推崇,返璞归真,注重学生的真、善、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一、健全“归零行动”组织,规范实施“归零教育”对人的“归零教育”,可以划分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教育是关于知识、技能、技术等的教育,是浅层次的教育。第二个层次的教育是深层次的教育,是针对人的心灵深处进行的教育,是关于精神、人生、灵魂等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儿童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时,这种教育已经失去了生命力。”——题记情商在人的发展中很重要,要培养却很难,成为当今教育的一大课题。下面的几个镜头就能说明学生的情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起点在于对学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读。绿色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一个生命体,学生生命兼具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重属性。学生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了教育对人生命关怀的三个维度,即:基于学生生命的个体性、当下性与超越性,教育既要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又要关照学生的社会生命,更要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三个维度的融合共生是理想教育的本真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崔同春 《考试周刊》2010,(42):77-78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通过欣赏赞扬学生的闪光点,给他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使学生自觉地发挥优势,克眼不足。但笔者以为,赏识教育与其叫"赏识教育"不如叫"识赏教育"。因为只有"识"人,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赏"人。"识"是"赏"的前提,"赏识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识",第二步才是"赏"。  相似文献   

8.
教育实践中,教育得以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尊重学生,并由此使学生自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如爱默生所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能获得成功。”一、自尊是可教育的前提常言道:“人活脸,树活皮”。所谓“脸”就是人的尊严,就是把自己当人看,肯定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并尊重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要“脸”,不自尊,不讲理,就会无所顾忌,恣意妄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规范对之无用,更谈不上教育。可以说,自尊是人格的门户,是一个人可以被引导、教育并使之成人的前提。对于学生也是这样。一个做了错…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表现为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变革的起点和依据,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达到全面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对教育教学来说,即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一种主观能动性。实现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改革,首先要确立学校的产品是其所开发的专业,学生是一种特殊的顾客的认识。学生来校学习是为学到某些本领,以便能进入社会、立足社会。实现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改革,达到全面素质培养,必须对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进行系统改革;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教育”与“自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个性”一词被理论界炒得火热,就连中小学生们也常把它挂在嘴边,他们受现代思潮的影响,一直想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问其“怎样才算作有个性”,答曰:“课堂上可随便说笑,爱怎么坐就怎么坐;想听课就听,不想听,可以睡觉或做其它事情?作业想做就做,不做也没有关系……”这是笔者对上海市某一中学高二学生调查所得出的结论,这引发了笔者的深思:这就是我们当代学生所追求的“个性”吗?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具有怎样“个性”如的人呢?个性教育是不是就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发展?为此,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谈一谈个人认识。一、…  相似文献   

11.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12.
是“量体裁衣”还是“削足适履”,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是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还是培养适合教育的学生,是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还是学生发展符合现实教育的需求。说到底.这是衡量教育是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否遵循教育规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聆听他人是一种主动的生活姿态,一种亲切的对待,一种由衷的信赖,一种美妙的心境。聆听更是教育的智慧和手段,教师如果没有耐心的聆听,就不可能有慧心去发现一颗颗独特、鲜明、美丽的心。新课程人文化的趋势告诉我们,现代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关怀,重视对学生的尊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教学中学会聆听,在小学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淦生 《教育》2012,(9):38-39
“惩戒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因为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将“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区别开来。“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惩戒教育”具备的两个前提是:第一,它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  相似文献   

15.
吕赟 《中国教工》2010,(7):40-40
案例: A班的学生小文与B班的学生小星,课间因为一点小事打架。事后,两个人都被各自的班主任喊到了办公室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个有思想的鲜活生命。教育需要关注个体人的生命和生活方式,尊重个性。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和实施教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新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等,这是符合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也是"以人为本"国家理念在  相似文献   

17.
宫英海 《辽宁教育》2012,(12):75-77
素描:他是教育的真诚实践者",关注每一个"是他的教育信仰。他的教育风格:爱而充满梦想,快乐而执着坚定。我常常叩问自己:为什么当校长?答案很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改变一所学校的精神和面貌。毫无疑问,人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做一个理想的守望者。校长不仅要把理想珍藏在教师的梦中,更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用理想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在西岗这片充满大气与教育智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大气成就大器"。  相似文献   

18.
本真教育就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学识培养、心智开导和人格塑造的教育。实践"本真教育"应力求理念回归、课堂回归、课程回归、评价回归、管理回归和职业情怀回归。  相似文献   

19.
对“教育掠夺”这一提法,乍一看,似乎有点令人惊讶,然细细回想当前中国学生的生存状态,便觉这样的形容还是不足为过的。其实我们现行的“教育”已经掠夺了学生生活的诸多方面,且看下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们总是以理想的人作为对象来研究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学也常常把学生看成是“理想的学生”。于是,我们探索出许许多多以“理想的学生”为目标的规律和模式,以为它们可以在每个学生身上发挥教育作用。当然,这些规律和模式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借鉴,但实践中往往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