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运动员月经期参加田径比赛后当时月经的变化和月经期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我们用填表与个别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在一九七三年全国田径运动会期间,月经可能来潮的运动员87人(年龄15—29岁),其中40人参加了比赛,20人用人工方法改变了(提前或推后)月经来潮时间(有27人因月经来潮中断了比赛本文不予分析)。调查包括过去月经来潮的天数、血量、周期及痛经情况,月经期训练的习惯、此次比赛后当时月经的改变情况、自我感觉与运动成绩的改变(运动成绩提高之标准为达到或超过最高成绩,低于平常一般成绩列为成绩下降,在两者之间为成绩无改变)等项目。一、经期参加比赛的女运动员月经情况及机体反应1.参加比赛后此次行经情况的改变:参加比赛后大多数(75%)运动员此次行经情况正常,12.5%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后此次来潮出现痛经现象,少数运动员有血量和行经时间的改变(见表一)。这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了我国优秀女运动员76名,一般运动员83名,业体校学员136名和330名非运动员的初潮年龄和月经期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同非运动员相比,优秀女运动员的初潮年龄有所推迟,而业体校学员初潮年龄则有所提前。月经不良反应,优秀运动员占51.32%,业体校学员占71.32%,非运动员占51.21%。月经期不良反应与初潮来临的季节有一定内在联系。提示:初潮年龄和月经期不良反应的症状和程度,可作为选材和医务监督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院女学生在月经期从事术课学习及运动训练存在的错误认识, 对200 名体育系本科和专科的女大学生在月经期参加不同程度的体育运动、训练及比赛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不同运动程度对经期反应, 行经时间, 经血量的影响, 探讨经期运动训练应掌握的原则和自我评价指标, 从而更合理, 科学地安排好月经期的训练、比赛。  相似文献   

4.
在1984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用Hallberg改良法测定了13名大学生和46名运动员共105个周期的经血量,对其中13名运动员和7名普通大学生测定了经期参加训练经血量的变化。普通大学生的经血量平均为60.2ml,运动员平均为39.4ml,经显著性检验,运动员的经血量明显少于大学生和我国普通妇女。运动员经血量超过我国普通妇女正常上限(80ml)者占6.8%(普通妇女为19.7%)。运动员经血量超过3~30岁妇女上限(70ml)者占8.5%(23~30岁普通妇女为18.7%)。这些事实提示了,运动员的经血量比一般妇女为少。对大学生和运动员进行连续两个周期经血量的观察发现,同一个体经血量的变动范围不大,个别运动员的变化较大,甚至超过了经期参加训练对经血量的影响。因此,欲了解经期训练对运动员经血量的影响,需要进行多周期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在武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损伤的发生率也是较高的。但过去我国对武术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还是一片空白。为此,我们对参加第三届全运会武术比赛的运动员作了一次损伤调查,希望能从中找出武术运动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办法,为今后进一步更好地开展武术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我们的调查方法是: 1.由教练员提供在武术训练中(从开始训练武术起到现在止)受过伤的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 2.向运动员了解病史(注重了解损伤原因及引起受伤的动作),并进行伤情检查。 3.有选择地与部分教练员、队员座谈。调查结果参加这届全运会武术比赛的运动员共317人,其中男运动员160人,女运动员157人。在训练中受过伤且被我们调查的运动员共176人,占总人数的55.5%;所调查的运动员中,男运动员共86人,占与会男运动员的53.7%;女运动员共90人,占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17名女运动员的经血量及运动前、后凝血纤溶系统的某些指标(抗凝血酶血浓度、活性,纤维蛋白溶酶原和X1抗胰蛋白酶浓度、血小板),结果提示:女运动员经血量的改变,部分原因是由于运动引起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变化造成的,女运动员的经血量少于普通妇女,与运动增强了机体的止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经期体育运动对集美大学女生月经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集美大学女大学生在月经期参加不同程度的体育运动对月经状况的影响进行调查,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运动程度对经期反应、行经时间和经血量的影响,探讨经期参加体育运动应掌握的原则和自我评价指标,以利于科学地安排好女大学生月经期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8.
一般人的贫血诊断标准男女分别为血红蛋白低于12g%和10.5g%、红细胞数分别低于400万/mm3和350万/mm3。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并非运动员的贫血都是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中的运动性贫血约占20%~30%,女运动员高于男运动员,少年儿童运动员高于成年运动员。引起运动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动使脾脏释放溶血因子造成红细胞脆性增加和运动中血流速度加快,使红细胞破坏增加,以及由于运动消耗增加及剧烈运动造成食欲下降,使红细胞的构成原料减少,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贫血。什么是运动性贫…  相似文献   

9.
美国运动生理学家科斯蒂尔发现肌纤维类型有红白两种。长跑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这两种肌纤维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不同。他发现短跑运动员小腿腓肠肌中,红肌(慢肌)只占24%(男)和27.4%(女),中跑运动员占51.9%(男)与60.6%(女),长跑则占69.4%(男)。而短跑运动员无论男女,平均白肌(快肌)纤维占60~70%。  相似文献   

10.
用Hallberg法对23各运动员进行每日经血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第一、二天经血量最多。在10名自我感觉经血量过多的运动员中(超过80ml的有4人),采用双盲法口服阿胶膏2个月,经血量过多的人出血量减少,血红蛋白增加,其血气分析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1986年对浙江省体训一大体135名女运动员月经调查报告(1)一文中,曾发现有痛经史者31人,占总人数的32%,为了做好女运动员的保健工作,使她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不断提高。我们试用中药温胞汤治疗31名有痛经的女运动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有效率90.3%,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一、治疗对象的健康状况: 在1986年调查月经情况时,该31名运动员均进行过详细询问病史,如月经史、运动史等,同时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妇科肛门指诊、胸透、心电图、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2.
一般人的贫血诊断标准男女分别为血红蛋白低于12克%和10-5克%、红细胞数分别低于400万/mm3和350万/mm3。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并非运动员的贫血都是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中的运动性贫血约占20~30%,女运动员高于男性,少年儿童运动员高于成年运动员。引起运动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动使脾脏释放溶血因子造成红细胞脆性增加和运动中血流速度加快,使红细胞破坏增加,以及由于运动消耗增加及剧烈运动造成食欲下降,使红细胞的构成原料减少,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贫血。什么是运动性贫血?  相似文献   

13.
一般人的贫血诊断标准男女分别为血红蛋白低于12克%和10-5克%、红细胞数分别低于400万/mm3和350万/mm3。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并非运动员的贫血都是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中的运动性贫血约占20~30%,女运动员高于男性,少年儿童运动员高于成年运动员。引起运动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动使脾脏释放溶血因子造成红细胞脆性增加和运动中血流速度加快,使红细胞破坏增加,以及由于运动消耗增加及剧烈运动造成食欲下降,使红细胞的构成原料减少,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贫血。什么是运动性贫血?  相似文献   

14.
月经期能不能参加训练或比赛,是有过争论的,有些人担心在月经期参加训练或比赛会造成月经不调,甚至影响以后生育。为此,我国的一些运动医学专家曾专门对几十名女优秀运动员做过调查,她们在月经期内仍参加训练或比赛,并创遣了优异的成绩。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其中一些人在大运动量训练期月经有过一些改变,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肌肉力量等有些下降,但是当她们停止大运动量训练后,月经基本都恢复正常,更不会影响生育。本人通过自己多年组织和安排女运动员在月经期的训练与比赛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就自己多年组织女生体育训练的实践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般地说妇女月经期应避免剧烈活动,但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外资料记载,女运动员所以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因素是经期坚持训练和比赛;而国内对经期训练和比赛说法不一,正开始探讨性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对体训一大队女运动员的月经期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的调查和体验,以能了解月经与运动关系,提出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的初步建议。调查资料分析调查对象是浙江省体训一大队已有月经  相似文献   

16.
女运动员的月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各种年龄的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迅速增加,加之现代很多运动项目的女运动员在青春前期和青春早期就已经开始从事系统训练,女子机体特殊的生物特点是月经。月经的出现是女子一生中很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阶段。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是了解、研究和观察从事体育运动的女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对月经的影响和月经期进行体育锻炼,机体内发生的反应和运动能力的变化。研究对象及方法我们对西安体育学院4个年级186名女生,陕西省体校61名女运动员(月经已来潮者),陕西省运动技术学院(省女队)91名女运动女员共338名女运动员,并对西北大学文、理系二年级女生153人(非运动员)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年龄、运动年限,专项年限,月经初潮年龄,经期血量,经期血色,月经持续时间,经期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人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资料调查法和专家访问等方法,对在陕西省杨凌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参加2008年全国赛艇锦标赛40名参赛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调查后发现,运动创伤患病率占80%,慢性创伤占62.5%,并且有46.3%的运动员在受伤后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恢复。通过数据进一步深层次分析造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们女游泳运动员大多数没有在月经期参加比赛的习惯。有的人认为,在月经期参加游泳比赛,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还难以估价,主张以避开为好。我们根据教练员及运动员的要求,采用人工方法调整月经期,使避开某些重要比赛的日期,保证运动员顺利参加比赛。现将人工调整月经期的效果和反应的观察情况分述如下:一、观察对象:从1972年12月到1974年8月,我们对国家游泳集训队女队员26人,跳水队女队  相似文献   

19.
女运动员在月经期前后不少人有腰酸、下腹痛、无力、兴奋性低等反应。国家女排12名队员中月经前后有腰酸痛者7人,占58.3%,腹痛者6人,占50%。另外不少人因大比赛影响了经期、经量、周期并出现症状加重的现象。据统计,国家女排队员参加重大比赛引起经期延长者有7人,占58.3%,经期缩短者1人,占8.3%,经量增多者有3人,占25%,经量减少者有5人,占41.6%,周期提前者有5人,占  相似文献   

20.
大运动量训练,特别是月经期大运动量训练,常常会引起女运动员月经周期、经期及经血量等方面的变化,究竟这些变化的远期后果如何?是否会导致妇科疾病或者会不会影响生育功能呢? 大家都知道,1965年日本大松博文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进行了一个月非常突出的大运动量训练,她们在训练期间有的出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