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优化课堂教学节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讲究课堂节奏 ,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和智能的活动 ,也是情感的抒发和交流 ,它不是平板单调的 ,而是波澜起伏的。不同的课堂节奏 ,有着不同的韵味 ,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 ,带来的自然是不同的课堂效果。我们看到 ,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学 ,课堂节奏缓慢平板、无起伏波澜 ,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 ,教师滔滔 ,学生昏昏 ;放羊式的满堂问教学 ,课堂节奏呈无规律的急促跳跃 ,课堂气氛要么热闹 (不是活跃 ) ,要么沉寂 (学生并未积极思维 ) ,教师情急 ,学生心慌。笔…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节奏是一名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它左右着教学的成败。设计教学节奏应当依据的两个方面:适合于客体节奏的需要和适合于主体节奏的需要。在分析大学计算机教学这一具体情境的基础上,详细阐述课堂教学节奏控制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从上课到断课,如果刻板单一、平铺直叙,总是一种板眼,一种音调,一种速度,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倘若一堂课教师分析不断,提问不止,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智慧的启迪,审美的体验,受到干巴巴的分析的排挤,看不见作者笔下的人物,体验不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只能被动应付,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乏味厌倦。要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向,灵活地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节奏也不一样。讲读课,在分析重点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等都是色彩基础理论所涉及到的学科,因此色彩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光和色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针对光色的成因似乎已为大多数人所认识,而对色彩的本质探讨(审美、心理、生理等),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关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带有规律性,节奏变化的艺术作品来调剂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劳和紧张.这足以说明色彩的节奏所赋予人们心理的愉悦感.但就绘画来讲,不但有构图的疾徐、顿挫、大小、远近、张驰等所呈现的节奏变化,同时还有色彩所传达给我们独特而富有生命的节奏规律.……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课的教学节奏把握得是否恰当,是这堂课能否获得较好效果的一个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教学节奏的快慢呢?笔者从听小学的课中体会到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计划,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力,培养共产主义世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节奏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适宜,教学方法的使用得体,课堂教学气氛严肃和诙谐结合,讲授语言有抑扬顿挫的美感。恰当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是使课堂教学达到艺术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节奏是运动的产物。我国古代《乐记》上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这同英语中“rhythm”(意译为“律动”、“节奏”)的概念是一致的。对节奏的敏感成为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对此,普列汉诺夫曾明确指出:“对节奏的敏感,正如一般音乐能力一样,显然是人类的心理和生理本性的基本特质之一。”并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节奏效应和节奏美感。朱光潜先生甚至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目前对它作系统深入研究的论著还很少见。笔者在拙作《教学风格论》(见《教育科学》198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88年第7期)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拟从课堂教学节奏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节奏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方式。节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动静、张弛、收放、疏密等多种对比和转化,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把课堂教学艺术的节奏转化为学生心理节奏,引起共鸣,产生美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与静。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脑接受刺激引起的兴奋点如果不断转移,那么,相对来说人就不容易感到疲乏。反之,某一兴奋点持续活动,就容易由兴奋转入抑制,同时抑制还可以扩散,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人脑就会出现困倦乃至睡眠状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动与静的交替出现不仅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还会获得节奏的美感。 这里的“动”与“静”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所谓“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活跃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各种练习、竞赛、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甚至出现争论的场面。所谓“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这种状态表面看来是鸦雀无声,实际上学生在凝神听和  相似文献   

10.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远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张”与“弛”的辩证关系,并且把这一哲理应用到各个领域。课堂教学的过程也需要“一张一弛”,以和谐的教学节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张”,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神经兴奋起来,情感激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受知能力,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事物运动有节奏,人的思维同样也有节奏。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也应有节奏。数学中应做到: 一、动静交替 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争辩等;所谓“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听课、深入思考等。如果一堂数学课一直处于动态,以致于学生兴奋过度。造成课堂处于失控状  相似文献   

12.
13.
课堂教学节奏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教学节奏主要体现在教材处理、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课堂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节奏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教学节奏主要体现在教材处理、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课堂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6.
踢足球要控制比赛的节奏,课堂教学也同样要控制教学的节奏.一个高明的教师就是要善于控制教学的节奏.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把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学的节奏都应该充分地、灵动地掌握教师的手中,这就要求我们完美地备好每一节课.安排好和谐得当的教学内容,有主有次,时间也合理、科学,并要考虑到教学进度能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齐头并进等等.掌握了完美的教学节奏,就如老驾驶员开着保养完美的汽车,开一段,浪一段,即省力又省油,必将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们英语组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了课堂节奏和课堂教育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本文就如何掌握教学的节奏,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节奏,原本是艺术上的一个概念,而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也有它本身特有的教学节奏。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握教学节奏,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就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从数学教学中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把握教学节奏。一、快慢相宜,张弛有度快与慢,张与弛是指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的。从课堂教学的内容来看,有难有易,有重点与非重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要将内容安排得张弛有度,波澜起伏。从学生的认识问题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来看,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高潮,要缓慢地讲,用“重锤敲…  相似文献   

18.
节奏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个简单的速度问题,而更是一个教学策略或教学技能问题。有效控制教学节奏对于完成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配置课堂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课堂教学的特点出发,探究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方法,以期对教师课堂的整体把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节奏是个音乐术语,它由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而形成,如今这个名词已被广泛借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授课内容的详略得当、知识点的深广有度、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学生情绪的高低起伏等等,都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节奏。化学科有本身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这种节奏感可以表现得更为强烈,使师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实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音乐因为有节奏而动听,一堂课就像一出戏一段音乐一样.要有使人平心静气的舒缓场面,也要有使人紧张振奋的高潮。就是这种平缓与高潮的交替出现,才能扣人心弦。产生快慢、张弛、疏密不同节奏。课堂中,如果整个45分钟都是一板一眼、四平八稳、慢条斯理的舒缓气氛.学生必然感到索然寡味、无精打采,就会产生惰性,降低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整节课都是激情洋溢、精神振奋。学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思维抑制,教学效果也将适得其反。造成课堂教学节奏失调或缺乏课堂教学节奏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