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从"与"字读出了"品德"与"社会"的并列关系,在实际教学中,两者却还存在着互相影响、辩证共存的关系。一、社会与品德的关系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社会与品德的关系从来都显得比较复杂。在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面临的基础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接受到的道德训化,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家长都会教育学生要诚实、要勤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如被人欺负就要跟他打,不能示弱,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在与学生一起分析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取向引向一个较高的价值水平。这其中有两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我在多年的品德教学中,深深感到唯有活动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感受、体验、领悟中获得道德品质的发展,才能让学生学习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才能不断提高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而在实施活动化教学中,必须关注和抓好以下五个特性。一、生活性——让教学活动着眼学生生活“回归生活”是小学品德的核心。课堂教学中要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习到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又能指导他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践行。  相似文献   

3.
林立村 《时代教育》2014,(6):161-162
《品德与社会》课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脱离了现实的品德教育就会失去其实际意义。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结合情境,充分利用社会中的实际案例拓展教学空间,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实效性。因此品德课教学就应该由教材、学校拓展到社会生活当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学方法等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6.
生活与教学本就息息相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是如此,教材内容的设置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元素融入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以生活元素为依托的现状,探究生活元素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就是被动听不如主动说,主动说不如积极做。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牵起手来,让活动教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它是做教师的需要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那么,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设计、组织开展,如何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品德与社会教学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新课改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师要用生活化的学科教学让小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当中体验品德,在生活化的教学讨论当中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当中践行品德,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反复强调生活教育的重要意义,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更应当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到现实的生活之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研究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
教师通过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主要就是教给学生如何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和小学生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儿童品德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和体验,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联系生活,使学生参与到生活当中,在学到知识以后回归生活。本文简要阐述了品德与社会是如何联系生活,又是如何回归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可见,生活对于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尤其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将生活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化解枯燥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消化知识。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将生活素材融合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把品德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覆盖到儿童的整个生活,构建小学品德全过程教学:一是从教学时间上延伸,把品德教学时间从原来的课堂"40分钟",拉长到"一百天",以学期为单位整体安排实施;二是从空间上拓展,把学习环境由教室"小课堂"扩大到整个社会"大课堂",以最接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场景选择"课堂";三是从教学路径上拓宽,从较为单一的课堂活动,扩展到综合性学习,从而让学生从刻意的课堂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在道德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获得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品德课程是由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组成的。《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和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在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为此,我们在品德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紧扣“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新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重视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的联系,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儿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给儿童关于品德与社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教学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进行,注重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在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生活的海洋中不断前行,勇于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与问题,探索做人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一线教师的一个难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实际教学中,关注现实生活,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抓好常态教学,因为公开课上的很多教学过程与手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一个人的良好品德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步完善的,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就能培养形成的。因此,我们要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常态教学。  相似文献   

18.
品德课程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是品德教学的归宿,同样也是品德课程进行的过程和手段。我们要把品德教学引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更真实、更广阔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内化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知行统一"品德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借助的是社会生活的实际效用,通过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行为予以正确的引导,以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规划,其中,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以品德与社会为资料,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找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