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的聋校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聋儿掌握语言的信心不足,认为聋儿掌握口语比手语难得多,往往忽视了朗读训练,出现了低年级紧,中年级松,高年级空的现象,聋儿朗读要么是将词语简单堆砌在一起,一唱  相似文献   

2.
对于教学法 ,我们往往存有概念误解并常与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混为一谈 ,影响了聋儿康复教学法的研究与创建。本文正本清源 ,在引用了权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聋儿康复教学法的创建不可回避的几个问题 :如何看待聋儿与正常儿童的异同 ;如何看待聋儿的听力损失 ;如何看待语言 ;如何看待聋儿掌握口语的可能性 ;如何看待聋儿掌握语言的过程 ;如何看待聋儿掌握语言的标准 ;如何看待聋儿语言教学过程以及如何看待聋儿语言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8.朗读,美妙的歌曲尤燕(宜春市实小)袁军,刘惠兰(宜春市教研室)〔活动要求〕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巩固朗读知识,掌握朗读要领,培养朗读能力和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编排相声《不服气》。2.录制《写给"马家军"的大姐姐》朗诵诗的配乐。3.打印《写给"...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特殊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听障学生实施良好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社会尤其是家庭力量的配合;特别是在开展学前聋儿语训时,能否取得家长的配合,几乎是语训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虽然国内聋儿康复语训工作已开展多年,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针对家校互动合作的研究相对来说却少了些,尤其是在引导家长参与聋儿语言训练方面,研究成果微乎其微。笔者通过开展"学前听障儿童语言训练个案研究"发现,学前聋儿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如何教授学前聋儿识字能力?如何掌握训练聋儿学习语言的技巧与方法?如何借助文字识读来辅助聋儿教学?本文从汉字的主要特征、聋儿识字学语的基本条件切入,提出了识字学语的依据,分析了其方法操作的可行性,并且就教学过程具体实施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被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重点。朗读,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朗读,是一门情感培养的艺术;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朗读的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中逐步掌握朗读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朗读"的外显形式和内隐机制出发,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的不科学性,进而从朗读的内涵、感情与情感的区别以及国外母语教育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作者建议"用心朗读"的提法更科学,更能体现解读者的姿态。  相似文献   

8.
陈洪敏 《考试周刊》2012,(40):41-41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应当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中得以发展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增减文字,不读破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朗读,学生能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朗读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要真正实现朗读教学的核心——"有感情地朗读"却并非易事!面对幼稚的学生实现感情朗读需要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可如何建构起这座心灵之桥呢?除了常规的"范读引路"、"分角色朗读"等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引领也是有效的呢?教学中,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呢?下面我将结合教材举例。  相似文献   

10.
"朗读教育"与"朗读教学"并不是一个概念。"朗读教育"就是指教师给学生读书听,朗读的主体为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允许的时间内读书给学生听.朗读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新尝试,它能够将语文课堂延伸到教学目标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听读中渐受感染,在文化的熏陶中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1.
王玮 《文教资料》2014,(35):169-170
语文教师必须将朗读作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一种出声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更是语文课堂的主要呈现形式。然而现阶段语文课堂中存在朗读时间不充分、朗读目标不明确、朗读方法单一乏味等弊病。作者结合多年朗读指导教学片段实录进行归纳赏析,总结出"创设情境法"、"揣摩语气法"、"品味语言法"、"对比感悟法"等有效朗读方法,将朗读指导与语言感知、理解、运用、积累巧妙地融为一体,使课堂因朗读而精彩,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老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同时,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朗读训练的有效性却大打折扣的原因分析: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朗读的面窄;朗读只求形式不求实效,造成"到位"与"味道"的缺失等。指导学生对朗读进行评议,尤其要注重对朗读的引导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张田若先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语文教学追寻"语文味",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让朗读呈现一个灵动的语文课堂,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14.
聋儿有声语言困难,对数的概念、意义难于理解,也不易掌握.如何在对聋儿进行计算教学的同时进行语言训练,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郭佳丽 《考试周刊》2011,(54):66-67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朗读学习目标的表述,朗读应该被视为一种能力,其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有一些细微差别。朗读的"评价建议"是"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其中提到了语音、语调,也提到了内容理解和文体,体现了朗读技巧与文意理解的结合。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朗读教学的无数个细节决定了学生朗读水平的质量。关注朗读教学的细节,要兼顾以下四点:关注范读中音量、节奏、重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的把握;关注评价的及时性、技巧性;关注生成,自如地应对课堂突发状况;关注倾听,学会俯身用"耳"倾听和用"心"倾听。  相似文献   

17.
宫宇 《辅导员》2014,(24):55-55
朗渎是学习一门讲言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它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终达到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门的。因此,教师在口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英语朗读训练、一、掌握正确语音语调,奠定"朗读基调"朗读要开口说,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诉时不愿开口,那就成了哑巴英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怕出错所以不敢开口,这就需要教师在语音语调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比如词汇的发音,  相似文献   

18.
我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中,抓好"小",积累"小",才能赢得"大",抓稳"大"。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语文水平,也是语言能力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得到充分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手段。"反复地诵读"是引导学生"体味和感悟"的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落实学生研读文本的方法之一,不能脱离文本为朗读而朗读,更不能把朗读作为教师的个人特长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