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氓》中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一句出现"二"和"贰"字,在必修五的《郑伯克段于鄢》中"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国不堪贰","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等几次出现"贰"字,在古汉语中"二"和"贰"分开使用,他们有没有异同呢?在这里做一个简要探讨。首先看看"二"的字义。参看2006年版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p369)、2013年陕西出版社出版的《字海寻趣》(p117)、2012新世  相似文献   

2.
说“贰”     
翻开主要供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发行量很大的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贰”字条的注释是“‘二’的大写” (有的版本注作“‘二’字的大写” )。其实“贰”的意义远不只此,在古代汉语中作为常用词,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贰”的本义是“副”。《说文解字》中指出“贰,副益也”。“贰”做“副”解,意即“居次要地位的”。“乘贰车则式,佐车则否。” (《礼记·少仪》 )中的“贰”即此义。“贰车”即“副车”。“贰”又特指副手,副职。“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 (《周礼·天官·大宰》 )中的“贰”即此义。又指副本。《周…  相似文献   

3.
释“贰”     
《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贰堪。’……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一连用了三个“贰”字。对此,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第10页注[13]、[15]、[21]分别解释为:“贰,两属,属二主。贰于己,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国家受不了两属的情况。”、“贰,指前两属的地方。原先该是两属,现在段则正式收为自己所宥。”释“贰”为“两属”,“属二主”,这是采用晋人杜预的注(《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既而人权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杜注:“贰,两属。”又“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杜注:“前两属者,今皆取以为己邑。”)。 对于《古代汉语》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这一注释,我有如下三点看法:(一)《教材》这样注是有旧注为据的;(二)《教材》的注释又是错误的;(三)《教材》释三个“贰”为一义亦是不妥当的。下而说说自己的意见: 关于第一点,《教材》编写《凡例》五去:“注释一般采用传统的说法。某中有跟一般解释不一样的。则注明‘依某人说’。但不兼采众说,以免增加学生负担。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二、贰、两都是基数,但用法有所不同。(一)“贰”是“二”的大写,是后人防备数字涂改的假借用法。①“贰”在“不专一”的意义上与“二”相同。如《荀子·天论》:“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遵循治国原则,而又坚定不移,天就不能使人遭祸)。②在数目的名义上,“贰”与“二”通。如《孟子·滕文公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文》84年第5期载有秦礼军同志《〈左传〉“贰于×”解》一文。就《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句的“贰”字,对当前通行的一些古文选注本注解为“二心”,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解释,“贰”与后面表对象的补语“于楚”合起来,就得解释为“对楚国怀有二心”,同原意恰恰相反。究其原因,在于这些通行的选注本不加辨析地师承故训,只就大意为说,没有按字词对应作解,因而绳之以语法,便显现出了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课标版必修《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中对“贰于楚”是这样注释的:“[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相似文献   

7.
钱倩 《语文知识》2013,(2):52-53
《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一句中"贰"字的理解众说纷纭。通过分析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里的"贰"、"二"、"忒"的词性特点,认为"贰"按其基本义项"背离、背叛"解释即可。  相似文献   

8.
一、释“贰”《左传》一书用“贰”一字的频率较高,全书共用了九十多次。其中“贰”字前后与不同类词相配搭的竟达五十种之多。若想把“贰”字的含义来龙去脉搞清楚,必须追根溯源。据周朝晚期金文,“贰”的字形形象是人用大斧子把贝一劈两半,可见,把东西一劈两半即“贰”字本义的源头。据战国时期郘大叔斧和中山王壶上的记载,“贰”从字形上看也是把贝劈开。《说文》云:“贰,副益也从贝式声”,“副,判也从刀畐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贰于楚”(见人教社2003年6月版高中《语》第一册中的《烛之武退秦师》)是晋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的两个理由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英才 《高中生》2008,(11):18-20
苏春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名字是陌生的,样子却是熟知的。1980年版的贰角人民币上,有两名俊俏的少数民族姑娘的头像,其中,右边朝鲜族姑娘的原型就是她。如今人到中年的她,居住在北京,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说起17岁时的那次照相经历,她只觉得是一种巧合。  相似文献   

13.
明代州县佐贰官除了辅佐长官处理日常政务外,更多的时候负责分管州县的各项职能事务。根据职能的不同,明代州县中设置了诸多的职事官,由佐贰官们来担任,其中也有部分负责在外分防的佐贰官。在明末清初,因为主官负责制确立和大规模裁员等因素,分职佐贰官被大量裁撤,而分防佐贰官反而得到增加,导致分防的佐贰官从少数成为主流。清代保留的州县佐贰官大多负责分防,其分防区起到了类似次县级政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些数词在古今汉语中用法不尽一致。如"亿",现代汉语是"一万万",而古代汉语除表示"一万万"外,还有时是"十万"的意思,如"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其中"亿"就是"十万"。  相似文献   

15.
新刊布的《肩水金关汉简(贰)》的73EJT21:370号是一片"削衣",上面共有"□陵丞印"四字,其第一字至今未得释读。通过字形的分析对比、以及同文献资料的参证可知,其第一字当释"菀(菀)"。汉代的菀陵县,文献中又作宛陵和苑陵。此名有两指,一在河南郡,一在丹阳郡。通过对西北屯戍汉简中人员籍贯的分析可知,"(菀)陵丞印"中的"菀(菀)陵"应是河南郡下辖之县。  相似文献   

16.
明代县级行政机构是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往对于县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主官知县,而对于佐贰官这一群体的研究却少有涉及.但这一群体在县级行政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山东为例,从佐贰官的设置、职能、出身、升迁等几个方面来展示这一群体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7.
清代佐官制度存在的特殊性、层次性以及权力不均衡对州县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州县佐贰官在勘验、缉捕、审断、执行等方面拥有不同程度的司法权。清代法律对州县佐贰官的司法权严加限定,但在实际治理中又采取调和策略,导致州县内部结构产生了“复合初审”的特殊效果,而基层更是存在大量边缘司法现象,这些使得州县司法呈现出一种“法亦有法”的状态。州县内部存在的民事与刑事审判区分,体现了按照事权管理进行司法管理的原则,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行政权与司法权合一的背景下,他们实际上只是区域内特殊的集权者,与现代法制的分权理念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8.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9.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以文、言为纲领,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文学意义和文化内涵。教学抓住“贰于楚”“东道主”“秦晋围郑”等词语,剖析文意,明晰章法。由“贰于楚”看以利益为先的国际关系,从“东道主”看烛之武如何借由为秦谋利而顺势解郑之难的游说策略,从“秦晋围郑”看文章独具魅力的叙事艺术。以言促文解,彰文义,能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机械式记忆习惯和对文言文学习复杂无趣的刻板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