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试题的总体评价 2000年河北省中考指的是升学考试。数学作为传统的考试科目,命题的依据是《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和河北省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按照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指示精神,力求推陈出新、不断发展。数学试题在继续发扬我省数学学科中考命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大了创新力度,突出了数学学科是基础学科的特点,体现了我省初中数学学科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既考查了数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实施,中考评价体系的改革正向全面考查同学们的数学素养转变,科学地衡量一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已成为中考命题者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考,是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引领着初中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对初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2004年,试行新课程标准的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莲出了第一批毕业生,他们经过了各实验区单独命题的中考检测,教师们最关注的评价改革已走上前台。为帮助初中教师们把握评价改革的方向,体会评价改革的实质与内涵。我刊特别邀请具有丰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掌握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多次参与中考命题的各学科专家编写了2005年《中考备考专辑》。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对近年来我省全国各地及2004年各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命题特点和命题趋势作了综合分析,对其中的典型题型作了分类解析,并精选了部分习题配合师生的中考备考。专辑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4.
一、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向1.命题依据的转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分析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不难发现,各地的中考命题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精神,出现了一大批题型设计思路开阔、内涵丰富、立意深刻、发人深思的好试题。通过对命题的探析,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新教学观念,迎接2006年的中考。2.命题方向的改变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对初中阶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标准和各版本新教材在全国的深入实施,中考评价体系的改革正向全面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转变,科学地衡量一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已成为中考命题者探索和思考的课题。综观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不难看出新题型、新变化层出不穷,这说明命题者在如何全面而科学地考查学生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初中升学考试,一方面,作为初中阶段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具有选拔的功能;另一方面,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引导教学改革的作用,历来被看作是"指挥棒"提高中考命题的质量及科学性,既关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对千千万万考生的公正评价.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考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正确导  相似文献   

7.
2014年达州中考数学学科的命题,遵循《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2014年达州中考考试说明(数学)》的要求,继承2013年的命题风格,结合全市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体现课程改革理念.整套试题真正落实了"重基础,渗透思想;强能力,着眼创新"课改的理念,试题覆盖面广,展现风格耳目一新,"活题"较多,立意鲜活,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8.
朱秀珍 《成才之路》2014,(13):65-65
正推行素质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为重点,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纵观近几年徐州市中考数学命题特点,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评价功能上,都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立意",转为"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这种命题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能力的全新教学理念。这种命题理念符合时代要求,也符合社会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当然,也是完全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精神的。这种命题理念,对初中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徐州市中考数学命题的改革,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加快中考数学命题改革步伐 ,是全面推进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加大中考数学命题改革力度 ,是有力促进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需要。山西省 2 0 0 0年中考数学命题改革 ,态度坚决 ,积极稳妥 ,在兼顾选拔性的同时 ,把向教学一线迅速传播最新教学信息、教育观念作为重中之重 ,把引导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努力构建数学创新教育体系作为最高目标 ,把引导广大初中学生通过改变数学学习方式和探索数学学习规律去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最终归宿。我们认为 ,山西省 2 0 0 0年中考数学命题改革 ,必须遵循教育部《关于 2 0 0 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中考深入改革,勇于创新的一年,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以来,第一批参与课改实验的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选拔的第一年,"课改卷"更使中考命题呈现多样化.了解中考试题有哪些特点,今后命题趋势怎样,如何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这对每个初中生都很有必要.本文将对2004年中考数学命题进行大盘点,让你尽快地了解中考、熟悉中考,以便顺利地迎战2005年中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2):192-192
2010年,云南省首次将中考命题权全部下放到州市,经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16个州市结合本地教育实际稳步推进中考改革,为全面实施初中教育评价制度实现了平衡过度。按照云南省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方案,2010年实施的中考命题权下放,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抓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的抓手,以引导基层学校、教科人员、一线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全面完成教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03年杭州市全面进入初中新课程改革,中考数学的命题也逐步进入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阶段.本文拟从2006年至2008年杭州中考题看中考数学命题的取向,并谈谈笔者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近年来中考命题呈现初中试题高中化,借以考查理性思维能力,兼顾考查考生高中深造潜能,彰显中考引导、导向功能.通过对2021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第10题与第17题的源、流追踪,揭示“题在初中,根在高中”的中考命题策略,凸显圆的核心地位,同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初中语文考试评价的原则 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河北省初中语文学科的考试评价(以中考为代表)始终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又通过《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对考试评价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精细化,一些向课外拓展的内容和当年将要有重大变化的部分,都会在"考试说明"中加以体现.例如,2009年要扩大文言文的考查范围,于是在"考试说明"中就明确增加了三篇文言文篇目,并在当年的考试中考到了其中的一篇,所以,"考试说明"的指向性非常具体和明确,要认真学习并加以落实.每年的中考命题都要遵循一定的命题原则,了解这些原则,可以消除对中考命题的神秘感,能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并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考中的综合题是用来评价和甄别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大小(即考查学生的"四基"、"四能"),因此,它往往经过中考命题专家细心推敲、反复研究.那么,作为一线数学教师,中考复习就不能以题论题,就应多研究中考命题思路、命题趋向,以便准确把握初中数学的核心,更好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也有助于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2007年中考数学命题在继续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充分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意在引导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命题体现了对初中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力的导向,突出了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中考命题是教育评价中的一个环节,同时它也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2010年普洱市初中升学考试首次自行命题。研究、分析普洱市中考命题的特点及趋向对普洱市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其基本理念对近几年数学命题的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删去了部分原有知识,增加了图形运动的内容,使数学更贴近生活,解题方法更灵活多变.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近几年,各地中考和模拟考加大了这方面的考查力度,这一部分的分值比前两年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全国数学中考考法分析评价报告》(2014年版)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及数学爱好者阅读研究用的图书。该书的主要特点有:可读性本书从不同角度对2014年全国170套数学中考试卷中的试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在2013年版的基础上新增了中考命题技术例析,加深了对值得商榷的试题的剖析。前瞻性本书作者全部是多年参加中考命题的专家,有着丰富的中考命题经验。本书对2015年中考命题趋势进行了预测,能够帮助读者准  相似文献   

20.
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强烈震动 ,特别对中考数学复习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如何做好 2 0 0 2年中考数学复习工作又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 ,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一、与时俱进 ,中考命题的导向挑战中考数学复习2 0 0 1年我省中考数学试题的主要特点是命题中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