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五岁的女儿在电影院候场。今天放映4D电影,到影院来的孩子很多,大厅里很嘈杂。突然女儿手一甩把奶茶弄翻在坐椅下。雪白的奶茶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的刺眼。引来了行人的纷纷谴  相似文献   

2.
自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后,儿子不知丢过多少东西了:铅笔、橡皮、卷笔刀……所有的文具,没有他不曾丢过的。甚至有一次,他连自己的语文课本都找不到了,回家缠着我到书店里再买一本……每一次,当我将买好的东西交到他的手上时,我都不忘叮嘱他一句:"下次当心点!"儿子尽管答得很干脆,可真的到了下一次,  相似文献   

3.
那天,正在上班,我的同事张大姐接到儿子从学校打来的电话,原来这个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家伙,忘了带教学书,他央求妈妈现在给他送上。张大姐对着电话说:“我很忙, 实在脱不开身,你自己想办法吧。”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我听了很奇怪,就问:“你现在明明可以抽时间,为什么不给孩子送去?”  相似文献   

4.
卢勤 《母婴世界》2011,(6):20-21
孩子是情感丰富的高级动物。他不光需要食物喂养,更需要心灵关心。母亲可以雇人来帮助照料孩子,帮助分担家务。但对孩子的教育和平时教管,母亲自己一定要承担起责任。陪伴孩子,哺育孩子,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  相似文献   

5.
镜头一 展会课时,一位退休干部模样的老人牵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女孩站在二年级×班教室门口。“报告!”小女孩毫不羞涩的声音打断了老师的讲话,也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不由自主地走向教室门口,还没等老师开口,这位老人抢先说话了:“老师。我孙女今天迟到了,不能怪她,应该怪我,我以为是8点半才上课呢。”.同学们窃窃私语起来。老师刚想说什么,小女孩已被爷爷推进了教室,她理直气壮地走向自己的座位。门口的爷爷还念叨着:“老师,不怪她,不怪她,怪我,怪我……”  相似文献   

6.
7.
我的女儿辛迪9岁,她有时候觉得自己跟朋友们不一样。她喜欢运动,喜欢棒球帽,喜欢嚼口香糖,喜欢所有女孩们不喜欢的东西。这让她觉得和朋友们相处有时会不融洽。每次当她向我诉说这方面的困惑时,我都会鼓励她不要介意别人的看法,鼓励她成为她自己。  相似文献   

8.
高阳 《教育艺术》2009,(8):14-15
有人说,今天的社会,披星戴月坚守岗位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清洁工,一是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孩子要买MP3,让我很伤脑筋刚放暑假的时候,儿子的心彻底放松了。我担心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又要节外生枝。制造出一些花样来。果不其然,就在第二天,儿子便理直气壮地向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我给他买—个MP3。  相似文献   

10.
女儿辛迪9岁,喜欢踢足球,喜欢棒球帽,喜欢嚼口香糖。可她身边的朋友不怎么喜欢这些。为此,她常向我诉说自己的苦恼。每次我都会鼓励她不要介意别人的看法,鼓励她成为她自己。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应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要弄清楚你的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某一东西、技能或者促使孩子学到这些东西,你可以让孩子充当一次老师。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经是个孩子.用纯真的童眸观察事物。用稚嫩的童心思考问题.用迥异的想象构建一切……然而。我们长大后。便忘记了我们曾经是个孩子.总把目光放到高处——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习惯来判断孩子的思维习惯。因而。总担心孩子的幼稚、粗浅与偏颇,于是,便习惯于包办代替,甚至于揠苗助长,结果,泯灭了孩子的那份童心,扼杀了孩子的那份童真和童趣.孩子眼眸里的火花不再闪烁.心灵里的生动思想不再闪现.成了一朵朵即将干枯的花儿。  相似文献   

13.
女儿就读小学二年级。别看她人小,可鬼点子不少。有时,她冷不防就蹦出一个问题来,让我猝不及防,一时间还真地反映不过来。比如说: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地上为什么能种树,海里的水为什么不会干,妈妈为什么要嫁给爸爸,公鸡为什么不下蛋,1加1为什么会等于2等等。我的  相似文献   

14.
只要稍微留神,就不难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包括一些教师在内,不注意尊重孩子的秘密。尤其是做父母的,一旦发现孩子有些事情隐瞒时,往往穷追不舍,和孩子过意不去,唯恐孩子干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或者闯下什么大祸!  相似文献   

15.
王龙芳 《青年教师》2005,(11):51-52
在道德领域以内,家长和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使儿童生长着的小天地尽可能富于足以形成较好的个性的因素,并排除其他的因素。[编按]  相似文献   

16.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种个性品质,独立性对于孩子健康发展和今后生活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下做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女孩才刚刚11岁,一次与中国小朋友一起外出旅游时,背了一个与她年龄极不相称的大背包。一名同行的中国孩子想“助人为乐”,帮她背包,可美国女孩对此疑惑不解,并有礼貌地说:“谢谢,可是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拿呀!”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与我们很多的中国孩子相比,真是反差太大。在我们城市的每一所小学门口,每逢一大早上班时总能看到这样奇特的现象:人如流,车如织,送孩子的大军将交通严重堵塞。再仔细瞧瞧,大人左手拎书包,右手拿红领巾;孩子右手拿面包,左手握牛奶。临到校门口,大人还要帮孩子系好红领巾,然后千叮咛、…  相似文献   

18.
林林 《家教指南》2005,(1):46-47
一位家长曾经说:“孩子快满2岁了,他一直都很乖,但是最近却很不‘听话’,好像故意跟我们对着干,让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弄得我们很生气,有时着急了,恨不得揍他一顿。”  相似文献   

19.
小玉 《母婴世界》2013,(12):124-125
辨别自己和孩子的意愿 前文例子中的“妈妈”不断地忽略孩子的意愿,并且将自己的喜好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还肯定地认为这个就是孩子“真实”的心声,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自己成长中、我们对待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重演着:  相似文献   

20.
管洪芬 《家长》2012,(11):19-19
作为父母,为孩子挡风遮雨固然是爱的体现.但睿智地留一些“后果”让孩子承袒.让她吸取教训,懂得有错就改,懂得什么叫“成长”,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睿智的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