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转折复句的内部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根据转折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把转折复句分为:撤消预期类转折复句、补充限制类转折复句、句外对比类转折复句、句内对比类转折复句4类;并从预设的角度寻找出这种分类的形式验证.  相似文献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一句转折复句。这类转折复句跟一般的转折复句不同。一般的转折复句如果用连词“然”来转折,是前面的意思轻,后面的意思重,即所谓重转。这类转折复句却是前面的意思重,后面的意思轻,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所说作修正或者补充,以便把情况说得完整些,全面些。“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是”。“吾德馨”是主谓词组,到底哪个是主语?我认为“吾”是主语,“德馨”是主谓词组作谓语,因为全文是在自叙自评,自得其乐,不能把“吾”分析成“德”的定语。“馨”,是香草的气  相似文献   

3.
《回忆我的母亲》中有一个二重复句,几种教学参考资料或学生练习测试的参考答案都把其层次划分为: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因果)②今年不比往年健康.(转折)③但仍不辍劳作,(递进)④尤喜纺棉。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层是转折关系(有转折连词“但”表明),层次划分在上文所标的②、③之间;所标③、④之间是第二层,为递进关系(有表示递进意义的副词“尤”表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个二重复句到底是由几个分句组成的?“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究竟是因果复句,还是一个复杂单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复杂单句,不是因果复句。  相似文献   

4.
①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转折)②但终于没有进学,|||(并列)③又不会营生;|(因果)④于是愈过愈穷,||(递进)⑤弄到将要讨饭了。这是初中语文第丘册144页上的一个例题分析。这个例句属于。虽然……但是……因此……”式多重复句。我们认为:把这类复句的第一层关系划成因果、第二层划成转折是值得商榷的。理由有二:第一,把第二层划成转折,不符合转折关系的实际情况。关于转折关系,很早就有语法学者提出这样  相似文献   

5.
有些转折复句的偏句、正句可以进行互为逆向的倒置转换,这种句法变换的分化是由于复句关系构建的语义差异所致,转折复句的构建受制于分句间的两层语义关系:一是分句意义相互的语义反向性,二是分句所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相互关系。文章分层论述了上述几点及其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有些语文教材在分析这句话的层次关系时,把它列为二重复句。这句话果真是二重复句吗?否。这句话是只有一个层次关系的单纯复句。“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是一个分句(单句),“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句子:(1)为了我们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我希望我们不但议论我们的伟大成就,并且也议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太阳的光辉》)这句是单句,还是复句?若是复句,是一般复句,还是多重复句?人们常分辨不清,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此句有四处停顿,只有两个分句,两个‘为了……’是这个句子的前置状语,表示递进关系。”(王燕儒《识别多重复句的几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类多重复句:前面是转折关系,后面是因果关系。对这一类复句的层次划分颇有争议。例89年高考中,就有一道关于这类句型的试题,该句是:“①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②但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③因为不把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④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中楼阁,⑤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⑥共产主义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大家都知道,这个复句①②之间该标明转折关系,②③之间该标明因果关系,问题是第一个层次该标在什么地方。从高考命题组所提供的参考答案看,该句的第一个层次应在②和③之间。  相似文献   

9.
多重复句的第·重、第二重分别是因果──转折,或者是转折──因果两种关系,这在复句中是常见的。本文把一二重含有这两种关系的复句统称为“包含因果转折关系二重复句”。多重复句结构层次可以不止二重,但本文为了分析说明的方便,所以凡遇复句还有第三重或更多层次的,一般也只分析到第一:重,其他层次关系予以省略。含有因果转折关系的二重复句,有的关联词语可能比较齐全。如:(1)他虽然不比别人聪明,|但是因为在听课做作业时能开动脑筋,并且能够牢固学因果握知识和技能,||所以学习就比别人进步快。例句(1)中因为关联词语齐…  相似文献   

10.
“他是北京人,而不是上海人。”这一复句各分句间的关系,究竟是并列,还是转折?这一问题曾使许多人争论不休。持“转折”观点的人说,两个分句使用的判断动词“是”和“不是”在意义上是相反的,因而,第二句不是顺着第一句意思说下来,而是来了一个转折;并且认为,其中有一个“而”字,就是明证,因为“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这种观点正确吗?不正确。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1.
容认性让步复句是一个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在语表形式上表现为使用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让步词语和转折词语.而在有些情况下,转折词语是可以省略的.作为复句形式标记的关联词语对复句的关系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容认性让步句中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也能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文章以容认性让步句中的关联词语为标准,从形式上对容认性让步句进行划分,分析研究容认性让步句形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转折复句的内层蕴涵是指在转折复句的转折关系中所蕴涵的逻辑思维形式。对于这一"内层蕴涵"有人分别指出过"蕴涵一个摸态判断"或"蕴涵假设解释",这些分析并没有将转折复句的内层蕴涵完全揭示出。转折复句的内层蕴涵应该是一个"摸态三段论"的推理过程。根据这一推理过程,我们可以确定一些检验转折复句的转折关系是否成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转折复句语义分类的新尝试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认为复句的转折关系就是“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种说法是不够全面的,本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对转折复句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转折复句分句之间除“相反或相对”关系外,还有差异性关系和限制性关系,差异性关系又包含对比关系和衬托关系。从而对转折复句的语义关系作了全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14.
转折复句语意重心的逻辑语义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已有资料来看,对转折复句的语意重心存在明显分歧,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转折复句的语义重心在第二句,但此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尚未澄清,缺少的就是一个论证过程,本试运用数理逻辑真值判定表运算对转折复句语意重心进行逻辑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启发学生思维,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我对学生进行了以句段训练为重点的基本功训练。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理清关系,弄懂意思。《爬山虎的脚》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学生对这句话的转折关系搞不清楚,对“只知道”的字眼也感到生疏。为了弄懂意思,我让学生进行这样四种  相似文献   

16.
读了潘正奇同志《关于“人恒过,然后能改”》一文,(《四川教育》1985.12)有所启发。他指出了某些资料对此句译注的错误,并指出这种错误导致的恶果,是有创见的。但我认为译为“人难免常常犯错误,(但犯错误)以后要能够改正”也欠妥贴。因为如果把“常常犯错误”也看成是难免的,那些常常犯错误的人就很可能以此为借口为自己开脱。  相似文献   

17.
句间衔接方式一般的书中认为把复句间分句与分句间的关系运用到句间衔接方式上即可解决问题了。我认为句间衔接方式与复句间分句与分句间的关系有重合处,但句间的衔接复  相似文献   

18.
语段的句和句之间的关系和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但并不完全一样。语段的句间关系主要有并列、相叠、递进、转折、承接、解说、因果等几种。复句中的选择、假设和条件关系,在语段中用例极少。  相似文献   

19.
复句形式(又叫复句结构)作句子成分,在语言实践里经常碰到。它对句子(特别是多重复句)的层次结构影响甚大。有些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分析的错误,就是由于没有搞清这一点。这种错误,不但出现在中学生的作业中,有时还出现在语文试题甚至语法著作中。这是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分析的难点之一。下边结合几个例句的分析谈点粗浅的看法。复句形式作句子成分,往往容易把复句形式看作几个分句,从而把复杂单句误认为多重复句。前几年某市一套初三语文统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多重复句分析题: 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很显然,拟题人认定这句话是由五个分句组成的多重复句。诚然,这个句子有五个动词短语,如果单从形式上孤立地看,似乎有五个分句。但只要从意念关系和结构关系上全面考察,就会发现:前边四个动词短语是四个分句,构成选择关系又包含  相似文献   

20.
在多重复句中,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共现于一个多重复句中——前有表转折的连词,后有表因果的连词,象“(虽然、尽管)……,但是……,因此……”这类复句,如何确定第一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对这一情况略作浅析。笔者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分析多重复句应从内容出发。既然复句的关系类型是按逻辑事理确定的,那么,分析多重复句也应按这个标准,以求得复句分析上的协调一致。一个多重复句内具有转折和因果两种逻辑关系,怎样根据逻辑事理确定第一层呢?可以用变换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