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浮点数在本质上仍然是以定点数表现出来的,通过浮点数中的指数使数据的表示范围得到扩展。浮点运算的尾数处理包括规格化、舍入处理和溢出处理。规格化就是使尾数部分最高有效位是1。舍入处理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一致的位数,然后舍去某些数字后面多余的尾数。溢出就是计算结果大于寄存器或内存所能储存或表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定理 1 设x为实变量 ,a、b为实数 (a≥ 0 ,且a、b不同时为零 ) ,则下列公式成立 :  ∫+∞0 e (a+bi)x2 dx =12πa2 +b2a +a2 +b22 bi2 a+a2 +b22(1)证明 :图 1(b<0 )     图 2 (b >0 )由于e (a+bi)Z2 为复平面上的解析函数 ,取图1(当b <0时 )或图 2 (当b>0时 )的闭曲线l,按柯西 (Cauchy)积分定理 ,有∮le (a+bi)Z2 dZ =0设A =a +a2 +b22 , B =b2A =b2 a+a2 +b22,则C-3 :Z=(A Bi)t  (0≤t≤ RA) ,这里C-3 的方向与C3 的方向相反 ,t为实参数 ,不难求得Z2…  相似文献   

3.
邱宇 《良师》2002,(17)
有些特殊类型的两位数相乘,可以不按两位数乘法法则计算,改用速算方法,简化运算程序,也能得出同样的运算结果。一、首位相同,尾数之和为10的两位数相乘首数加上1再乘以首数做积的前两位。两个尾数相乘做积的后两位,不足两位时,可在左边添“0”占位。例176×74=(7+1)×7×100+6×4=5600+24=5624二、尾数相同,首数之和为10的两位数相乘首数相乘再加一个尾数做积的前两位,两个尾数相乘做积的后两位,积不足两位时,可在左边添“0”占位。例376×36=(7×3+6)×100+6×6=27…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 a+ bi与 a-bi互称共轭复数,应用它在复数范围内解题常会给我们带来方便。这里我们借用“共轭”这一思想,把它引入到实数范围内来解决一些问题,即在实数范围内称a+b与a-b互为“共轭”因式,也会给我们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们先看几道实例。 1、解方程(1) 分析:按常规,只须将原方程移项、平方、再平方,求解也并不困难,但如果把方程视作a+b=k(常数),联想到“共轭”因式a-b,解题便省去了两次去根号的繁杂。 解:令……(2) 则(1)X(2)得k=3 再由(1)-(2)得2 解之得x1…  相似文献   

5.
尾数问题是数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经常涉及到,由于中学教材没有对其作深入讨论,不少学生对它不太熟悉,遇到这类题目常感无从下手.为了配合数学竞赛搞好数学课外活动,这里对mn(m,n∈N*)的尾数问题作简单介绍.为了叙述方便,约定:文中m、n都表示非零自然数;记号Mk表示k位不变尾数(如果一个数M的任何自然数次方的末k位数都与其本身的末k位相同,则称这个数为具有k位不变尾数的数,称这个末k位数为k位不变尾数);记号[M]k表示数M的末k位数;记号[Mk~n]表示个位是n的k位不变尾数;记号[Mlk~n]h表示[Mk~n]l取末h位.1 mn的末位数(即个…  相似文献   

6.
教学求近似数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都舍去;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把尾数舍去后,要向它的前位进1”这一法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第一步:什么是“尾数”?  相似文献   

7.
《数学通报》99年第 9期“从一道习题到两个优美的不等式”一文的结尾给出了如下的一个猜想 :设ai,bi∈R (i =1、2 ,… ,n) ,n≥ 2 ;α >0 ,则Σni=1aα 1 ibαi≥Σni =1ai) α 1(Σni=1bi) α当且仅当 aiΣni =1ai=biΣni =1bi时等号成立。本文将给出严格的证明 ,并用它将《数学通报》问题 893作广泛的推广 ,从中可初步看出它的应用前景。一、不等式的证明证明 :原不等式等价于(Σni=1aiα 1bαi) (Σni =1bi) α≥ (Σni=1ai) α 1 ( 1)若记λ =Σni =1bi,则(Σni=1·ai…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在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时,经常遇到“改写”与“省略”,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为:⒈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而“省略”是把比万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⒉方法不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把26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60万;把比万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的数是几,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例如:把364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36万,而把365000省略万后…  相似文献   

9.
“认识乘法”是乘法启蒙教学的一个重要单元,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属于有意义学习中的概念学习。乘法概念的关键特征是什么?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一关键特征?这是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以两位教师的两个不同教学片段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炳汉  张凤 《天中学刊》2000,15(2):82-84
所谓迭乘法,就是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借助有关公式和法则推导出若干同类型的等式或不等式后,运用连乘积的运算这一关键步骤,直接得到问题的结论,使问题迎刃而解的解题方法.文献[1]介绍了迭乘法及其在代数三角解题中的应用.近几年,我们在初等数学研究教学中发现,许多几何证题用迭乘法处理效果更佳.这显现出迭乘法不仅在计算题中应用广泛,在逻辑论证题目中也威力不减,因此值得提倡.下面通过若干典型几何问题,说明迭乘法的广泛应用和解题技巧.1 证线段相等例1 已知AB是半圆的直径,C是半圆上一点,CD⊥AB于D.过C,A分别作半圆的切线相交于M,…  相似文献   

11.
我在教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中,在讲清算理的基础上,采用消去除数和被除数的尾数的方法,使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表内除法,从而用“乘法九九表”试商。  相似文献   

12.
张东明 《宜春学院学报》2002,24(2):11-15,44
dG1dt=(b1G1+b2G22 )p -d1GdG2dt=b1G1q +b2G22 +b3G3p -d2 G2     (1)dG3dt=(b3G3+b2G22 )q -d3G3这里函数Gi(t)是t的连续可微函数 ,bi、di(i=1,2 ,3)是常数 ,p =(G1+ G22 ) /G1+G2 +G3,且p+q =1本文目的在于讨论 (1)存在周期解的条件 ,并获得了一个结论 为此 ,令N(t) = 3i=1Gi(t) ,bi=b +εβi(1-θ3N)与di=d +εδi(θ1N -θ2 ) ,(i =1,2 ,3)且b、d、βi、δi、θi 满足b≥d >0 ,且θi>0的常数 现在 ,证明在上述变换下 ,微分方程组 (1)可化为如下更…  相似文献   

13.
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多位數珠算乘法的基础虼?教好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多觉得非抓住三个关鍵不可,这就是:①正确熟练的珠算加法;②被乘数与积的定位;③口訣的运用。下面就这三方面分別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一)加法是乘法的基础。譬如“78×7”这道題,如果学生对于加9和加1的知识和技能沒有掌握的话,那么在被乘数个位“8”与乘数“7”相乘得“56”后,第二步被乘数十位“7”与乘数相乘得“49”(490)时,其中“9”(90)的打法就一定成問題了;反之,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加法的话,就能自如地运用“九上四去五进一”和“一下五去四”这两句口訣去处理这个“9”(90)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教乘法之前,十分重視加  相似文献   

14.
设ai,bi∈R   (i=1,2 ,… ,n) ,则不等式b21a1 b22a2 … b2nan≥(b1 b2 … bn) 2a1 a2 … an,当且仅当 b1a1=b2a2=… =bnan时等号成立 .证明 设 bib1 b2 … bn=ui,aia1 a2 … an=vi  (i=1,2 ,… ,n) .∵  u21v1 v1≥ 2u1,u22v2 v2 ≥ 2u2 ,… ,u2nvn vn≥ 2un ,将这n个不等式相加得u21v1 u22v2 … u2nvn≥ 1,即  b21a1 b22a2 … b2nan≥(b1 b2 … bn) 2a1 a2 … an.当且仅当u1=v1,u2 =v2 ,…… ,un=vn ,即b1a1=…  相似文献   

15.
教学6—9的乘法口诀,不需要观察图形或教具演示,可以根据相同加数连加的乘法意义,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我们在教学这一节教材时作了改进,运用2—5的乘法口诀表,根据口诀的排列规律和相互间的关系,推导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直接填入表内,使之成为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教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于问题“若a,b为正数 ,并且a b =1 ,则有不等式a2 1 b2 1≥ 5 .”文 [1 ]给出了较为复杂的代数证法 .之后 ,文 [2 ]给出了简明的几何证法 ,并进行了如下推广 :定理 1 若a1 ,a2 ,… ,an ∈R ,且∑ni=1ai =1 ,则 ∑ni =1a2i 1≥n2 1 .文 [2 ]对定理 1仍采用了几何证法 现将定理 1再作推广 ,可得 :定理 2 若a1 ,a2 ,… ,an 及b1 ,b2 ,… ,bn 是任意实数 ,则∑ni =1a2i b2i ≥ (∑ni =1ai) 2 (∑ni =1bi) 2 .证明 设复数zk =ak bki,其中k =1 ,2 ,… ,n.因为 |z1 | |z2 |…  相似文献   

17.
一、数的概念填空:1.三百零六万三千二百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万。2.一个数,它的亿位和百万位都是4,万位和百位都是7,其它各位都是0,这个数记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亿。  相似文献   

18.
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中的哪两个运算定律 ?生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a×b =b×a(a×b)×c =a× (b×c)师 :在乘法中还有一个运算定律就是乘法分配律。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呢 ?这节课我们用身边发生过的事一起来探索发现。上学期我们班转来了陆亭亭等 4位同学 (指着坐在前排的 4位同学 ) ,我们就来计算一道和他们有关的题目。出示应用题 :每张单人课桌 70元 ,椅子 3 0元。上学期我们班转来 4位同学 ,学校里为他们每人配了一套课桌椅 ,一共要花多少元 ?学生解题 ,后指名回答。生 1:我是这样想的 :桌子 70元…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师教学三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新授课时,十分重视启迪学生的思维,也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口述训练,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益。现将其教学过程简介如下。1 上课开始,教师宣布课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这堂课,我们都来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相似文献   

20.
说明:表内乘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把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不仅使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等有关知识时能前后贯通,也有利于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当被乘数小于乘数的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的表述都能与乘法口诀的意思一致起来,这对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熟记和应用口诀带来方便。在讲“倍”的概念时,教材先讲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再讲部份与总数的倍数关系,为学习乘法意义的初步认识作好准备,使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