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在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比较视野下,从博士生体验和评价视角探析当前我国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指导现状及相对水平,可为优化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提供支持。经选取Nature调查中代表性发达国家对比发现,我国博士生对导师总体满意,但对导师指导分项满意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到导师指导行为上,我国博士生对出版发表、合作机会、资金支持的满意度略高于或接近于发达国家,但在导师学术指导频次,给予心理支持和职业发展指导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对导师给予其学术指导,提供参加学术会议、会议报告机会等培养支持满意度处于对比8国的较低水平。基于数据分析和讨论,建议导师遴选应加强对导师指导能力和指导质量的考察,高校对导师的岗位要求和岗位评价等应细化导师指导行为,多渠道为博士生开展同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5所研究型大学对1616位在读博士生、619位博士生导师以及131位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的抽样问卷调查,从指导形式、指导频率、指导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导师指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存在的不足有:指导的方式较为单一、部分导师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1年对北京大学延期毕业博士生开展的调查,研究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通过对博士生延期状况和主要原因的分析,探讨了博士生延期现象的本质,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博士生完成其培养环节,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学校有限的教学、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4.
博士生对院校培养工作的意见是进行培养环境优化的重要依据。基于1200余名博士生调查数据,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展开探索,结果发现:第一,博士生意见集中在奖助体系、导师指导、考核评价和学术交流上,具体内容分别指向奖助学金支持力度不够,导师的学术指导缺位,考核评价方式固化单一,学术交流机会不足;第二,在学科差异上,理工科博士生的导师指导满意度和科研自由度得分较低,并且相比其它学科学生提出较多导师指导方面的意见,人文学科博士生更加支持采用1篇论文代表作的评价方式,并且相比其它学科学生提出较多考核评价方面的意见。基于上述发现提出博士生培养环境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法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博士生招生、培养方式、导师指导、论文答辩等多个培养环节分析了法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特点,并阐述了对我国博士生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教育是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导师的指导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关于博士生导师指导情况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国际比较,从博士生的角度,阐述了导师指导频率这一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提高我国博士生导师的指导频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纵观西方博士教育研究史,教师指导是促进博士生学术成长的关键因素。学界研究大体聚焦在博士生指导的意义、指导关系与师生互动以及指导风格几个方面,并从学术社会化、专业发展等理论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可尝试结合知识生产、学术职业来分析博士生指导问题,并沟通政策文本与指导实践,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对情境与过程、结构与行动之间更系统和理论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强化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国家高新知识竞争力提升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紧迫性。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面对亟待改革的挑战。在讨论并强调创新型博士生培养何以重要及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文章分析提炼了博士生创新能力“敏锐发现并提出具有学术创新和突破价值之问题的敏感性(发现新问题的能力);高屋建瓴抓住问题本质并准确提炼其要素及把握要素间有机联系宏阔的学术视野(把握新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非常规攻克难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的三大要素。基于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是博士生培养的价值追求,文章从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目的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问题及其调整、博士生知识体系(课程结构)的问题及其重构,以及其他诸如招生录取、培养过程、制度、学位论文等要素的问题及其改革出发,提出了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方面.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性人才;在招生选拔方面,5种方式并举,选拔过程严密;在导师遴选和指导方面,逐渐走向高校自主训练,实行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面,实行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选修课分类开设,以讲授为主;在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方面,以多种方式进行科研训练,学位论文逐级把关,强调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东北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培养改革,以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确保科学研究贯穿博士生培养整个过程"为最高原则,以"强化培养过程,优化培养环境"为重点,主要举措包括:改革课程学习环节,强化课程学习的研究训练功能;调整论文评价取向,重点考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潜力;健全导师指导制度,注重对博士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指导;完善论文审查制度,实现过程指导和过程监控的有机结合;加强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对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公共行政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我国公共行政专业博士生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德国高等教育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从博士生资格的取得、博士生培养方式、博士学位授予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德国博士生的培养特色,认为汲取德国博士生培养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的博士生培养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以德国柏林地区经济与管理学博士生项目(BDPEMS)为例,对其培养模式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德国博士生培养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修课程非常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需要进行选择;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很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学习,学生除了接受自己导师的指导以外,还有许多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总体而言,该项目具有课程形式多样,注重自主科研能力培养;选课方式开放自由,重视合作和资源互补;坚持传统师徒制度与研究生院制相结合的方式;内外协作,多阶段、多层次地评价教育质量等特点。德国的培养模式相对于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要加强学习合作,鼓励思想碰撞;要坚持学术自由,鼓励多元化的学习;要采用灵活有效的多级评议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取向上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要求,有利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从博士生教育大国向博士生教育强国的转变.从路径选择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从未来走向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将趋于目标多样化、选拔灵活性、课程规范性和过程开放性等.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教育为背景,对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式、培养内容与基本要求、资格考试与开题、科研工作与论文答辩等诸多培养环节的分析和研究,为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提供了借鉴:应取消对学习年限的规定或延长学习年限;建立博士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与淘汰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使用2007年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从导师对博士生指导投入精力、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导师制度等方面选取一系列指标考察了目前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行为的特点、模式及其影响,并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好的学术指导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包含两大共性:学生论文选题与导师专长契合度高,导师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同时,良好的导师指导也存在学科差异,对于人文学科,博士生更适宜“协商秩序”模式的指导,而对于工学博士生则更适合“技术理性”模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博士生培养活动可被看作是一项特殊的生产活动。博士生培养模式包括博士生培养力、博士生培养方式和博士生培养关系三个维度。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发展。培育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博士生培养力,是创新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基础;建立适应培养力的发展水平并体现博士生自我生成第一性的培养方式,是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确立合作与指导并存的培养关系,是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政策及相关文件规定、专著、调查研究报告、硕博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五方面概述了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国内有关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内研究发展较快,视角日益拓展,研究的深度逐步提高,但边缘性研究多,核心性研究少,探寻符合社会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学术界所关注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