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郭沫若学识渊博,著述等身。据上海图书馆统计:仅建国前出版的郭沫若著译就有近两百种之多(《郭沬若著译书目·编例》)。郭沫若在编辑出版自己的书时,很注重书的命名。有的书名从初稿至定稿更易再三;有的书出版后,书名也曾改换多次。总观郭沫若著作的书名,或取书中某一篇目以为全书之名;或综括全书大意另铸新辞,大都是用简洁而又醒目的文字,传神地表达  相似文献   

2.
读报纸看电视,相信大家对奇闻逸事都有兴趣,因此媒体少不了这方面的报道。有的奇闻逸事确实能使人开眼界,但有的奇闻逸事却只能令人感到迷茫,甚至好笑,比如,一些关于图谶的报道就是如此。真不知道看过多少这样的报道了:某家母鸡下了一只蛋,或某人在河里拾到一颗鹅卵石,或某山上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背景如何来掌握呢?一是来自记者对某一地区、某一部门或某一行业的历史的宏观的洞悉;二是来自记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此两点,都离不开新闻资料的积累和运用。 盐阜大众报一记者,1983年采写过一则《张黄六地区最后一个村甩掉粮食供应证》的消息,写稿时,许多新闻同行对这一  相似文献   

4.
读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版面的报纸,有的只需几分钟即可浏览完毕,随手丢弃:有的却吸引人反复阅读,仔细咀嚼。这其中的差别用读者的话讲是某某报或某篇报道“有看头”或“没看头”,这其实就是新闻报道有无内涵的差别。有内涵的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事物的各种表象,而且  相似文献   

5.
1多学科性。教学档案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边缘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的交叉整合,课程设置的日益增多,教学档案内容的多学科属性将会更加明显。2分散性。教学档案的来源是分散的,有的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有的来自本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材料;有的来自教材或教师的讲义、辅导材料等;有的来自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验报告等。3多样性。教学档案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以纸张为载体,同时还有照片、图表、录像带、录音带、幻灯片、奖杯、奖旗以及某些有价值的实物、标本等。它形象地反映了教学过程,是教…  相似文献   

6.
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新闻媒体的记者共同参加某一个会议或某一个大型活动,所报道出来的新闻往往千差万别。有的记者写出的新闻新鲜、生动、有深度,有的写的新闻则十分肤浅,还有的记者干脆没有写出新闻来……其实,其中并非没有新闻,关键在新闻敏感上的差异。什么是新闻敏感?我认为,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7.
读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版面的报纸,有的只需几分钟即可浏览完毕,随手丢弃:有的却吸引人反复阅读,仔细咀嚼.这其中的差别用读者的话讲是某某报或某篇报道"有看头"或"没看头",这其实就是新闻报道有无内涵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道理很简单:记者排除万难写成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者或抓住报道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形容词,说你报道失实,黑白颠倒;或捏造事实、编就故事,说你这个记者有“作风”问题,兴许是哪一个“铁哥们”派来的,往你身上泼一桶脏水。“身正不怕影斜”,记者既然敢揭丑,也就不怕什么了。麻烦的是,如今有的法院轻易受理“告记者”案,使记者或新闻单位的领导不得不  相似文献   

9.
经常在媒体上读到一些凄惨的故事:主人翁有的横遭冤狱,受尽磨难;有的从小或先天不幸,饱受人间冷眼;有的经历坎坷,九死一生等等。终于,或得到平反昭雪,或经过个人  相似文献   

10.
4.问:报纸出版专刊专版有何规定? 答:报纸的专刊专版是报纸的组成部分,是报纸设立专门版面或刊期相对集中刊载某类专题或内容的一种出版形式,其中部分专门版面的为专版,某一期全部版面的为专刊。随着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报纸由过去的副刊、周末版,逐渐扩展为证券、电脑、房产等各种内容丰富的专刊专版,扩大了知识和信息,增强了报纸的社会性和服务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有的专刊出现杂志化的倾向,弱化了新闻性;一些报纸设立专刊随意性大,盲目跟风,有的报纸一周出版  相似文献   

11.
夏青 《视听界》2014,(6):112-113
目前,新闻栏目开始注重与新媒体用户的互动,传播、分析网络消息,对相关新闻资讯或批评、或引导、或修正,以呈现传统电视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但一些栏目的互动融合形式大于内容,有的只是简单播报网民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或反馈意见;或与主持人交流几句,不痛不痒甚至不着边际;有的为了显现多媒体融合,直接将微信语音等受众反馈信息在节目中播放,主持人只是摆设,作用可有可无。在新闻栏目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中。  相似文献   

12.
本刊今年第一期上刊登了蔡振华的《对一些疑难图书归类的看法》一文后,引起了读者的反响,有的本着学术讨论的目的撰文与其商榷。本刊发表该文的目的不是就事论事地谈论某几本具体书的分类问题,而在于为同行在分编工作中提供一个思路,以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为此,本刊将陆续刊登其续篇,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威大一共有39个学院(研究所)、1.2万名学生,包括3000名硕士研究生、1200名博士研究生。来到任何学院(研究所),你都会看到成群的外国留学生,有白种人,黄种人,黑人也不少;同样是黄种人,有面孔黝黑裹着纱笼的印度姑娘,也有身穿白色大袍的阿拉伯小伙子,西装革履头发贼亮见人就点头哈腰的肯定是日本人;同样是炎黄子孙,有的来自中国大陆,有的来自香港或台湾,更多的来自东南亚;别以为黑人学生全都来自非洲,还有许多来自拉丁美州和加勒比地区。我所在的新闻文化学院当然也不例外:本科生以英国公民为主,外国留学生大约占20%;而外国留学生在硕士生中所占比例高达70%;将近20个博士生中,英国公民只有3个,而来自阿拉伯半岛石油富国的就有8个。此外,威大新闻学院还与荷兰鹿特丹大学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联合搞了一个欧洲硕士班,学生在英国、荷兰、比利时三个国家轮流上课。  相似文献   

14.
“特别是”是语言运用中的一个常见常用的插入语。它可用于单句或复句的分句中,用来联系单词或词组;可用在复句中,用以联系分句;也可用到句组中,联系着其前后相关的句子。“特别是”所联系的前项与后项,有的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既后项是前项中的某个个体;有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后项是前项的某一组成部分;有的则是并列关系,即前项与后项是平等的并列关系等。不管上述的哪种情况,它都可以表达某些特殊的语义,主要的是强调和突出它所引领的部分(即后项)所表示的人、事物或某  相似文献   

15.
眼下,一些新闻报刊林立、新闻从业人员竞争剧烈的大中城市,出现不同新闻单位的记者互相“串稿”的现象,值得忧虑。某记者一旦发现一个好点子,前去采写后,立即与其他同行联系,或复印多份相送,或发电子邮件,当天或次日多家报刊同时见报。有的拿到“串稿”后,改头换面便署上自己的名字,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干脆一字不改,换上自己的名字,“本报记者×××”一署便交给编辑。反正新闻类稿件又不像文学作品长篇巨著那样在乎著作权。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当今电视节目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但是,如果创新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而只是片面追求标新立异,那么,这种“创新”是不会受到观众欢迎的。如有的电视节目,为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竟有意违背客观事实,或对某些情节进行夸大、编造;有的抓住某一个别现象而大做文章,断章取义;有的片面迎合少数观众的  相似文献   

17.
本刊综述:本刊评论员评述一个时期某一门类的图书。经济广角:选评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著。专著评析:评论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著的创见,强调评出新意,不求面面俱 到。乘笔直书:综合评述近期出版物的倾向性问题;评论个别图书的倾向性问 题或重要讹误。探讨争鸣:讨论有争议的书,探讨某种图书的出版倾间。科技书苑:评论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技专著或有影响的科普读物。译著选评:评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或对我国学术研究有借鉴性的译著。开卷有益:谈论读书的一得之见。丛书纵览:对丛书、套书的综合评论。书评研究:对书评和书评理论的研究。热…  相似文献   

18.
杨红娟 《新闻窗》2011,(3):128-128
会议是传达精神的载体,会议是探讨方针的手段。在实际生活中,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会议在召开。有的会议是为了探讨某一件事情,有的会议是为了研究某一个方案,有的会议是为了传达某一个政策,也有的会议是为了学习某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从事电视新闻的同行中,有些同志主张以解说词为主或实际把解说词摆在主要地位。比如,有的同志处理电视新闻的工作方法是,不管镜头的组接和节奏的要求,而是先把解说词写好,然后按解说词的长度去编辑画面;有的同志主张,要以文字稿为主,画面相应配合文字,文字一完,画面随之结束;甚至有的领导同志在审查电视新闻时,只审解说稿,不审画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一是电视是一种新兴的事业,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来自四面  相似文献   

20.
我看到人民日报经常在第八版(?)刊上,刊登“读者、作者、编(?)”小专栏。最近我又看到上海各(?)像解放日报、上海青年报、劳动(?)等,也都纷纷开辟了类似的小专(?),虽然它们的名目以及所刊登的地位不同,但内容大体都一样。在这些小专栏里,有读者对报上某一报道的表扬或批评,也有的是读者对报纸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也有的是读者对某篇报道或文章的读后感、心得和体会,也有的是读者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