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7,(12X):49-50
在古代正式的筵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礼仪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时皇帝还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互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  相似文献   

2.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13,(13):54-55
"锡命"又作"赐命",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宾礼"的一种礼仪,始于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赐,是古代尊长者对卑幼者,即上对下的赠予;赐命,则是古代帝王赐予臣僚爵位(包括官职)、服饰、车仗、币帛等的赏命,其礼仪即为赐命礼。"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臣僚接受帝王的赏赐,必须要答谢回礼,在礼节上一般以拜礼为主,相对比较简单。"君赐车  相似文献   

3.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12,(11):54-55
正男女成婚,组成新的家庭,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古代社会,婚礼作为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五礼"中的"嘉礼",有一套特定的程序和仪式。在后来的历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礼又形成一些习俗,并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军礼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12,(18):53-54
正军礼,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指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典礼,属于礼仪制度的"五礼"之一。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概括了古代军礼的构成:"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即古代的军礼系由5种具体的礼组成,其中,大师之礼用于出兵征伐;大均之礼用于均土地、赋税;大田之礼用于田猎;大役之礼用于营建土木工程;大封之礼用于定疆域、分封土地。军礼中的大均、大田、大役、大封四礼似乎与军事活动无关,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但凡国内有重大的活动,诸如均田、征收赋税与押运、营建大型土木工程等,  相似文献   

5.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09,(15):54-55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捞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防火三日。’”这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就是避讳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6.
及笄和冠礼     
在古代,女子满14岁要行及笄之礼,男子满20岁要行冠礼,这是通过发式的改变来标示一个成熟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海尔企业文化构建与孙子兵法中五经——“道、天、地、将、法”和兵无常势、兵责神速等核心理念的呼应和借鉴关系,从而为我国企业文化思想资源的借重和建设思路的开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倪方六 《百科知识》2012,(19):56-57
正近日,湖北武汉成立"城管武装部",让城管又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当地官方称"城管武装部"有助于和谐,但"武装"二字的出现似乎很难让人不与"暴力"相联系。其实在中国古代,"城管"还真跟"武装"二字有关,甚至城管必须"打人"。  相似文献   

9.
王诗玉 《科教文汇》2013,(16):116-117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留给了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不仅对朝代自身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研究这些选官制度不仅能对古代的政治思想有所了解,同时也对当代的公务员等现存制度有着可以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汉杰 《百科知识》2011,(21):55-56
在中国文化中,玉并非只是简单的“石之美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还被古人附着了万物主宰、天地之精、道德楷模、避邪除祟、延年益寿等观念性因素,并具有了通神灵、显官阶、避邪祟、防腐朽等诸多的文化功能。而葬玉习俗就是上述这些观念影响下的产物。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谓的葬玉,并非泛指所有埋葬在墓中的玉器,而是特指那些为保存尸体而专门制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衣、玉玲、玉握、玉塞、乳厌、厌胸等几种。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在相互交往时,经常使用名片标示自己姓名和身份。而在元旦或春节前夕,人们则要互赠贺年片,以示祝贺、祝福。这两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基于古代幼儿启蒙读物视角下,对古代幼儿启蒙读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儒家食礼也因之延续,历经各时代的承传而特显存在的价值,在当代仍显其活力,并以民间风俗、礼仪礼节等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规范行为、传承文化的作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和谐为境的人生仪礼;注重人伦、追求和睦的节庆食礼;中庸谦和、有序推进的交往之礼.以此所实现的是"食"与"礼"的互动,"食"与"文化"的互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对“修身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将帅素质”、“诚信思想”、“无为而治”思想的描述,阐述了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12,(13):58-59
正西周礼仪制度确立的婚礼"六仪",一直被后代所沿用。古代皇帝的婚礼也依据古制婚礼的规定,必备"六仪"。但皇帝不可能像民间婚礼那样通过"媒妁之言"选定婚配,更不可能向女家"屈尊",故其婚礼的仪式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年一度的春运已开始了。春运,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来年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发生在春节前后的特殊运输季,背后则是庞大的人口短期集中性流动。因此从狭义来说古人是没有春运的,但是从广义来说,从春节出现那时起,春运现象在古代就存在了,古代过节也有"回家难"。  相似文献   

17.
正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的。现代意义的身份证制度,只有短短的75年时间,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年,宁夏省政府制定了"居民证制度",这就是中国现代身份证的雏形。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13,(16):54-55
在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中,帝王出行时乘坐的代步工具统称为"车驾"。为了满足帝王在不同场合乘坐的需要,车驾又有不同的形制和用途,因此有车、辇、舆、辂等名称。车在古代的用途很广,既可以载人,作为代步工具;也是古代作战的装备,如战车等;还可以装载货物、长途运输,称为缁车;还曾用于刑罚,如轘(环)刑、车裂等。但作为帝王的专用座驾,车就  相似文献   

19.
从两晋时期开始,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根据当时佛教发展的状况,相应对佛教采取或扶植或限制的政策。随着佛教僧侣人数的增加,经济势力的增强,在社会各阶层中影响力的扩大,也会与封建国家、世俗地主阶级发生矛盾。以皇帝为首的朝廷如果不能用和平手段消除矛盾,就会采取十分激烈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王基辰 《科教文汇》2013,(4):15-15,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我国古代教育环境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重要的理论来源。本文从继承和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重视集体学习的学习两方面来论述我国古代教育环境论之现代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