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生》2007,(Z4)
杜甫晚年滞留长沙湘江一带,几年时间多半是在一条破船上度过的,最后也是死在由长沙开往岳阳的船上。杜甫的许多诗篇见证了他晚年滞留长沙的艰难苦恨。  相似文献   

2.
徐昌才 《初中生》2007,(7):54-55
杜甫晚年滞留长沙湘江一带,几年时间多半是在一条破船上度过的,最后也是死在由长沙开往岳阳的船上。杜甫的许多诗篇见证了他晚年滞留长沙的艰难苦恨。  相似文献   

3.
在杜甫研究中,其卒地问题相当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杜诗的编年及对杜甫晚年思想和作品的评价。杜甫卒于何处,历来有两种意见:一说是吃牛肉白酒过饱,胀死于耒阳方田驿。一说是回棹北归不果,病死于潭(长沙)岳(岳阳)之间(但不能具体确定在哪个地方)。专家学者各持一说,由于证据不足,所以至今仍是一个悬案。  相似文献   

4.
杜甫卒于大历五年,几乎成为了“杜诗学”中的一项定论。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杜甫的卒年进行了重新考察,不仅认为大历六年的秋天杜甫尚滞留于长沙,而且被历代杜诗研究者称之为“绝笔”的《风疾舟中》一诗的作年,乃在大历六年的秋冬之际。被《研究》一书作者语含讥讽的“则公之卒.大历六年仍嫌稍近,当迁延至大历七年春后矣”云云,其实是一种最接近杜甫卒年历史真实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杜甫的咏物诗是其悲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每首咏物诗无不染上诗人的主观色彩,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忧己伤物的思想感情.杜甫的咏物诗愈到晚年愈精湛,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愈深刻.  相似文献   

6.
杜甫晚年,曾滞留夔州二年余,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自适之作。本文旨在探讨杜甫凝州自适诗的生存论美学意义,认为诗人是在对自然外物的观照中、日常生活的玩味中,眷恋一己残存生命,体验生命的苦涩、欢愉、忧烦,从而渐渐开释生命的烦恼。并探讨了夔州自适诗深惋忧伤、沉郁滞重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关于杜甫的出生地,旧说均认为在河南巩县,更有甚者,还将其具体为“巩县城东二里的瑶湾”.本文就此进行了重新讨论与考察,认为巩县仅为杜甫之祖的迁徙居住处,其出生地则在今河南洛阳市,且杜甫家族至迟在杜审言晚年即已迁居洛阳.杜甫集中的“故乡”诗,除少许指杜甫在长安期间的寓家地外,其余所指全部为洛阳.  相似文献   

8.
佛教思想是杜甫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的劝善、博爱与儒家的仁民爱物在杜甫思想中达到一种互补和融合,特别是在晚年,成为杜甫重要的思想资源,丰富了杜甫的儒学精神。本文试从作品入手,对杜甫的思想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杜甫在经历了身后二三十年的寂寞后,经过中晚唐时代的渐为世重、宋代文坛对于杜甫的独尊,渐渐奠定了他在诗国中南面的地位。宋代杜学的极大发展,使杜甫研究成为历代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宋元以来终身治杜的学者代不乏人。而历代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使得杜甫生平研究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得以澄清。可以说,历代杜甫生平研究的大部分结论到今天仍然是可以据信的。但有一个例外,就是有关杜甫之死至今还是一个纷纭聚讼的公案。杜甫晚年的流落与孤寂,杜甫卒葬的早期文献的相形简略与匮乏,成为以后异说滋生繁衍的根源。宋代杜学的空前繁荣与杜甫晚年…  相似文献   

10.
何军 《华章》2012,(10)
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其中,寓居成都草堂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后世诗论家对杜甫入蜀后的诗作极为推崇.在成都草堂的诗作同他的其它时期作品相比较还是独具特色的.本文试图从反映现实、情感抒发、意境创造、诗歌体式和语言运用五个方面论述其草堂诗歌的艺术成就.如果说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历史长河中发挥过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的话,那么他在草堂时期的诗歌创作则是他攀上艺术之巅的最后一级台阶.  相似文献   

11.
《蜀相》是杜甫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安史之乱以后,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是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醉吟先生,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第三册《登高》,在注解“新停”时说:“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故谓新停。”笔者以为疑点甚多。很明显,教材沿用了旧解,这主要是清人朱鹤龄的说法。朱鹤龄在注解“新停”时说:“时公以肺疾断酒,日新停。”这一说法多为注家采用,而教材在沿用时将“时”换成了“晚年”。我们知道“时”和“晚年”是两个完全不能对等的时间概念,“晚年”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且时间跨度长,而“时”则仅指“当时”。当我们通读杜甫后几年诗作时,就会发现以朱鹤龄为代表的断酒说与杜甫晚期的真实生活,也有较大的出入。  相似文献   

14.
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年的禅宗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年的禅宗信仰谢思炜有关杜甫的禅宗信仰,清代钱谦益及近人郭沫若、吕、陈允吉等续有考辨论证。杜甫在晚年所作《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中说:“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信仰企向。由于当时禅宗南北宗之间的法...  相似文献   

15.
杜甫晚年的诗歌,强烈的时代和政治主题已经潜藏于诗歌平淡的水面之下。天涯漂泊、无处归依的身世之感,使他这时的诗歌充满一种萧索、苍凉、悲怆的意味。杜甫是一位追求艺术极致的诗人,他晚年的七律无论在艺术技巧,还是在主题思想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燕子来舟中作》是他这些诗歌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6.
杜甫墓考证     
杜甫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晚年漂泊湖湘,卒于湖南平江。他死葬的事实被历史湮没,全国境内出现了八座杜甫墓。根据岳阳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找到了杜甫的墓葬在湖南平江小田山,是典型的唐代砖室墓,杜甫后裔一直在此守墓,并留下了不少杜甫后裔的墓葬。杜甫迁葬之事纯属流言,其他地方的杜甫墓都是为纪念杜甫而建造的空棺冢。  相似文献   

17.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晚年漂泊西南。其中,寓居成都草堂时期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后世诗论家对杜甫入蜀后的诗作极为推崇,认为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创作的诗歌是独具特色的,并且对于研究杜甫诗歌情感有较大的价值。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中学教材里出现的一系列杜甫草堂时期的作品《客至》《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村》《去蜀》,来探究那个时期杜甫的情怀。  相似文献   

18.
<小寒食州中作>是杜甫大历五年漂泊潭州时期创作的一首律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在其晚年诗作中都是很具代表性的,包蕴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废名晚年在吉林大学当教授,他的主要学术劳动是讲论杜甫和杜诗。他以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杜甫研究,深入细致地阐发了杜诗爱国主义、人民性等方面的思想内涵。构成其论说血肉的是其避难时期所建构的人格心理现实。  相似文献   

20.
杜甫寓湘晚期是杜甫生命的最后阶段。探讨这一阶段杜甫诗歌的写作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也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人晚年的孤独和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