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状元热”初现端倪,甚至出现了“状元经济”一说。学校热捧,媒体热炒,商家热追,把一个个小“状元”推到了前台。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12,(9):15-15
32年来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竞无一人成才。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曾引发网友竞相围观。“状元”在当下中国是一个亮眼的词汇。  相似文献   

3.
《教育》2008,(22)
云南新闻网6月24日刊载徐向良的文章:和往年一样,高考阅卷工作刚刚结束,许多都市报纸便争相报道"高考状元"了,从考试成绩到考生"感言",再到个人爱好,甚至连和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08,(13):4-4
高考结束不久,高校抢夺各地高考状元的“大战”随即打响,各大高校的奖助学金政策已经纷纷出炉,“状元”奖学金更是一路走高清华将状元奖学金从2万元提高到4万元,北大将状元奖学金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此举引起了媒体颇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状元,有两种解释:①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唐代称进士及第的第一人。②比喻在本行业中成绩最好的人(《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6.
辛明 《教育文汇》2011,(2):20-20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年高考的结束,又一批“高考状元”即将新鲜出炉。往往“状元”被确定只几个小时,其各种信息便会出现在网络上:从家庭背景到外界评价,从学习、生活习惯到目前精神状态,从个人职业理想到大学争抢盛况……社会对此的关注程度比对娱乐明星的“八卦”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8.
郭筱琦  张琳 《教书育人》2004,(10):18-18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来了12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中学生最高等级奖学金“总统奖学金”的获得,即将升入耶鲁、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高校就读,在美国他们也都算是“高考状元”了,他们和我们的“高考状元”有何不同?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9.
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来了12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中学生最高等级奖学金“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而且即将升入耶鲁、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高校就读,在美国也都算是“高考状元”了,他们和我们的“高考状元”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0.
杨媛  金梦 《学习之友》2008,(12):54-54
“民办学校能培养出高考状元?”今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状元”郑润泽的母校——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把这个“?”变成了“!”。在2008年高考中,潮阳实验学校不仅出了个文科“状元”,考.生中还有八人分别进入汕头市文理科前10名、四人成为汕头市单科第一名,以本科上线率96.2%、总上线率100%的成绩位列汕头市第一。  相似文献   

11.
丁瑞丛 《小读者》2013,(8):31-33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不上补习班,还能在30余万考生中夺魁,状元们究竟有何绝技?仅仅是勤奋,必定不够。  相似文献   

12.
近日,河北衡水中学吸引了公众眼球。几年来,这所“超级中学”培养了大虽的“高考状元”,因此也吸引了周边市县大馈的“尖子生”前来就读。衡水中学的秘诀就是把学生做题的潜力挖掘到极致,学生连课间操的间歇和排队打饭的时间都要用来做题。河北教育厅的官员称,衡水中学充其量只是个大学生加工厂。(6月10日《信息时报》)  相似文献   

13.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所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个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名校动心的原因。中国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而美国高校招生则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再加上申请的综合素质。像哈佛、普林斯顿这种顶级的学校,都公开宣称高考成绩和学校的平时成绩都非常重要,但还要看申请的综合素质。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高考成绩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教师博览》2008,(9):10-12
2008年的高考终于在一片“苦尽甘来”的氛围中悄然落幕。 煎熬仍在继续。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考生们并不能完全放松下来。对答案、估分数……几乎每个考生都在焦急等待高考分数公布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12岁就出版了一本诗集,成为晚清时小有名气的"神童"。和现在一样,要想读所好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就得削尖脑袋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于是,张之洞紧张备考,天天悬梁刺股,刻苦复习。三年后的乡试中,张之洞高中举人,成为轰动一时的"高考状元"。神童加高考状元的双重身份,让张之洞看上去前途无量。按照当时朝廷选拔公务员的标准,只要接下来再参加会试、殿试和  相似文献   

16.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香港大学表示,学校并不单纯以内地考生高考分数作为招生指针,面试表现亦很关键。今年最后录取的250人中,11名各省市最高成绩的“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7.
行阳 《家教指南》2004,(10):18-22
连日来,2004年中国各地新科高考状元成了各家媒体追逐的焦点。不少人这样探问:他们能成为令人羡慕的高考状元,秘密究竟在哪里呢?近日,笔者就此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这些状元的成功因素有许许多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民主的家庭环境在所调查的90位省市状元中,约65%的高考状元出自工人、农民家庭,有的父亲或母亲还是下岗职工。辽宁省高考状元耿原、江苏省高考状元钱亮、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吴诗士、江苏盐城市的高考状元马荣荣等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郑州市高考理科状元柴源的父亲是矿工,母亲是农民;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郭璐的父母都是农民…  相似文献   

18.
“高考状元”是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也是高考的直接产物。对“高考状元”现象的治理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举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考状元”现象的治理主要经历了局部整治与全面治理两个阶段。“高考状元”现象的长期存在,有着“唯分数”的应试教育做法和高考现行制度局限、多方利益主体的推动作用及传统考试文化观念影响等诸多原因。根除追捧“高考状元”现象要从重塑教育生态、深化教育改革入手,引导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和评价观念,还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真正实现从“选分”转向“选人”。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2012,(9):14-15
内地尖子生报读港校热潮持续,香港大学今年录取“状元”数创下历史新高,最终录取的内地363名考生中,“省市状元”多达21名,为历年最多。  相似文献   

20.
【原编者按】各省、市、N2011年高考分数相继公布后,人们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高考状元”身上,都关注他们的学校、成绩、被录取的大学以及学习经验等。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Ak2004年开始,一直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也真诚地希望大家不要炒作“高考状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