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月没回家了,我再次回到家时,母亲很高兴,赶放下手里的活来给我生火做饭。我放下书包帮忙烧火。这时母亲又念叨开了:“天气变冷了,下回去学校时把冬天的衣服都带上——你那铺盖是不是薄了点,那床厚的已晒好了放在柜子里……”上回母亲在电话里也跟我说过同样的话,这次我又给了她跟上回一样的答案:“知道!”我吃饭时,母亲坐在一旁看着。她动了动嘴唇,好像要跟我说什么,但她没有开口。“妈,你也吃些吧。”“哦,你吃,我才吃过不久。嗯——假如我去打工,你觉得怎么样?”母亲问我,或许这就是她刚才最想说的话。我一怔,差点噎住了。母亲要去打…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桃花     
母亲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终年的风吹雨打、辛勤劳作使母亲格外衰老得快。可她对桃花的爱却超越了时间,超越了年龄。母亲在院子里种了十几棵和家庭一样长久的桃树,树种不同,花期也不同,从第一朵花开到最后一朵花谢达半年之久。花红叶绿,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桃花的美艳,而是母亲对它们的爱!桃花之美自不必我说,从古到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过它。但母亲对它的爱却是我未曾从别处见过的。在讲实惠的农村种不结果的桃树是容易遭到非议的,小时候曾听到过许多关于桃花的种种不是,但母亲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呵护它们,珍惜它们。母亲说无果桃…  相似文献   

3.
这位叫小倩的女孩由母亲陪同前来心理诊所时,她的母亲仍在喋喋不休地嗔怪她,还对我说,“这孩子最近失眠多梦,要吃两粒舒乐安定方能入睡,半夜常被她的惊叫声吵醒,原来是做了恶梦,出了一身冷汗。我叫她去看睡眠障碍门诊,她却要来看心理门诊,你说,这不是头痛医脚吗?”少女小倩朝外赶她,“妈,你快走吧,过两小时再来接我。”她母亲嗔道,“我听听有什么不可以?”我已预感到女孩的某些故事并不想让她妈妈知道,遂打圆场说,“我们使用的某些疗救失眠的方案必须一对一地进行,有外人在场效果会差很多。”等妈妈走了,小倩明显松一口气,静默大约5分钟后,她终于鼓足勇气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跟那个鬼才韩寒一样,我是体育特招生。  相似文献   

4.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沉默寡言,中学毕业后到小学代课却被学生赶了出来,母亲安慰她不要紧,总会找到适合你的工作。以后她去过工厂当过工人,当过会计……但都没有长久,后来她应聘到一家聋哑学校当辅导员,再后来她拥有了自己的聋哑学校和几所分校。成功后问她的妈妈,为什么总是鼓励我,母亲笑着说:"一块土壤总会有适合生长的种子,种玉米不行,就种大豆,种大豆不行就种苜蓿,总会有适合生长的那粒种子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5.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沉默寡言,中学毕业后到小学代课却被学生赶了出来,母亲安慰她不要紧,总会找到适合你的工作。以后她去过工厂当过工人,当过会计……但都没有长久,后来她应聘到一家聋哑学校当辅导员,再后来她拥有了自己的聋哑学校和几所分校。成功后问她的妈妈,为什么总是鼓励我,母亲笑着说:"一块土壤总会有适合生长的种子,种玉米不行,就种大豆,种大豆不行就种苜蓿,总会有适合生长的那粒种子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的一间破旧平房里。她是单身母亲,带着一个4岁的男孩生活。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主人对保姆说:"今天你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保姆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你把他也带过来吧……"保姆急匆匆地回家,拉了儿子就往主人家赶。保姆说":我带你参加一个晚宴。"  相似文献   

7.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有一次,母亲听少年沈括背诵唐诗。奇怪的是,当背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时,他总在重复这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怎么总是重复这两句呢?"母亲奇怪地问。"母亲,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母亲说。"那又为什么山下的开得早,山上的开得晚呢?"沈括又问。"这个……"母亲摇摇头,没办法回答了。  相似文献   

8.
正01——我有个好朋友总是特别"忙"。想约她出去吃饭,她总是说"赶稿子呢,等我写完啊",要不就是"赶方案呢,下次吧"。每次聊天总是匆匆忙忙,总觉得她有做不完的事儿、赶不完的场。她经常和大家聚会到一半就着急地走了,说赶时间。她在赶什么时间,我们都不知道。有人说她是急性子,有人说她有效率,但你总觉得她一刻不停,始终活在匆忙和追赶之中。甚至和她待在一起,自己都会不由自主着急起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相似文献   

9.
"想我时,你就看看我给你用纸折叠的星星,这些星星是双眼皮,一道是你的,另一道是我的。那时,你就不会孤单害怕,因为妈妈看着你"。这是一个母亲对她5岁的孩子说的话。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到天堂摘星星去了,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  相似文献   

10.
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一 5岁时,相士到我家中,说我家倚山而建,乃大富之相,只是我命中注定有桃花一劫,需破了满山的桃花,方可化灾。父亲一笑置之,给了相士些碎银子,打发他走了。母亲死后,她亲手种的桃花便成为父亲惟一的精  相似文献   

11.
抱抱母亲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护士扑哧一声笑了,她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九十斤。”母亲说:“这位阿姨真…  相似文献   

12.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儿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护士扑哧一声笑了,她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  相似文献   

13.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于是,去年春夏,母亲在老家住了三个多月,我接她回来后,发现她身体明显好于在郑州时,我就问母亲原因,母亲说:"人是离不开太阳的。在城里,你整日寻着晒太阳,到乡里,太阳一直跟着你。"  相似文献   

14.
一次,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听课,课堂上,执教的小苏老师向幼儿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桃花是什么颜色?”小朋友们一听,纷纷把手举起来。有的说:“桃花是粉红色的。”有的说:“桃花是深红色的,比老师身上穿的滑雪衫的颜色还要红。”小苏老师很高兴,一一表扬了他们。这时,有一个叫宋明的小明友站起来说:“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小苏老师听了,不由得—愣。显然,她对桃花究竟有没有白色的,不大清楚。我暗暗地为她捏—把汗。只见小苏老师微笑着,亲切地问那位小明友:“你怎么知道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那位小朋友说“我是听爸爸说的。”小苏老师点点头,示意他坐下。接着,她对小朋友们说:“老师只见过淡红色和深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桃花还没见过。那么,究竟有没有白色的桃花呢?老师下课  相似文献   

15.
一位母亲的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哀痛非常,祈祷主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5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他已经30岁,你要看他30年中的哪5分钟呢?"母亲听了以后,一时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16.
13岁的奇迹     
8岁那年,她的父亲抛弃了家,留下她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纽约当服务生糊口,有一天对她说:"孩子,我要努力赚钱让你上大学。等你大学毕业后,你就可以赚足够的钱了,那时,我们一起去环游世界,好不好?"  相似文献   

17.
将心比心     
母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轻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开手。当母亲向她道谢时,那位妇女对母亲说:“我的妈妈和你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母亲说的这件小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相似文献   

18.
有位朋友向我介绍说,他的一位亲戚的儿子被某名牌大学录取了,而且这功劳应主要归功于孩子母亲,因为她对儿童心理很有研究。当她的儿子上小学时,家长会上,老师私下里跟她说:“最近一次数学考试,全班53人,你儿子排名49……”回家后,这位伟大的母亲却向儿子竖起了大拇指:“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不是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就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名28……”儿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等候着老师指责她的儿子,结果她没有听到。散会时,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恐怕有危险。”回到家里,母亲再次向儿子竖…  相似文献   

19.
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我站在她身后看她,我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待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处处小心着,生怕碰坏什么似的,对我家里的一切,她都存了敬意,轻拿轻放,能不碰的,尽量不碰。我屡次跟她说,没关系的,这是你女儿家,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母亲只是笑笑。那日,母亲帮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碰翻一只水晶花瓶。我回家,母亲正守着一堆碎片独自垂泪,她自责地说,我老得不中用了,连打扫一下房间的事都做不好。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小女孩时,打碎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只暖水瓶,我并不知害怕,告诉母亲,是风吹倒的。母亲把我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看我伤了没有,而后揪我的鼻子,说,还哄妈妈,哪里是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相似文献   

20.
致富的愿望     
福勒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个黑人佃农家的孩子,5岁时就开始劳动,9岁之前就以赶骡子为生。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大多数佃农的孩子都是很早就参加劳动的。小福勒与他的朋友有一点不同:他有一位不平常的母亲。他的母亲不肯接受这种仅能糊口的生活。她知道自己贫困的家庭被一个繁荣昌盛的世界所包围,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过去,她时常同儿子谈论她的梦想:“福勒,我们不应该贫穷。我不愿意听到你说:我们的贫穷是上帝的意愿。我们的贫穷不是由于上帝的缘故,而是因为你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我们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产生过出人头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