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活动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是现代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的要求。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到课改的前沿,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作为身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更多的关注课堂,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活跃、灵动、生成的课堂,则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发言、讨论、争论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让学生想说、会说、敢说.教师在课堂上适当采用表扬激励的语言,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他们的发言欲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以教学语言为切入点,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教育要革新,教学要发展,这是当今时代对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是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就课堂教学而言,笔者以为教师上课必须具有五种意识。一、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课堂活动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它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调控和激励作用,所以我们教学时必须突出教学目标,即上课开始应使学生明确教  相似文献   

4.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据我观察,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在有些课堂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思想教育一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一些科学课教师为了开展思想教育常常有严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感到思想教育抽象、乏味且空洞。因此,如何让思想教育工作融进我们鲜活的教学细节,在润物无声中有效开展课堂教育一直是教师的追求目标。科学课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强度大、活动内容多,也容易发生各种节外生枝的事件。我们要利用课堂中一切教育资源灵活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使课堂教学中生成事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源头活水,使课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心智发展的场合。课堂活动是指教师、学生围绕课程资源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活动中的教育机会应是均等的。但由于教育理念、班级规模、教学方法等因素的限制,课堂活动中的教育机会均等常常难以实现。一部分学生的心智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不幸地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化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热烈的现代课堂氛围中落寞、迷茫地等待观望,处于学习活动的边缘境地,造成了现代课堂活动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课堂活动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有哪些表现、何以产生、又如何应对呢?下面笔试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新世纪从事生物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在培养学生较高的生物科学素质的同时,还必须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让创新的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8.
耿欣 《黑龙江教育》2000,(10):40-40
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主的追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参与活动。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课堂质疑。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只研究教师的教,更注意研究学生的学。而且要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从而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变成为教学双向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据我观察,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在有些课堂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改变旧的教学行为模式,逐步形成并完善新的教学行为,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真,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人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广泛的意义建构。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如何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及它与生活的意义构建。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蓝天。走向生活,才是语文课堂走向有效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徐阳杰 《教育》2013,(8):54-55
课改的关键在课堂。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现代教育大力倡导的卓越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始终困扰着教师.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总想我怎样"教"学生,而要着眼于"学生怎样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不仅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教育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在教师适时点播下,让学生主动学习,展示自己的特长,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主导模式.为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把提高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切切实实融入课堂每个教学环节,并贯彻始终,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实质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就是引领学生求知、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彻底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束缚,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要求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公这不仅是一种趋势,也是发展的需要。为此,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思维得到碰撞,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以张扬,已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的报告中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韩圣芳 《考试周刊》2010,(57):52-52
我们曾经对"精雕细刻、顺利流畅"的课堂教学羡慕不已,但慢慢地咀嚼,发觉这样的课堂只是表面的"完美",实质上仅仅是学生适时"配合"教师完成教案而已,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感觉不到生命成长的气息和创造的欢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和教师。"动态生成"这个新名词频频出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价值取向重建及消除边缘化学生的教学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价值的功利取向是一种社会取向,这种取向下的教育活动对生命价值有所忽略。对生命价值的忽略主要表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压抑、生命存在的多样性被忽略。这些表现使那些处于不利境地的学生趋向边缘,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化学生。课堂活动中要改变边缘化学生的生存状况就必须对课堂活动的价值取向进行重建。其主要措施有:关怀普及,从精英走向大众;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课堂评价的多元取向。  相似文献   

19.
鲁慧茹 《上海教育》2013,(4):125-125
今天的课堂,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努力做到目中有人,学生的学习发展是第一位的。“一切为了孩子”是愉快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一师附小办学的灵魂。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有两大问题亟待改进:一是如何让教师少讲,使学生多参与、多体验;二是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实实在在,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下工夫,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有收获。要达到这两个目标,我们认为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措施跟进,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起点,从而使课堂有真正的改变,使教学有质量的提升。这几年我们在静安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在愉快教育研究所的指导下,把课堂教学的改革聚焦在愉快教育理念下“学习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上。  相似文献   

20.
尚玉兴 《成才之路》2014,(17):88-88
正当前教育正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课堂改革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突出课题。一、创新课堂情境传统教育,推崇的是"师道尊严",也就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教导、被操练、被灌输的角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生变得胆小慎微,言听计从,循规蹈矩,毫无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