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分析传统与教育哲学:历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哲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中 ,教育哲学真正开始成为一个有清晰界限的研究领域 ,以其强有力的分析方法著称于世。英国分析哲学家彼德斯提出了教育哲学的任务和特征 ,成功地使教育哲学具备了自己的独特的性质 :既是当代哲学一个生机勃勃的领域 ,又是教育研究一个主要的和独立的领域。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分析教育哲学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一部分。当前 ,分析教育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地对学科内部的根本问题进行重新评价和修正。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是哲学家,也是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以他的教育哲学为基础,其中人性论、境界论和创新论是他教育哲学的主要内容。从人性论出发,冯友兰认为人性既是伦理的也是理智的,所以培养学生要德智双修;从境界论出发,冯友兰着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创新论出发,冯友兰认为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位代表,他跳出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圈子,使得唯物主义重返哲学。但是他无法把握实践这一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抽象的,这使得他无论在自然观领域还是社会历史领域都难以摆脱旧唯物主义的框架。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角度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构建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批判费尔巴哈以及以往哲学缺陷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史上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4.
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大学理念的偏失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一、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分析我们曾指出过教育理念本身就属于哲学的范畴 ,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事自己的教育及教育管理的实践。正是这种关系 ,使得任何教育理念的合理存在都有其哲学基础 ,大学理念亦不例外。对其存在的哲学基础进行分析 ,有利于我们对大学理念从哲学认识的角度进行梳理并加深理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 :“在二十世纪 ,大学确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 ,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 ,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① 大学理念的形成与确定也可根据这…  相似文献   

5.
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人的生存困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对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拷问使得价值哲学成为哲学范式转向的一个主要方向,即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关照和终极关怀。而异化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反叛和脱离,因此也应该是价值哲学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对人的异化的历史必然性分析揭示人的现实生活价值意义的缺失,从价值哲学的视域来审视人的异化、从理性关照层面来复归人的存在本性,从而重建价值哲学的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一书中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并针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笔者受其启发,从人作为哲学和教育的契合点出发,认为教育哲学的独立开设极其必要,其价值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存在的哲学基础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构的逻辑起点。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存在的两大哲学基础,即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本文简称“两点论”)已成为人们确立高等教育思想的经典,在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在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理论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存在的教育人类学基础。认为,布鲁贝克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是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但忽略了任何教育存在的教育人类学这个首要的基础,教育人类学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政治论基础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存在的哲学基础。从教育人类学出发,文章认为大学应首先为学生而设,“大学者,大学生之谓也”,进一步强调人们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价值现。  相似文献   

8.
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教育的中心问题乃是人的自我认识问题,也即一个人究竟应该如何达成德性与幸福的问题。“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认识自己无知”,由此保持自我不断地求知智慧,也即“爱智慧”,乃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反诘式对话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个体成长乃是从天性舒展出发,逐步过渡到理性的生成。苏格拉底哲学教育主要面对成年人而非儿童展开。儿童教育乃是从儿童身体自然出发,激活天赋本能与生命活力,走向积极而非节制的儿童生活。伴随个体成长,个体开始以反思走向个体精神自觉,教育也从诗性教育转向哲学教育,由此而显明个体成长的内在秩序与哲学教育的审慎。  相似文献   

9.
教育哲学是美好而值得期待的领域.笔者对教育哲学的期待是:它维护哲学的一切美好品格--从关注人的幸福生活出发;让人享受知识与智慧的欢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在保护话语多样性的前提下积累个性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技术哲学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而技术哲学的兴起为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分析了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现状,在探讨技术哲学作为教育技术哲学理论基础的合理性的基础上,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构建了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对教育技术哲学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现代技术哲学的实用性、标准化与创新性特征出发,透析现代职业教育所包含的职业技能教育、职业规范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的实质与要求,夯实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出现直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的灵魂,而且在学术上成为中国现代哲学的主导理论,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堪称丰实厚重。但是多少使人感到缺憾和困惑的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方法论问题,却是一个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由西南大学倪志安教授主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可以说是对这个几近荒芜的园地的一次辛勤的耕耘,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理论奉献。  相似文献   

13.
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它从专业的领域溢出 ,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嵌入生活和文化之中 ,成为我们时代的主角 ,也就必然要成为哲学的时代的主题。技术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狭窄的部门哲学到时代哲学的过程。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把技术看作人的整体存在状态 ,看作人性即人的社会关系的综合表现 ,只有从这样的时代哲学的层面才能深入认识技术的本质、异化及其复归的道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这种探索的重要武器 ,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则是这种探索中必要的认识环节。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存在的外部哲学基础即布鲁贝克的认识论基础和政治论基础,已成为人们确立高等教育思想的依据,其缺陷及危害不容忽视。基于此,我们提出高等教育存在的内部哲学基础——人的存在论。人的存在论支撑着认识论和政治论,三者构成的“倒三角”关系共同支持高等教育的存在。从这一理论出发,高等学校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面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一般被认为起始于20世纪中期分析教育哲学的产生,国内对英国教育哲学的研究也都集中于分析教育哲学及其后的发展情况。本文着重梳理了威廉·K·弗兰肯纳(WilliamK.Frankena)所指出的分析教育哲学之前的规范教育哲学在英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期对中国今天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哲学问题的思考,使教学哲学逐步从与教学论浑然一体状态成为显性的专门研究领域,这一历程在我国历经了教学哲学初显于教育哲学研究中、教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相对独立、教学哲学研究视点的逐步扩展和视界的分化三个阶段。当前,我国教学哲学研究中存在教学哲学研究者的角色意识不强、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尚嫌表浅且基础单薄、对教学实践问题的关注仍然平面化等问题,使其难以完全摆脱依附状态而走向真正的独立。教学哲学要逐步摆脱当前的困境,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最终获得自身的独立,教学哲学研究者应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强教学哲学理论研究,形成教学哲学研究范式,确立教学哲学作为新兴领域的独特学术地位;规范教学哲学研究,发挥教学哲学对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反思的能动作用,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并倡导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反思性研究,发挥教学哲学对改革实践、理论探讨的概括提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 ,从知识和道德出发 ,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 ,它们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 ,使人的发展丧失生命的根基。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 ,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 ,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教育起于生命 ,但又不止于生命 ;始于生命的陶冶 ,但又不放弃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这是生命力量论对教育起点的哲学解释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作为“爱智慧”的学问,是我们获得智慧的重要渠道,是对人进行塑造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哲学素质的教育在我们的高校教学中并没z有得到应有的、事实上的重视;对于哲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为此,笔者从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这种现状的担忧出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就哲学素质教育谈一些想法。一、哲学素质与哲学素质教育1.哲学素质的基本特征所谓哲学素质,就是在学习哲学理论、自觉反思、实践探索等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内化在思想和行为中的具有普遍的基础地位和指引价值的生活理想和认知方法。哲学素质区别于哲学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19.
哲学这门科学之所以被人称为“哲人之学“或“智慧之学“,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作用.文章从素质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以政治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出发,论述了哲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的、根本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西方近代哲学因从知识论的立场出发来解决这一问题而陷入困境.冯契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上,一方面以实践为基础,通过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象的实在感来论证物质第一性原理;另一方面,冯契又借用西方哲学中内在性与外在性概念以及中国哲学中"体用不二"的原理论述了人的认识是可以把握对象的,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为自己的智慧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