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徐玉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上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准,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上具有同一性;“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上具有一致性。“概论”课是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把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就是说,要将一般人塑造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为“仁人”——圣贤。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关于“人”的塑造、提高,成为传统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除了对广大青少年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之外,还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完善和补充,不能把几个教育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而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呢?一是为了全面、广泛、深入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优秀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起着巨大作用,而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纵观人的一生,凡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无不是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也多次强调,要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近日,本刊记者就现今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现实意义,对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以及弘扬的主要内容等问题采访了罗国杰同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丁伯成“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①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就必须“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 ̄②二千多年的文明史铸造了中华民族独特而宝贵的、不同于...  相似文献   

8.
弘扬传统美德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张德水,徐素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因此,学校应把弘...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解析入手,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结。从课程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其中课程创新包括国学课的创新和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创新包括辅导员工作创新和学生活动创新,得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符合“文化自信”政策的举措、意义深远、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十八大”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并不理想,他们过多地看重技能和经济效益.本文探析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以期在高职院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4):110-112
文章立足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两个方面,对搞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律己修身”、“仁爱孝悌”、“尚群为公”、“崇尚节俭”等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大有裨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身作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为仁由己”等则是我们搞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民族的振兴、历史的传承和提高人文素质,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介绍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杰出的历代作家,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学语文”贯穿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传统人文主义、中和的民族文化心态、追求崇高人格的精神、优良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汉字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掌握客观的、历史辩证的原则,并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我认为是很重要的。按我个人的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致上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优秀文化传统: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现代优秀文化传统。远在55年前,毛泽东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我认为毛泽东在半个世纪以前的论述,对于今天我国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中的基础教育,是教学生“会做人”的莫基工程。回顾我校几年来,大体上是沿着明理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SWOT方式进行分析后,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正确认知、开发“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对策,为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之一。中小学校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创设文明的校园环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落实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本土优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设符合校情的特色课程;加强对教师开展主题化、系列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推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的。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2016,(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孔孟之乡,近年来,济宁市教育系统立足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际,提出“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教育要先行”的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培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优秀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传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势、道、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特有的文化范畴,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中汲取养料,走出一条有中国烙印的教育发展之路。在分析“势、道、术”的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在实践中的“势、道、术”进行层层分析,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在遵循教育“道”的前提下,把握教育、学科、专业、职业生涯发展的大“势”,且要“道术”并重,以“道”统“术”、以“术”得“道”,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价值观引领的前提下,精通并践行“术”中得“道”。以期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前,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堂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思想政治学科涵盖了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政治教学这一载体,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等融入和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