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读了贵刊1999年第9期“如何理解洛伦兹力的做功问题”一文,受益匪浅.原文作者认为该题超纲,不宜作高考模拟题.但笔者认为此题很有训练应用价值,许多的高考复习材料中也均有此题及其变形,其题目功能可见一斑.此题之所以让学生产生洛伦兹力做功的错觉,是解法误导造成的.若理清思路,规范步骤,就可以避开“超纲”之疑.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对题目中已知条件的错误,是轻描淡写还是深究深挖;面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失误,是直接给出答案还是引导探索;面对题目解答出现答案“超纲”的情况,是让其放弃还是迎难而上.本文就数学教学案例中出现的错误,结合以上情况谈一谈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一种题型,即所谓的“信息给予题”,有些就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再给出一些新的信息,适当地进行拓展。而有些“拓展”,实际上就是“打擦边球”。这种题目若用大纲外的知识求解可能很容易,但通过灵活变通也可以用大纲内的知识求解,看似超纲又未超纲!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为体现高考的改革,很多省市设计了新的情境考查数学知识,打破以往出题规律,出现了新颖又没超纲的题目.这就要培养学生适应新题型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中学物理的难度,切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行《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许多知识点作了限定性说明,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以限制,这些限定性说明是判断知识内容是否超纲的一把“尺子”,在各种资料乃至高考试题中,常会出现一些“超纲擦边”题,它们既可用大纲以外知识直接求解,也可通过转换而用大纲要求的知识来求解,这些题是否超纲,各持所见。看法不一,其解法也值得探讨,本文通过几例分析,略谈将“超纲擦边”题转换成用大纲内知识求解的方法,以抛砖引玉,恭请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考化学试题中均有一道有机合成试题,该题目一般以“信息”揭示的形式予以命题。以这样的形式命题,正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出发,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超纲”题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中考题经常出现涉及中间量的题目.这类题目不能直接进行计算或证明.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到适当的中间量,中间量就是已知条件与所求结果的“桥梁”.本文就怎样找题目的中间量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单元测试”是数学教师主导的、较短时间频繁出现的考试类型。由于精力有限,部分教师使用现成的单元试卷进行检测。在选择或改编单元试卷时首先注意测试内容的科学性:一要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为本,不应出现“超纲”的题目。二要与教师教、学生学的实际进度一致。不能提前考查学生还没学过的知识点。三要辩证看待“联系生活、关注应用”这个新理念.不可以过分追求联系生活而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却没有应用价值的题目。四要适量编制一些开放题、探究题,“适量”指题目数量要适当,所占分值要适当。  相似文献   

9.
“练后思”即做完一道题目后,再问几个为什么,并从中获取对下次解题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弄清楚“为什么?”,才能在以后的解题中知道“如何去做”.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练后思”呢?通过以下一道试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要把握好度乔有平(陕西省新川水泥厂学校)纵观一年一度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决赛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题目的内容没有超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也没有超纲。但是,在辅导实践中,有些教师或教练员由于没有吃透大纲,没...  相似文献   

11.
第一,题目开放程度高,能够激发考生进行多元思考,我们知道.题目的开放性往往体现在材料与观点两个方面。与“一枝一叶一世界”之类的题目已经提示了观点、只须考生在材料上展开联想和想像不同,上海题提示了材料的范畴,而让考生在“怎样的影响”上摆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一、题目灯,你并不陌生。街灯、霓红灯、红绿灯、航标灯……灯多姿多彩;窗前、道旁、路口、河上……灯无处不在。可是,你是否想过:不同的灯从不同的角度将社会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收眼底。假如你就是灯,在夜幕中睁开独特的“灯眼”,观察灯前的人和事,你会发现怎样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把你看到的故事和得到的感受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550个左右。提示:1.采用第一人称(文中的“我”即是灯);2.可以从一种灯的视角来写,也可以从多种灯的视角来写。二、试题解说这是一道既有很强开放性、又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3.
幽默公园     
奇问妙答 “现在开始上逻辑课。”克尔教授说道,“我先出道题目:电影9点钟开映;6点钟吃晚饭,我儿子患麻疹;我兄弟开一辆卡迪拉克牌汽车,好,根据这些条件,请判断:我今年几岁?” “您44岁。”学生皮特里回答。 “嗨,说得对极了。”教授称赞道,“那就向全班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吧。”  相似文献   

14.
在本案例中,教师紧扣题目,在“伞”字上下功夫.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教师在导课时故意写下一个歪的“伞”字,与章题目“倾斜的伞”相对应。从而引入课题,探讨原因,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行情感体验,激活思维。其次,在对章的分析中,教师让学生比较书上的两幅图。对第一幅图,教师设问:“这样撑伞的结果会怎样,外公表情会怎样?”引导学生揣摩结果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家G.波利亚在他的《怎样解题》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怎样解题表”.波利亚指出:首先“你必须理解题目”,并给出了帮助解题者理解题目的几个基本问题: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还给出了解数学题的一个基本策略:域一张图,引进适当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是否存在”型问题是较典型的探索性问题,十多年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种类型的题目也常以“是否可能”或“可能是”或“是不是”等形式出现.由于题目多变,解法不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类题目训练较少,因而学生遇到这类题目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本文结合例题初步探讨一下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一、计算法这种方法是把问题当作求解题求解,充分利用条件进行推导计算,若能将满足条件的数学对象计算出来,就是存在,否则就是不存在,这个计算的过程也是证明的过程.例1 是否存在圆锥曲线C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7.
曾学红 《四川教育》2006,(10):29-29
[案例] 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在就课题质疑时.大多数学生都围绕“是谁借,怎样借.借到没有”等提出问题.唯独一个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不准确,因为‘借’是要经人同意的.而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我认为题目应该是‘草船诈箭’或‘草船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搞闹起来。  相似文献   

18.
考试时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看就能做”的试题偏偏“一做就出错”,“易中藏机关”是命题者常用的命题技巧,命题者把学生的知识“症结”巧妙地嵌设到看似浅易的题目中,利用学生常见的考试心理毛病,使学生“大意失荆州”.解题时务必去伪存真,鉴别正误,排除各种迷惑因素的干扰.现将这类“上当题”常出现的错解原因归类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1.出示小猴子图片,然后播放小猴子讲话,邀请孩子们出去玩。2.你们愿意去吗?闭上眼,让我们出发吧!(播放轻音乐,出现图画。)3.教师板书题目。指导读“农”。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要讨论的是1989年第六届巴尔干数学竞赛中的一道几何证明题,笔者认为这道题目是值得一做的好题,波利亚在其著作“怎样解题”中说到好题目和坏题目,好题目是能够让做题目的人对之感兴趣并愿意花时间去做的,体现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可以从中获得成功喜悦的题目.笔者的目的是围绕这道题来设计一堂以变式教学为视角的探究型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