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春天,一次上语文课时,我发现一个小女孩不听讲,在下面画人物漫画。当我走到他跟前时,她紧张极了。我没有当众责备她,而是赞叹道:“画得真不错呀,如果能在美术课上加强练习,参加比赛一定会得奖 !”这位小女孩愧疚地低下了头,圆圆的脸蛋红得像一个大苹果。事后我叫她当了美术课代表。从此以后,这位小女孩上课时再也没有违犯纪律,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去年在小学生美术作品比赛中,她的作品《妈妈,真辛苦》获高密市小学生绘画比赛三等奖。   去年冬天的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出奇的冷。我在讲课时,有一个小男孩跺起了脚,开…  相似文献   

2.
一谈起差生,我们教师中就有人摇头叹气。一曰:“十个指头有长短”,班级中存在差生是不可避免的;二曰:“顾得差生影响优秀生”,保了芝麻丢了西瓜,划不来;三曰:差生是“低能儿”,“牵牛上树”,难!一句话,对差生的教育丧失了信心。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诚然,这一俗语包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说明教育离不开批评。然而,批评不一定要“苦口”,要“逆耳”,应当讲究批评的艺术。否则,即使是“良药”、“忠言”也由于“苦口、“逆耳”而产生抗药性,药效会大打折扣,很难实现预期的疗效目的。 下面根据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不“苦口”的方  相似文献   

4.
5.
“良药苦口”,此话不假。对生了病的人来说,再苦的药也得吃,但如果教师开出的“药”太苦,学生虽然知道这是“良药”,“喝”起来也会有畏难情绪,势必影响“疗效”。因此,我们不妨给苦口的良药加点“糖”,这样,学生就会喝得自觉自愿、开开心心。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育实践中,经常见到一些老师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站在那儿羞愧交加,无地自容,而教师却自以为这是对学生的爱护,把自己尖刻的语言当成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认为这样才能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进步。可学生不仅听不进去,有的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致使批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批评的艺术性问题,古人虽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说,但我们却认为,既然是良药,却不苦口,而又利于病,既然是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有着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但在行为上又较为幼稚,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需要教师及时而巧妙地加以批评指正。讲究批评艺术的教师能够施良药而不苦口,为学生易于接受。在多年教育实践中使我体验到,对学生的批评,须遵从以下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某些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用来触动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改正缺点错误。它是一剂良药,有利于病。但是如果太苦口,即使它的药效再好,服药的人也会有所抵触。"良药"如果有了糖衣,就不"苦口","忠言"也不会"逆耳"了。因此,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掌握恰当的批评艺术,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批评,使其知错,认错,改错,他  相似文献   

9.
批评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方法.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此说能够长久流传,无疑有它深刻的道理,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施"比"受"要更适合于任何事物.作为教师,高明、技巧、入情、入理的批评更受学生欢迎,这种批评不仅能达"忠言逆耳"之效,而且让人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忠言未必逆耳"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为此,我们应当讲究批评的艺术,在批评学生时做到"五禁、五要".  相似文献   

10.
11.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不仅成了一些病人甘于忍“苦”服药的精神支柱,而且不少人把它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生活哲理。尤其是将它类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要教育好学生,使用的“药”以“苦”为良,似乎“药”越“苦”,“药效”越大。由于“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影响,在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现象:有的教师对待年幼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2.
古时候人们就把黄瓜当作促进食欲、调节消化系统、利尿、利胆和温和的泻药使用.黄瓜汁当水饮可以驱暑.浮肿时饮黄瓜汁或吃生黄瓜可以减轻症状,黄瓜还能治烫伤.老黄瓜或黄瓜籽煎汤内服能治黄疸和肝病.黄瓜汁对牙齿、指甲和头发都有好处.黄瓜汁和胡萝卜汁的混合剂对秃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宫生平 《课外阅读》2010,(11):203-204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批评教育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它犹如一幅"良药",关键是在"祛病"的同时不至于"苦口",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顾其"面"、护其心、顺其耳,这样不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乐于改正错误,尝出良药的"可口"。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初中生来说,说错话,做错事是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应该时刻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对症下药,耐心诱导,以达到是良药而不苦口、忠言而不逆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赞美表扬的语言更能给人以自信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孩子的心理还未成熟,更需要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这样他才有继续前进、积极向上的动力。逆耳的话说多了,可能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旦失去自尊心,求职的欲望就会减退,容易导致孩子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走上自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古话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笔者认为,甜口“良药“更能治病,顺耳“忠言“更易入脑.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若还停留在“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水平,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那么,如何使批评之“良药“不苦涩甚至甜口,让教育之“忠言“不逆耳甚至悦耳,从而产生正效应和潜效应呢?……  相似文献   

18.
小松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他似乎一刻也不能安静,总是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人家不理他,他就自己一个人摆弄东西,从不抬头看老师。下课也不闲着,他喜欢猛然从背后抱住同学,或者绊一下同学,要不就是故意吓唬吓唬女生。  相似文献   

19.
巧配“良药”不言苦——浅谈批评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话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笔者认为,甜口“良药”更能治病,顺耳“忠言”更易入脑。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若还停留在“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水平,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那么,如何使批评之“良药”不苦涩甚至甜口,让教育之“忠言”不逆耳甚至悦耳,从而产生正效应和潜效应呢?一、顺“天时”,应“地利”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除了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外,还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时机和场合,做到顺“天时”,应“地利”,以使批评收到正效应。笔者认为,在下列情境下暂不适宜批评学生:在…  相似文献   

20.
古话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笔者认为,甜口"良药"更能治病,顺耳"忠言"更易入脑.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若还停留在"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水平,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那么,如何使批评之"良药"不苦涩甚至甜口,让教育之"忠言"不逆耳甚至悦耳,从而产生正效应和潜效应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