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从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从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3.
胡素娟 《考试周刊》2012,(79):72-72
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心维,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爿能力。本文试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物教学应通过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创新欲望、培养创新个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育要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切实改变教师"包打天下"的教学现实,建立一种自主创新性的教学机制,不仅要注重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权利,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创新性教学要求以创新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及和谐的教学氛围,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将课堂作为锻炼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日益重要。本文将通过创设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英语课外活动等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初中英语的创新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多给他们自由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习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陈芳 《文教资料》2011,(29):237-238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灵活巧妙地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和谐的民主气氛.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境况下发挥优势和特长;要设疑引思.以辩促思.营造一种让他们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洪琴 《考试周刊》2009,(17):211-212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精神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其次要重视科学态度培养,为创新精神打下基础;再次要重视课堂提问艺术,以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最后要加强实验,在实验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创新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历史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要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二要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问;三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14.
傅振宏 《教师》2012,(28):30-30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下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学习情境,教师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营造适当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问题面前激发起求知的热情和探究的渴望,启发他们积极去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的精神。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效果明显,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在此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具有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环境。”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创设教学情境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更关注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想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言,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平等。成功的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枯燥的讲、学生无聊的听的单向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本文试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体育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体育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轻松、民主、融洽、和谐、愉快的  相似文献   

19.
张桂香 《考试周刊》2011,(14):138-139
中学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可行的.教师应努力创设有效的氛围,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