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除了合适的日地距离、地球上存在水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在地球的外面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它提供生物呼吸所必须的氧气。挡住太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同时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由于大气的运动将海洋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陆地,通过降水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地得到补充,满足生物生存的需要。 那么是什么使大气产生了运动呢?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度之间热量差异,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产生了气压梯度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误区 误区一:利用高低空之间的线速度的差异说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即在高空让一球自由下落.结果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度,因此,球的着落点,偏离了原来的垂直点位置.(图1)  相似文献   

3.
陈允文 《物理教师》2009,30(10):52-53
当脸盆中的水排空时会形成漩涡,为何会形成这个漩涡?我们通常的解释是: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在起作用.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引起气流向右偏,南半球则向左.所以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的,南半球呈顺时针.气旋如此,水流的漩涡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见到脸盆中的漩涡应该是逆时针的.  相似文献   

4.
陈海波 《文教资料》2012,(31):193-194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科本位,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联系的渗透;重视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文章分析了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地转偏向力的图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地理新教材中介绍的许多自然现象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密切相关,但由于地转偏向力成因涉及到力学知识,且在地理教材中介绍甚少,所以相关内容的学习一直成为一些地理教师教学的难点。文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素、产生过程和地理意义,对于广大师生正确认知这一教学难点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物体在地球表面作水平面运动或非水平面运动时 ,所受到的地转偏向力 f P 的大小 ;除赤道上作非水平面运动外 ,地转偏向力都可用 f P=2 mωv1sin表达 ,其中 v1 是物体在水平面内的运动速度 ,或是非水平面内的运动速度 v在水平面内的分量的大小 (v的另一个分量须平行于 )。赤道上作非水平面内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地转偏向力并不等于零。  相似文献   

7.
周松林 《考试周刊》2010,(7):177-177
地转偏向力是高中课程的重难点之一。本文作者针对地转偏向力的偏向原理及特征.以地转偏向问题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简单通俗的教学方法,旨在为合理地指导本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翻译不当导致内涵不清;二是其产生原理较为复杂,容易让人误解。地转偏向力应改称为科里奥利力。在地球上相对地球运动的物体,只要速度与角速度方向不平行,都会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校招聘教师,笔者应邀作理科组的评委.一位地理老师在上《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课时,多次提到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得由气压梯度力而产生的单圈环流变为三圈环流、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产生了东北信风、东南信风……。课后,评委中的物理老师和地理老师都对地转偏向力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交流。那么到底地转偏向力是什么力呢?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校学生所使用的高一地理教材之一的《地理地图册》(上册)第11页左上角有一幅图是“假设地球不自转时的环流”(图1),笔者认为,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的环流形式绝不是如图1所示的南北两极与赤道间的单圈环流。  相似文献   

11.
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提出“物理+”的思想,用物理知识去帮助中学生理解和解决其他学科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意识,使学生在“理解中学习”.本文旨在运用“物理+”的思维,用高中物理的方法来解释地理问题——地转偏向力,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意识.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地转偏向力问题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疑难点。一位青年教师谈到困扰多年的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方向不改变速度的问题总算给学生有了说法,因为请教物理教师得到只改变方向不改变速度的运动只能是圆周运动。于是该青年教师霍然开朗,地球是球体,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做圆周运动。另一位教师反问道,在赤道地区做水平运动也是做圆周运动,为何不改变方向?于是乎,地转偏向力的成因、结论等问题,再次引发地理组教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设计两个实验验证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并例举了它对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教具制作动机中学地理中许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的偏向、大气环流、气旋与反气旋、台风、洋流的形成以及河岸冲刷现象,等等,都需应用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知识,中学阶段老师强调偏转方向的记忆,即: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但是为什么偏向,是什么力使物体偏向,教材中却没有说明原理,也没有相应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5.
高中地理中大量涉及地球自转偏向力问题,例如:风向的偏转,大气环流、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台风、洋流的形成,以及河岸冲刷现象等等,但教材中却没有相关的说理以及演示实验。因此,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地球自转偏转方向问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研制了地转偏向力演示盘,并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 “地转偏向力”影响着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许多关键过程.如大气环流、大洋环流、风向、河流地貌等自然过程以及炮弹发射、火车行驶等人类活动.地转偏向力的成因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却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现存的学术资料对地转偏向力成因的解释存在许多不完善甚至矛盾之处,以致广大师生普遍存在许多误解.许多人认为地转偏向力就是科里奥利力,还有人认为只有沿经线运动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实际上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7.
吴静 《地理教育》2002,(4):16-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它们所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西风漂流     
的风,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南风及南半球的北风,最后都偏转成为西风(实际上南半球为西北风,北半球为西南风)。这种由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叫做西风。在南、北纬40°~60°之间盛行西风的地带叫做西风带。在盛行西风带内的海域出现的洋流,就是西风漂流。在北半球的西风带内,即北纬40°~60°之间的地带,既有太平洋和大西洋水域,也有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因此,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不能形成全球性的环流圈。在南半球的西风带内,南纬40°~60°之间的地带全部为海洋,即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20.
《中学生数理化》2009,(11):24-24
对这个问题,人们的解释通常是:地球自转会产生地球自转偏向力(简称为地转偏向力),这个偏向力会使洗澡水以螺旋的形状排出.然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尽管地转偏向力确实可以影响飓风、洋流这类大规模、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现象.但它对洗澡水以何种方式流出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