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马威尼     
云南多山,交通不便,边远地区运送货物,全靠畜力,故而马帮盛行。其实,称为马帮,还不如称为骡帮更确切些,因为即使是一支有几十匹脚力的马帮,也只有一两匹马,其余的都是骡子。然而,马在关键时刻是骡子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2.
教务主任     
在这个小村落里,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播种麦子,养猪养牛,有一些人家还养着山羊.马帮每一次来的时候,都是一次盛大的"赶集".不同的马帮带来的商品都不一样,有些是漂亮的衣物,有些是日常用品,有些是丰富的书籍……村里人极少有能单枪匹马到山外的镇上去的,所以,村里的教师都托马帮从山外的城市带来村里学校需要用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的全面介绍,阐述由马帮进京引发的云南马帮给现代都市生活、休闲旅游、茶叶界带来的震撼与重新筑构力。研究当代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与奥运的链接。  相似文献   

4.
井底之骡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农夫,他有一头老骡子。有一天,老骡子掉进了农夫的井里。农夫听到了老骡子在祈祷,做着一切骡子掉进井后会做的事情。农夫仔细斟酌过情势之后,虽然同情这头老骡子,但还是认为不值得费力去解救这头老骡子,也不值得去保留这口井。相反,他把邻居们叫来,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事情,并让他们帮忙搬运泥土把这头老骡子埋在井里,以解除它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5,(9):12
骡子发起性子来,四只脚便像上了钉子一样,一动不动,无论主人怎样鞭打,它就是一步也不肯向前走,这就是所谓的“骡子发脾气,四蹄不挪地”。如果主人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死拉硬拽与骡子斗脾气,这于事无补不说,骡子还可能会狠狠地“奖励”主人一个响蹄。有经验的主人既不会拿鞭子打它,也不会拼命拽它,而只会很快地抓起一把泥沙,塞进骡子的嘴巴里。有人会好奇地问:“骡子吃了泥沙,就会乖乖地继续往前走了吗?”骡子是不会吃泥沙的,它会  相似文献   

6.
这节课,我们正在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由于部队断粮,彭德怀总司令忍痛下令枪杀一头大黑骡子的故事。当进行到大黑骡子被枪杀这一部分时,王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课文中交代长征开始的时候大黑骡子就跟着彭总,一路上  相似文献   

7.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苏教版五下)教学片段:师:根据你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试着用“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怎么样”说一句完整的话。生:彭德怀的坐骑是大黑骡子。  相似文献   

8.
骡子是马和驴交配的结果,它继承了马和驴的优点,不但体型较大,脚力也极佳。以前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骡子来驮运笨重的货物,它总是不辞辛劳地上山下坡,为人们省了不少气力。骡子的体力虽然好得不得了,就是有一个毛病让人很闹心。这骡子若是发起性子,它的四只脚便会像上了钉子一样,固定在地面,一动也不动。这个时候,无论主人怎样使劲鞭打,骡子还是坚持它固执的脾  相似文献   

9.
将烦恼转移     
佚名 《成才之路》2011,(23):100-I0017
曾读过一则特别有趣的故事。说的是父子俩赶着一头骡子上路。可骡子的脾气不好,使了性子,怎么也不肯往前走了。儿子一看急了,举起鞭子就要打它。父亲连忙制止他,说:"慢一点!当骡子闹脾气的时候,有经验的主人是不会拿鞭子打它的,那样只会让情况更严重。"说完,父亲从地上抓起了一把土,塞进了骡子的嘴里。这时父亲再驱赶骡子,它就继续向前走了。儿子诧异地问:"为  相似文献   

10.
韩非 《广西教育》2014,(13):82-82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在长征过草地时,彭德怀忍痛下达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是从"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却将它杀掉"这一问题入手,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学习感悟"彭德怀将军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我读过一篇文章《骡子的故事》,它选自《打动孩子心灵的201个励志故事》。文章讲一个农夫家的一头骡子,有一天掉进了一口干桔的水井,怎么也爬不出来。无可奈何的农夫决定将骡子埋葬在枯井里,他和邻居一起铲土,将土投进井里。骡子感到绝望时,本能地将身上的土抖掉。没想到,随着掉下来的土越来越多,骡子踩在土上,竞离井口越来越近了。就这样骡子终于逃出了枯井。  相似文献   

12.
云南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马帮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马帮人留下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景仰、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之前,我先安排学生预习,要求学生理解书本上求和公式的推导、并会简单的应用.以下是师生在课堂上的部分发言.(从新课引入开始)师:13世纪,斐波纳契在《算盘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7个妇女去罗马,每个人牵着7匹骡子,每匹骡子负7只麻袋,每只袋子装7块面包,每块面包配7把小刀,问妇女、骡子、麻袋、面包、小刀、总数是多少?(学生大感兴趣,课堂气氛异  相似文献   

14.
这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第二课时。课上,围绕“杀与不杀大黑骡子”,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 师:大黑骡子杀还是不杀?请大家细细地品读课文,再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两头骡子     
两头骡子驮着沉重的背包,吃力地往前走。一头驮的是满袋金钱,另一头驮的是满袋粮食。驮着财宝的骡子因为感到自己驮的东西价值不菲,所以昂首阔步,把系在脖子上的铃铛摆得悦耳动听,它的同伴则不声不响地跟在它后边。突然一伙强盗从隐蔽处蹿出来,扑向骡队。强盗跟赶骡子的人扭打时,用刀刺伤了驮财宝的骡子,贪婪地把财宝抢劫一空,对粮食则不加理会,驮粮食的骡子也就安然无恙。受了伤的骡子全无刚才的神气,大叹倒霉,对同伴说:“还是你运气好啊,虽然不神气,但总不至于挨刀子。”智慧箴言有些人刚被安排一点重要事情,就急着向别人炫耀,觉得自己有…  相似文献   

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彭德怀为了解决红军的断粮问题,忍痛下令枪杀自己钟爱的坐骑大黑骡子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高贵品质,热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精神。作者通过彭德怀下令枪杀大黑骡子前后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显示了他当时内心爱自己的大黑骡子,但为了让战士们走出草地,却又不得不忍心杀死自己的大黑骡子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和丰富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是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2册第4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断粮,彭将军将其大黑骡子以及其他将士的牲口全部杀光的故事,体现彭德怀大将军爱骡子更爱战士的博大胸怀。作为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心。本文以《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阅读教学的得与失,以期构建更加有效、互动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教务主任     
在这个小村落里,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播种麦子,养猪养牛,有一些人家还养着山羊。马帮每一次来的时候,都是一次盛大的“赶集”。不同的马帮带来的商品都不一样,有些是漂亮的衣物,有些是日常用品,有些是丰富的书籍……村里人极少有能单枪匹马到山外的镇上去的,所以,村里的教师都托马帮从山外的城市带来村里学校需要用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这节课,我们正在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由于部队断粮,彭德怀总司令忍痛下令枪杀一头大黑骡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小小辩论会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记叙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枪杀充饥的事。课文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