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去某新闻单位办事。编辑部里一位记者正在打电话。大概是对方请他去采访什么,记者答道:“好的。买到卧铺票就去,买不到就不去了。”对方听后作何感想不得而知,瞧那记者的神情倒坦然而又自信。由此,我不禁引起了联想。记者出差,特别是远途采访,买卧铺票完全在情理之中,符合制度规定。但倘若因卧铺票紧张,买不到,就置采访任务于不顾,即使有坐  相似文献   

2.
一架波音727专机,把120余名阿拉伯和外国记者,从开罗带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这些“无冕之王”不是去采访重大的突发事件,也不是去参加盛大节日庆祝活动,更不是去观光游览,而是应邀去出席一次记者招待会。 1990年8月19日中午,埃及新闻局受利比亚当局委托打来电话,通知新华社开罗分社派一名文字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于次日中午乘专机去的黎波里,参加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上校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通知说,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利方即派专机送回。接受这  相似文献   

3.
几个月来,首都许多新闻单位纷纷组织记者到基层去采访。人民日报先后组织了三个采访组,分头赴西藏、云南、宁夏采访,并在报纸上开辟《记者在基层》专栏。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党报、晚报也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记者到基层去。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最近,我和一些记者议论这件事,大家谈了许多看法,也提出了一些问题。看来,这件事值得引起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进一步把它抓好。 (一) 有的记者说,记者到基层去是件平常事,现在为什么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一位老记者采写了一篇百把字的小消息登在报上,不料这件事在记者中引起了褒贬不一的议论。褒者说,他这个人没有架子,这么老的记者也去采写这么小的消息。贬者说,他这个人也不嫌丢人,这么大的记者还去采写这么小的消息。确实,有的记者因怕丢人,不愿采写小消息。有一位中年记者经常碰到小新闻,可他不屑一顾,一心奔大稿子。结果,把到手的许多好东西漏掉了,大稿子又没有搞成,常常完不成任务。  相似文献   

5.
记得一次去采访一个劳模,谁知竟出师不利。这个劳模,听说记者来了,便立即托辞“逃遁”。何故?那个单位的领导说,她最怕记者。记者又非洪水猛兽,何怕之有? 最近我采访另一名青年劳模时,这个疑团才顿时冰释。这次是去了解这个青年劳模为什么在评劳模中落选。  相似文献   

6.
胡健 《传媒观察》2007,(2):25-26
他同一位记者约定,当天下午2时一起去采访一位画家。结果,在约定好的地点,他从下午1时50分一直等到2时40分,始终不见记者的踪影,多次打记者的手机联系,回答均是“对方已关机”。由于同这位记者素未谋面,担心在路上擦肩而过,错过见面机会,他立即赶往这家新闻单位,一直找到记者的办公室。谁料,办公室同志告诉他,这位记者家在外地,已经回家去过年了。约好了去采访,怎么能这样不守信?办公室有人劝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物采访新闻性不强,过了年去也不迟。一直对记者、对新闻十分敬重的他,根本没想到有的记者会这么不讲信用,简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这是平常的一天——2009年7月15日,对于每天面对大量或好或坏或悲或喜新闻的《京华时报》的编辑们来说,并没有多么的不同。只是当天北京周边的津晋高速公路发生桥梁垮塌事故造成车辆和人员伤亡的消息得到证实后,围绕派什么样的记者去采访,引起了一番争议。图片部门首先提出了采访建议,但流媒体记者去不去?最后,一辆采访车载着一名摄影记者、一名流媒体记者以及两名文字记者,迅速赶往出事地点,从各自需要出发进行不同角度的采访,最终在报纸和网站上发出静态照片、视频新闻以及文字报道。  相似文献   

8.
真实的遭遇     
中学时期的一位老师从家乡来,我们几个同学去看他。谈话间他对我们说:“你们都是记者,你们是我的学生,今天没有外人,我讲个真实的故事:前些日子咱家乡邻县去了一位记者,采访全县办计划生育协会的事。记者要到村里采访,县里有关部门通知了某某乡,乡里选了一个村子。其实,村里没有什么这协会那协会  相似文献   

9.
千方百计让自己的文字进入读者的视野,进入读者的脑海,即增加可读性,是每个记者最基本的愿望。当我们为此挖空心思去琢磨角度、去深化主题、去修饰语言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恪守着自己的职业阵地——记者。为什么不试一试做个读者呢?为什么不用非记者的眼光打量一下我们准备表现的事物呢?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站到了自己职业的对面,获得了另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10.
报纸要提高报道质量,最根本的是调动起编辑记者的积极性。有了这种积极性,大家就会主动去学习钻研,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报纸就能越办越好。怎样去调动编辑记者的积极性?我看,一些新闻单位越来越注重于金钱。一些领导用了很大精力去研究制订一套考核奖罚制度,企图用钱来激发编辑记者的积极性。在东张西望、互相攀比中,奖罚的项目越来越繁琐和出奇。比如说,规定每个记者每月发多少重点新  相似文献   

11.
记者这行职业在人们眼中地位还是挺高的,何谓“忍辱负重”呢?请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作者、《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他大半生涯中就有过几次不平常的经历。一是1954年他从莫斯科(驻苏记者)调回国内,当时已是很有名的记者了,而报社某些头儿,对他抱有成见,却让他回编辑部坐了一阵冷板凳。后来,竟让他去报道纽约市的垃圾清理工作。这是一项例行的报道,通常由实习记者去完成,现派一位名记  相似文献   

12.
据说,有一位企业经理在请记者吃饭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记者的价值不就是一顿饭加一瓶啤酒吗!”听了这话,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记者都会感到愤慨。但是看看我们记者队伍中某些人的行为,也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的反思。有些记者采访,无汽车不去,无“油  相似文献   

13.
在外国,报社常派新手去当体育记者:而在旧中国,报社则派新手去跑警察局、法院,总编辑特別垂青的除外。我自廿几岁起就是一个跑警察局、法院的记者了。那些普通老百姓畏如虎穴的地方我进出自如,一直到解放初期,我参加了上海市公安局连夜出动,全面封闭妓院的新闻报导。之后,调为一名文艺记者,一直至今。回想我刚做记者的时候,真的以为自己当上了“无冕皇帝”了,一心只想做个伸张正义的好记者,却不料碰了很多钉子,几乎送了性命,真是好险啊!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年记者节。2008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九个记者节,今年有太多的事件值得记者去报道、去记录,通过参与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不少记者有了很多新的感悟,特别是就记者这个职业本身的感悟。本期《特别策划》收纳了几篇广播记者撰写的文章。几位作者结合抗冰雪、抗震救灾以及奥运会的采访报道,对记者的职业追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阐述,权当对记者节的纪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各条战线的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大的、令人信服的变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大量涌现。我们的记者去报道这些先进典型和经验,广大读者是欢迎的。可是,在我们的国家里是否还有后进地区呢,是否还有消极面呢?事实告诉我们:有。那么,我们的记者为什么不愿去、不敢去接触它呢? 我们觉得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少记者还没有真正从林彪、“四人  相似文献   

16.
报纸要提高报道质量,最根本的是调动起编辑记者的积极性。有了这种积极性,大家就会主动去学习钻研,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报纸就能越办越好。怎样去调动编辑记者的积极性?我看,一些新闻单位越来越注重于金钱。一些领导用了很大精力去研究制订一套  相似文献   

17.
吃——派饭作为农村记者,一年中差不多有半年多的时间在农村采访,首先碰到的是民以食为天的吃饭问题。过去没有招待所、接待站,除了农村食堂化期间,记者下乡吃过食堂饭外,通常都是在老乡家里吃派饭。今天在张家,明天在李家,可以说吃的是百家饭。越是穷的人家越要去吃,这个老规矩给记者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就在这吃派饭中,农村记者李果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年冬天,李果与刘人杰、杨义赴山西晋南地区一农村采访,村里的接待人员把他们安排到一农家吃派饭,早饭时有人领着去吃,中饭、晚饭就得自己去。日落西山,天渐渐黑了下来…  相似文献   

18.
近来记者暗访有点热。有的记者通过暗访揭露了社会的严重阴暗面,确实是冒风险做了好事,《南方日报》出版社出了一本《偷拍实录》,记录了中央电视台记者暗访那些违法犯罪行径的过程,读了令人感动。 但是暗访并不是百无禁忌的,不是什么地方什么事都可以给记者去暗访的。最近看到有家报纸登了一组报道记录记者暗访发廊卖淫、舞厅吸毒等“发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位做记者的朋友,一天下午被报社派去采访一次外事活动。会上主宾进餐,记者被“晾”在一边。直到后半夜结束采写,记者整整饿了八个小时。事后一些同事为此事替他打抱不平,这位朋友却说:“这  相似文献   

20.
我觉得我们记者除了要跑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外,还应该到后进地区、后进单位去看看,这对记者开阔视野,研究问题,提高工作水平,搞好报道,大有好处。最近,我在一些省份跑了一些后进地区,那里很少有记者去,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很欢迎记者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