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问题虽出现在学生身上,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教师过重的心理问题已经在学生中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难免会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压力,造成方方面面的心理失调.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源自诸多方面,作为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加强自我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例如心理失衡、心理封闭、心理挫折与心理冲突,如何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调适,有效解决以上心理问题,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人际关系、职业活动中,有的教师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要造教师的努力,而且需要从组织、社会各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某省的两干多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竞高达50%。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的心理,何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教师也是社会的人,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遇到挫折的时候。在生活和工作中,教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不良认知,导致出现心理障碍。由于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教师是学生言行举止的榜样,如果教师出现了心理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是教师心理问题的直接受害者。笔者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体会,认为要有效应对这些心理问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过半数的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师的现有素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职业呈现不稳定性、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角度分析了教师压力增大、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认为这一现象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刘刚  刘强 《文教资料》2007,(8):135-136
目前,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问题成为关注的对象。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等方面对导致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ScL-90对青田县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表明:青田县中小学教师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尤为突出.根据调查情况可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过强的工作压力、过高的社会期望、两难的评价标准及尴尬的价值体现.由此提出改善待遇、优化管理、关注成长三个策略,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尤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的影响更大,对于教育的成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当前中小学教师中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问题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主要表现在过度自卑、焦虑、嫉妒、虚荣、恐惧、忧郁、孤僻、逆反心理等方面。该文从教师个人身心内部因素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因素对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寻解决策略,有助于中小学教师减轻压力,学会调节心理,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和个人因素,问题的解决也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从中小学教师与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入手 ,揭示了中小学教师具有健康心理的现实意义 ,指出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迫切性。剖折了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职业环境因素。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作为个体的教师,既承受着外部高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使得教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由中职、中专升格转型而来的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心理现状较为严峻。文章分析了转型期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并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定的具可操作性的干预措施和矫正思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加强高职教师职业生涯开发管理;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教师角色的转换、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开展促进交流沟通的教师活动,对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调适;增强教师自身的调适水平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事关自身所扮演的特殊角色的行为效率,而且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首先从中小学教师与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入手,揭示了中小学教师具有健康心理的现实意义,进而指出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迫切性。其次,剖析了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的若干因素。最后,提出了正视现实,积极“应对、21世纪的挑战,讲求投入,努力改善教师的经济地位;转变“观念”,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及科学对待,强化心理咨询意识和发展咨询事业等四个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实施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下乡,尽快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质量。这六条举措是:第一,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各省要重点充实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和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第二,要把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作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的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  相似文献   

17.
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指出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的努力,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维护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8.
据北京“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检测表明,约有五成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个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被检测的教师中69%存在心理问题。该项检测。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操作。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社会角色的特殊性,教师这一职业已越来越成为产生职业倦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高发行业,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影响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作为在校师范生,应该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思考,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的身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