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达 《辅导员》2009,(20):15-15
中考语文试卷一般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而古文翻译又是古诗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大致分值在2~4分,加之越来越多的省份中招题目中逐步出现课外古文阅读的倾向,所以,古文翻译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那么,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做好古文翻译呢?  相似文献   

2.
高考应试,实力自然是关键,但光有实力并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就好比竞技比赛,赛前应该了解竞赛规则,了解裁判的特点,并据此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以争取最好的结果。大家熟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很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根据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进行阅卷的教师,正是高考这场竞赛的裁判。作为一个老“裁判”,在阅卷时最感遗憾的不是考生的错误,而是考生的失误:根据考生的能力看,应该是会做的题却不能得分或不能得全部的分数。阅卷老师对此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但考生却有可能因此而“一生叹息”。下面我就从阅卷的角度谈谈高考语文卷…  相似文献   

3.
语文高考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了三个层面的内容:读懂文章、弄清问题、准确表达。其中读懂文章是基础,弄清问题是前提,准确表达是结果。很多同学感到读懂文章、弄清问题不在话下,而准确地表达常常把握不好。下面就谈谈答题中的“整合信息”。  相似文献   

4.
5.
现代阅读题历来是各类语考试的难点,考生的得分率较低。现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四步”阅读法,希望对大家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都注重考察阅读,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能力迁移。阅读题比重占试卷总分值约44%,而现代文阅读又占其中的35%。要答好现代文阅读题,除了要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课内外阅读量的积累外,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也十分必要,现介绍一些答题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阅读题的试题材料大多来自于课外,覆盖面广,文体多样,内容复杂,出题灵活,难度较大,如何能在应试中有条不紊地作答,正常无误地发挥,最好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能这样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阅读题的试题材料大多来自于课外,覆盖面广,文体多样,内容复杂,出题灵活,难度较大,如何能在应试中有条不紊地作答,正常无误地发挥,最好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能这样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生阅读现代文时感到难以读懂文意和把握内涵。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总结出用“四读法”能更好地解读和走进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人教版九(下)语文《那树》一课,谈谈具体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与读网     
读书古已有之,每个人从小到大唯有与书本进行亲密接触,才能猎取知识,提高智力和丰富思想,而读网则是当代人专有的“眼福”,网络是20世纪后期电子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一份厚礼,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工作与生活常态,及至日渐动摇人们的固有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前一直相信让学生海读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很宽泛,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觉得只要读内容健康的书,就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所以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少之又少,仅有的指导也不得章法。但我一直存在疑问:课外阅读,对学生到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除了了解一些有趣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考试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差,阅读视野十分狭窄。课堂的读书时间大部分被老师繁琐的分析所占领:课外又要忙于应付大量的作业。每当遇到短文分析,他们便抓耳挠腮,无从下手。他们不知道福楼拜、托尔斯泰、雨果,不了解钱钟书、余秋雨、张爱玲。主体阅读呈封闭性,课外阅读几乎等于零。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现实与之差距令人汗颜。语文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其能力:既要重视课本知识学习,也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阅读能充实灵魂,滋养心灵,润泽生命,和学生一起读书,我尽情体味着书中的乐趣,感受着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李水兵 《初中生》2008,(4):34-38
写在前面:“批注”既是传统的读书方法,又是中学生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现代文阅读中“批注”类型的题目在近几年语文中考阅读中悄然出现。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能否在独立自主阅读文章时用精当的文字写下自己的理解、疑惑、感受、欣赏或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在人类明史上,大凡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都有善于质疑的好习惯。鲁班面对茅草能思考其轻松划破手指的原因,牛顿面对下落的苹果能提出“为什么不向上飞”的问题,而质疑无疑是促进他们探索并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因此,喜爱读书,以书为友的同学,在积极接受的同时,又要善于质疑,这既有利于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可能据此发现创新的机遇.从而增强读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