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劳动者素质提高。文章以武汉城市圈域8+1城市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社会培训为研究范畴,对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内涵作了明确界定,深入剖析了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建设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培训基地的现实意义,系统地设计和论证了"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社会公共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社会优势资源相对集中的人力资源培训联盟"、"社会人力资源培训质量第三方监督与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进入社会阶段的特定时空范畴中,随着第一件石器的创造,完全形成的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自然而然展现出直接的具体的生产过程。此后,社会中的每一个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是分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系统和生产过程子系统中的、不同等级序列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会计学会首次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范畴,广义上讲,人力资源会计包括社会人力资源会计和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社会人力资源会计是从社会的角度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管理,它属于社会会计的范畴,可以将其称作为人才资本会计。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是从企业的角度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管理。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会计,是指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即狭义的人力资源会计。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财富的分配依据。这一根本变革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世界的经济格局,冲击着人类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的知识成为资本是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因此人力资本也应该享有企业的股权,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以场域为核心、以学校为中介的社会再生产模式。这一理论揭示了权力与资本在学校场域中通过国家意识和个体惯习的符号化实现再生产的过程。其观点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虚无主义的特征。布氏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研究中国20世纪以来社会流动与教育的关系及其背景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拓展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使教育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力是任何社会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使劳动力这一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呈越来越大的趋势。据统计: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消耗的比例为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两者的比例为6∶4,而自动化阶段,两者的比例为1∶9。这说明,在当代和未来,劳动者仅有一般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记忆是一种关于过去的集体回忆和情感体验,不仅生产过去,还组织着社会的当下和未来,是唤醒共同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行动意志的积极力量。社会记忆通过形式、内容和意义的再生产,为思想教育活动开辟新的路径,提供资源补给,推动重大疫情下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实现必要的社会动员。一是大众媒介图式的生动刻写促进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创新,二是社会“象征意义体系”的激活丰富了思想教育工作内容,三是当下社会记忆的产生与再生产助推思想教育工作思维转变,促进理性思维、主体思维和精准思维的发展。个体记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社会记忆,促进思想教育工作人文关怀与获得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双轨制下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学校集中地、系统地提供专业应用的教育。降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人力资源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和总体竞争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解放生产力的需求。职业教育定位应当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针对具体职业提供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全部的人力资源。中国实行人力资源宏观管理的双轨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高级技师的教育,与现实对职业教育的期望不符,使得高校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既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又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浪费了教育资源。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就是通过人力资源宏观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将专业技术教育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在高校教学大纲中逐步引入培养职业明确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一种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开发不象其它自然资源那样,用机器、设备去开采、挖掘。它需要比其经验更丰富、知识积累更多、劳动能力更强的高层次劳动者去感化、传授、教育、培训和激励,使之得以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以求发挥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智力和能力。 人力资源属于再生资源范畴,但又区别于其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在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这一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范畴,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越发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学说为建立保险基金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在“扣除”理论中可以看出。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必须首先从社会总产品中作三项扣除。其中,第一项“扣除”是建立补偿基金.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资金。这是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第二项“扣除”是建立扩大再生产和非生产基本建设的资金源泉。是积累资金的第一部分;第三项“扣除”。即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是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资金源泉,社会后备基金又称“社会保险基金”,是积累基金的组成部分.它是国民收入中用于防止再生产过程中断和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应付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需要而储备的资金。由此可见。保险基金是社会后备资金的一种,是由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而形成的、以保险经济形式建立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货币资金。它来自国民收入。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因此,建立保险基金是社会再生产的物质保证;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所进行的一项必要的“扣除”。是任何社会赖以发展和从事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尹可珍  王琦 《中学教育》2010,(12):13-16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事实上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社会再生产的一种体现。学校作为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场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将文化、地位、权力等人们争夺的资本合法化,这种被转化为合法的社会资本,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实现阶层之间的流动,还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利益。择校是人们占用这些合法化利益的预演争夺,这也解释了为何作为失范社会行为的择校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个性的概念、成份和结构为线索,剖析了欧美和苏联心理学界对个性的不同看法:即一是以欧美传统心理学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论体系为代表、认为个性是属于生物范畴,一是以苏联心理学试图以唯物主义作指导的理论体系为代表、主张个性是属于社会范畴。作者认为:无论主张个性是属于生物范畴或主张心身平行的二元论,还是主张个性是属于社会范畴都令人感到偏执之处颇多。并根本问题不在号称,而在正确、彻底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虽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对象,却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抽掉资本主义性质,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两大部类必须保持恰当比例、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以及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等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文件明确规定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这充分地表明我们党已真正意识到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经济高效率增长的战略选择。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促进作用“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以总产值、净产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表示,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货币资金的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片面地追求物质资源、货币资金总量的增长,而忽视人力资源的增长和配置,那么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货币资金三者就无法彼比协调,从而有效的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因为人力资源可以说是一国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它是开发自然资源,积累资本,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教育对经济增长有巨大促进作用,首先表现在劳动力再生产上。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  相似文献   

15.
科举考试对社会发展的根本贡献,在于社会人力资源开发配置模式的创新。这突出表现为:以公开考试督导问学求知、兴教育人;以考试方法的革新和科名数额调配,协调人才流量与社会职位的互容;以考试标准和考试内容的掌控,强化对社会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的制导;以严明的考试运作规范,增强人才质量判别的准确性,促进人职合理匹配。科举考试在社会人力资源开发配置模式方面的创新及其成功实践,对后世正确认识和能动把握考试在社会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中的功用,提供了规律性的启示:考试是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社会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田辉 《世界教育信息》2012,(10):56-58,72
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力资源已成为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哪国拥有人力资源优势就等于拥有了综合国力竞争优势。日本产业界认为,教育的职能就是培养人才,培养生产创造型人才就是企业对教育的诉求:而日本的学校教育则注重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及社会修养,对于直接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教育需求具有很强的抵触感。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降低了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适配性,日本为应对社会转型期和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教育改革措施,通过实施人力资源战略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经济地位提高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既有文化基础上的传承、建构、变革与创新中完成的。没有文化的再生产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而人的发展依靠的是教育的完备,教育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一种知识建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体现人的价值生成,要为具备高素质的人的再生产服务,从而为文化再生产开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田辉 《世界教育信息》2012,(15):56-58,72
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力资源已成为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哪国拥有人力资源优势就等于拥有了综合国力竞争优势。日本产业界认为,教育的职能就是培养人才,培养生产创造型人才就是企业对教育的诉求;而日本的学校教育则注重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及社会修养,对于直接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教育需求具有很强的抵触感。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降低了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适配性。日本为应对社会转型期和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教育改革措施,通过实施人力资源战略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经济地位提高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相对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通过家庭所传递的文化资本具有资本继承性的最佳的隐蔽方式,是一种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意义的教育投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学术收益,极大地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所积累的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本又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教育制度通过承认文化资本的世袭性传递而进一步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对既存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即教育的技术功能论和教育的再生产理论,并且通过具体的阐述指出学校不是一种再生产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